兽医生物制品学讲稿
二、免疫的基本功能
1.抵抗感染指动物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侵袭的能力,又称免疫防御。
2.自身稳定又称免疫稳定。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细胞,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
3.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自身的变异细胞。
一 抗原
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抗原及各类抗原的概念、抗原的基本条件、抗原的决定簇及兽医学中常见的重要天然抗原。主要内容
目前,冒内生产和使用的治疗用兽医生物制品有:抗毒素、抗病血清、免疫制剂。
(四)用于动物的保健
第二节 兽医生物制品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一、命名原则
(1)以明确、简练、科学为基本原则。
(2)不采用商品名或代号。
(3)一般采用“动物种名+病名+制品种类”的形式,如猪丹毒活疫苗。诊断制剂则在制品种类之前加诊断方法名称,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抗原。
1.识别自身与非自身正常动物机体能识别自身与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识别的物质基础是存在于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受体,识别功能很精细
2.特异性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力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针对性)。
3.免疫记忆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外,也形成了免疫记忆细胞,对再次接触的相同抗原物质可产生更快的免疫应答。
3.抗病血清 是含有高效价特异抗体的动物血清制剂。
4.微生物活性制剂 包括微生物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微生物酶制剂是用非病原微生物产生的酶而制成的制剂,应用价值较高的酶制剂有纤维素酶、β-半乳糖苷酶、α-淀粉酶等;微生态制剂是用非病原微生物本身制成,如用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制成的活菌制剂。
二、兽医生物制品学的应用
(一)免疫预防
防治动物疫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保障人兽健康的必要条件。许多国家借助生物制品控制或消灭了很多危害严重的动物传染性疾病。如牛瘟、猪瘟。
疫苗一方面可用于有效防治动物疫病,但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传播病原体的媒介。有些疫苗本身就是许多感染性病原体的培养基,如鸡胚尿囊液和细胞培养液等,它们就有可能因污染对免疫动物构成危险水平。
(二)按制法与物理性状分
1.普通生物制品
2.精制生物制品
3.液状和佐剂制品
4.干燥制品
第二章 生物制品的免疫学理论
第一部分抗原与抗体
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并排除非自身大分子物质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学反应。
免疫学是研究抗原、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规律的一门学科。
一、免疫的基本特性
5.完整性所以抗原物质通常要通过非消化道途径以完整分子状态进入体内,才能保持抗原性。
三、抗原决定簇
第一章
第一节 兽医生物制品学的概念与应用
一、概念
(一)兽用生物制品的概念 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病原体(微生物和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生物制剂。
(二)兽用生物制品技术概念与内容
兽用生物制品技术是在动物微生物、免疫学、动物传染病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工程等技术和方法,研究和制备兽用生物制品,用以解决动物疫病防治的一门新兴应用技术。
(9) 寄生虫疫苗 由于寄生虫大多有复杂的生活史,其虫体抗原极其复杂并具有高度易变性。因此,商品化生产较为理想的寄生虫疫苗种类并不多。国际上一些国家使用犬钩端螺旋体 疫苗、猪全囊虫匀浆苗和伊氏锥虫疫苗等收到了良好的免疫效果。我国生产的弓形虫疫苗、鸡球虫疫苗、棘球蚴疫苗等,亦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
2.诊断制品 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或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等制成,专供诊断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或检测动物免疫状态及鉴定病原体的生物制品。
(7)多价苗和联苗 多价苗指用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如禽霍乱多价灭活苗、仔猪大肠杆菌病三价灭活疫苗和口蹄疫O型、A型活疫苗等。联 苗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的疫苗。如猪瘟-猪丹毒二联活疫苗。
(8)类毒素 是将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成为失去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剂,如破伤风类毒素。类毒素经过盐析并加入适量的2%明矾或氢氧化铝等吸附,即成精制类毒素。精制类毒素注入动物体后吸收慢,可较长时间地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抗体,提高免疫效果。
(二)用于动物疫病的诊断
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是利用微生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或动物的血液及组织材料,运用免疫学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制造而成用于诊断各种畜禽传染病的兽医生物制品。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之所以能蟹起到诊断袄病的作用,就是用已知的抗原检出未知的抗体,或用已知的抗体检出未知的抗原。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力越强,则反应越清楚。一般来说,特异性越高越好,而非特异性越低越好,但是,由于目前的生产水平还不能使抗原或抗体达到绝对纯化舶程度,在使用中常常会影嗬诊断的准确性或者出现误诊,所以在使用诊断制品时应结台其它情况综合制定,不宜以诊断制品的反应结果作为唯一的制定依据。
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生物制品生物学和生物制品工艺学。生物制品生物学主要讨论如何根据动物疫病病原理化特性、培养特点,治病机理及免疫机理,获得合乎生物制品质量要求,适于防治动物疫病的疫苗、诊断液和生物治疗剂。
