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功的距离3

成功的距离3

成功的距离
有人说过,没有目标的人,生活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

可见,不论我们处在人生的
哪一个阶段,都要有一个目标。

所谓目标产生动力,动力催促我们走向成功。

有了目标,我
们还应学会分解目标,将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
得了世界冠军。

两年后,在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

在介绍经验
时,山田本一说:“每次比赛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
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
这样一直画到终点。

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

40多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我一段段地跑完了。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

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

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有人几乎愤怒了,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
程时间和距离。

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
“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

”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

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
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边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
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

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昂,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没有目标的奋斗是盲目的,再多的耐心也会被消磨,
再强的信心也会被摧毁。

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理想,并将其分解成每阶段都可以实现的小目标,
希望就会一直在前方向你招手,直到终点。

心理学家说过:生活中很多人做事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太大,而是觉得离成功太遥远。

他们不是因失败而放弃,而是因心中无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导致倦怠。

如果我们懂得分解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也许成功就不远了。

我们将“目标”分解成“目的”和“标志”,可以解读为:在去往目的地的路途中,有很多的
标志。

这些标志提醒着我们,离目标不远了!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无论处境是多么的不容乐观,你们都要坚信,只要还有哪怕是一秒种的时间,就会有奇
迹出现的可能。

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吗?你们能战胜自己吗?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每
天的阳光都是新的。

100天在我们的人生中只是短暂的时刻,但我们要让这短暂的100天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华丽的乐章。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从此刻开始吧,拿出我们的行动,亮出
我们的宝剑,勇敢地跨出坚定的第一步,我相信,今年六月的天空是最迷人的,今年六月的
笑脸是最灿烂的,今年六月的阳光是最明媚的。

因为我们努力了,我们无悔自己的青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