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6.1技术表现图(2)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6.1技术表现图(2)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三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6.1技术表现图(2)教学设计
一、设计表现图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课程标准对本节学习内容的要求:在设计过程和设计完成后,能够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能够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

2 本节共分为两课时,这一节主要内容是:介绍技术语言及其种类和几种常见的技术语言(设计表现图类)的特征、种类,以及技术语言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及三种设计表现图:
设计表现图内容
草图1草图的基本画法 2草图绘制的一般步骤 3 所处不同设计阶段草图
的分类
效果图不同效果图的识读
正等轴测图绘制方法
3 本节内容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设计的过程中,将设计的想法和成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与他人交流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成功完成设计过程的途径、方法保证。

”因此,这一节的内容在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经历了第三章对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过程的体验后,详细地介绍了将设计的想法和成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与他人交流的各种方式,进一步明确了对不同技术语言的理解使用。

本节内容对第六章内容形成了知识铺垫,学完这一节后,学生会很顺利地进入第二节技术图样的学习而不会感到突然和无所适从。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生活常见的一些技术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只是不够明确这些内容就是技术语言,因此只需要教师引导配合大量案例结合学生讨论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多年的美术课使大部分学生对常见物体的形体都能够作流畅而简单的描绘,但是对按设计在头脑中想象的形体进行表达还欠缺规范性,需要教师的示范引领以及学生在体验设计的过程中多次动手体会。

学生在高一《立体几何》中曾学习过斜二测图的画法,对平面几何图形水平放置后的画法基本能够掌握,简单的几何体也可以以立体图的形式表达清楚。

但是学生对正等轴测图的画法从未接触过,因此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在这一部分非常重要。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

2 掌握绘制草图的基本方法,能够规范地绘制出台灯的草图。

3 能识读效果图。

4 学习并掌握平面结构形体正等轴测图与圆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读照相机说明书,了解技术语言的应用。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历用草图与用正等轴测图来表达自己设计方案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这两种技术语言,为今后与他人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技术交流打好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到技术语言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技术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草图的绘制、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难点: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五)教学策略及手段
1.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技术语言的案例,采取学生讨论与教师启发相结合的方式对技术语言的特点及其应用进行教学。

2.通过教师示范演示与学生亲历体会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草图的绘制方法与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六)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各种技术语言的相关案例。

学生找家用相机的说明书。

(七)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引入展示学生所熟悉的相机功能按
钮上的符号(如闪光、微距等)。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技术语言:
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
有的语言形式。

同时指出技术语言的特征:言简
意赅、通俗直观。

观看图片,回答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
技术语言就在他们身
边,技术语言在生活中
的重要性。

(学生在生
活实践中经常接触摄
影,这些语言它们较为
熟悉)
锻炼学生分类、归纳的
能力。

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学
生充分感受技术语言
的魅力,同时锻炼学生
归纳的能力。

让学生亲自体会不同
技术语言的特点与局
限性。

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应用请学生拿出相机的说明书,向学
生提问:从表达意图方式的角度
考虑,说明书中除了符号,还用
到了何种类型的技术语言?
引导学生小结:
符号
语言文字
图样
图表
讨论分析,回答问题
展示各种技术语言的图片,如图
样、图表、模型,让学生对看到
的图片归类。

(同时添加技术语
言的种类之模型)
向学生补充计算机、网络语言。

总结归纳
展示玩具小车图片,向学生提出
问题:请用语言描述它的特征。

让学生比较:图形与语言的共性
与差异。

指出不同的技术语言有不同的
应用范围,设计交流中需要多种
语言的综合应用。

思考,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从这几类技术语言中总结出它们的适用范围及其功能。

符号: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

语言文字:适用于交换设计想法以及对方案进行评价和对产品进行用视觉呈现所不能表达的方面进行说明。

图样:适用于对外观、结构等方面进行说明和陈述。

图表:用于分析或比较。

模型:用于呈现产品的设计方案。

计算机、网络语言:用于实现动态的远程的交流。

讨论分析,回答问题对适用范围及其功能
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学
会用恰当的方式与他
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
果。

让学生能够在自己亲
历的设计活动中来体
会前面刚刚所学的知
识。

让学生了解到草图与
美术课上的任意发挥
有所不同,应该有一定
的规范性。

同时激发学
生绘制草图的兴趣。

便于学生绘制出准确
的透视关系。

通过实践来领会草图
绘制的要领以及它在
技术表达中所起到的
作用。

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
技术语言的认识以及
草图的绘制向学生提问:前面我们在设计台
灯的过程中你应用了哪些技术
语言与同学交流?
结合问题向学生指出草图是很
常见的一种技术语言,同时引导
学生说出草图的分类:构思草
图、设计草图。

思考,回答问题
展示前面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
设计草图作业与一些优秀的草
图作品,让学生对比,指出自己
作业中的缺点。

思考,回答问题
补充透视知识思考
介绍草图的绘制方法
1 展示握笔姿势图(让学生试
握)
2展示徒手画线的图例(让学生
试画)
(竖直、水平、倾斜三个方向)
3 介绍网格法徒手画
4 带领学生进行基本图形画法
的学习。

(圆、圆柱、立方体、
锥体)
同时指导学生
练习
课堂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在画纸上画出
自己台灯的透视线稿,且辅以光
影效果。

教师指导评议。

练习小节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

回忆
第二课时 课后作业 上交一幅自己设计的台灯的透
视线稿,要求结构表达清晰,线条流畅。

记录
通过在台灯的设计活动中复习巩固刚学习过的知识。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点评上次作业中的优秀作品(草图)。

展示台灯的彩色效果图,让学生欣赏。

提出问题:他们与草图的不同之处?
欣赏 欣赏 思考 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设计表现图,再一次感受技术语言之魅力。

展现多样的设计效果图,开拓学生的设计表达思路。

效果图的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效果图的特点: 能够真实地表现产品的式样、材质、空间效果。

回答问题 不同效果图的识读
再展示几种其它较复杂产品的效果图,让学生交流从这些效果图中所获得的信息:
正投影法表现的色彩效果图--- 产品外观的比例关系和色彩搭配以及材质感。

产品外观透视效果图----产品外观的色彩搭配、材质感以及空间体量关系。

产品内部透视效果图-产品的内部构造、色彩搭配。

讨论分析
正等轴测图的特点展示某生活用品的产品说明书
中的正等轴测图。

(如宜家灯具
或沙发等)
引导学生说出正等轴测图的特
点:可以清晰地表现物体的三维
结构特征。

学生观察
思考并回答问题
取材于贴近生活的实
例,让学生有亲切感,
容易让他们易于接受
相对枯燥的轴测图的
绘制内容。

讲解与练习同步的方
式较为适合普通校学
生的认知水平。

没有限定描述的内容,
更易于开拓学生的创
意空间且适合于不同
层次的学生。

正等轴测图的绘制利用多媒体演示平面结构形体
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同指导
学生试画。

利用多媒体演示圆的正等轴测
图的绘制方法,同时指导学生试
画。

练习绘制
练习绘制
课堂练习给出标有尺寸的某产品的立体
图,要求学生绘制正等轴测图,
同时指导学生练习。

练习绘制小结总结所学习的几种设计表现图。

回忆
课后作业1尝试绘制某种产品的透视彩
色效果图,体会效果图所表达的
内容。

要求对空间体量及结构表
达清晰,质感可见。

2在自己所学习的正等轴测图
知识的范围里设计任意一件自
己感兴趣的产品,并绘制它的正
等轴测图。

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