生物制品工艺学主要研究生物制品的生产制造工艺、保藏条件和使用方法等,并保证生产优良制品,不断提高制品的质量,防止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例如:疫苗的质量;种类使用不当;疫苗运输、保管不当造成疫苗失效或效价降低)经生物制品对动物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动物疫病的传播,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①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将病原微生物中具有免疫保护性基因片段,切割分离后,插入载体(质粒),然后导入受体细胞中,使其在受体细胞中高效表达,获得重组免 疫保护性蛋白(抗原肽链)所制造的一类疫苗。如预防仔猪和犊牛下痢的大肠杆菌菌毛基因工程疫苗。目前,该类疫苗种类较少。
② 合成肽疫苗:是利用重组DNA技术人工合成病原体的保护性多肽,并将其连接到大分子载体上,再加入佐剂制成的疫苗。合成肽疫苗的优点可在同载体上连接多种 保护性肽链或多个血清型的保护性抗原肽链,这样只要一次免疫就可预防几种传染病或几个血清型。此苗性质稳定,不发生返祖现象,不需要低温保存。缺点是免疫 原性较弱,需加佐剂,成本高,至今尚不能普遍使用。
(10)制品的制造方法、剂型、灭活剂、佐剂一般不标明。但为区别已有制品,可以标明。
(11)一般用法均不要标明,但作特定途径使用则应标明
二 分类
(一)按性质分
1.疫苗 由病原体(微生物和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制成,接种动物后能产生主动免疫,从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概括起来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代谢产物疫苗、微生物亚单位疫苗和生物技术疫苗等。
目前,国内生产及使用的诊断用兽目前,国内生产及使用的诊断用兽医生物制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各种抗原:是以经挑选鉴定台格的
微生物或其它生物材料,经繁育、传种或精制提纯加工处理等步骤制造而成。(如布氏杆菌试管凝集反应抗原,布氏杆菌平板凝集反应抗原,布氏杆菌全乳环状反应抗原,布氏杆菌三用抗原,布氏杆菌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鼻疽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马梳产凝集反应抗原,鸡白痢全血凝集反应抗原,牛肺蜓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锥虫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马传贫琼脂扩散反应抗原,马传贫补体结合反应抗原,钓端螺旋体补体合反应抗原,鸡毒支原体平板凝集反应抗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I相菌抗原等)。
反应原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
2.完全抗原与半抗原抗原又分为完全抗原与不完全抗原。既具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只具有反应原性而缺乏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如荚膜多糖、类脂、脂多糖。
二、构成抗原的条件(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异源性又称异物性。只有非自身物质进入机体才能具有免疫原性。微生物、异种组织、细胞及蛋白质均是良好的抗原。通常动物亲缘关系相距越远,种系差异越大,免疫原性越好。
病名应为国际公认的、普遍的称呼,译音汉字采用国内公认的习惯写法。
(4)共患病一般可不列动物种名。如气肿疽灭活疫苗、狂犬病灭活疫苗。
(5)由特定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制成的主动免疫制品,一律称为疫苗。如仔猪副伤寒活疫苗、牛瘟活疫苗、牛环形泰勒虫病活疫苗。
(6)凡将特定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及寄生虫毒力致弱或采用异源毒制成的疫苗,称“活疫苗”;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灭活后制成的疫苗,称“灭活疫苗”。
(1)活疫苗 又称弱毒疫苗,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疫苗。在特定条件下,人工定向培育,使微生物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其良好的免疫原性,或筛选自然弱毒株制成的疫苗为弱毒疫苗,如猪瘟活疫苗、猪丹毒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小鹅瘟活疫苗等。
(2)灭活疫苗 又称死疫苗,是目前较受欢迎的疫苗。以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培养后用理化方法将其灭活制成的疫苗。如猪丹毒灭活疫苗、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鸡大肠埃希菌病灭活疫苗等。
(3)代谢产物疫苗 是利用细菌的代谢产物(外毒素)经脱毒后制成的疫苗。如破伤风毒素、肉毒毒素等经甲醛处理后制成的类毒素,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主动免疫制剂。
(4)微生物亚单位疫苗 是将病原体用理化方法处理,除去其无效的毒性物质,提取其有效的抗原部分制备的一类疫苗。
(5)生物技术疫苗 是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分子水平的疫苗。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DNA疫苗、抗独特型疫苗、基因工程活疫苗等。
2.免疫标记抗体:是以已知的合格抗原或采取含有该抗体的动物血清制造而成
如猪瘟荧光抗体,猪瘟酶标记
抗体等等。
3.变态反应原:某些细胞内寄生菌如如鼻疽菌素,结核菌素、布氏杆菌水解素等o
4.诊断血清:是利用体外抗原抗体来诊断疾病或鉴别微生物的生物制剂
(三)用于动物疫病的治疗
治疗用兽医生物制品一般是指甩抗毒素、抗菌血清和抗病毒血清等对已经感染发病或可疑发病的家畜家禽进行免疫接种,借以中和体液中的游离毒索、细菌或病毒,以阻止毒素细菌和病毒对机体组织或细胞的侵害和破坏,从而煞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于已经感染某种病原微生物,而且已经发病的动物,应及时注射相应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抗血清或抗毒素,由于抗体的作用,直接抑制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与体内正常防御机能共同作用把病原微生物消灭。但是若侵入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一旦与机体的有关组织发生结合,这时抗毒索或抗血清则显示不出效力,达不列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对于治疗用生物制剂注射的越早,则疗效越高。由于治疗用生物制品多数是高免血清,而且免疫血清中所含球蛋白并非自身产生,所以,免疫作用出现快,但维持时间较短。一般除用于治疗外,亦用于紧急预防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