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其处理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其处理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左室游离壁破裂
梗死心室的游离壁破裂可发生在10%的院内死亡 病人中。心尖部心室壁较薄,供血终端区的坏死程度显 著,侧枝循环少,心肌收缩对无活动力并僵硬的坏死区 产生的剪切力效应,以及心肌老化心肌微结构撕裂,都 是引起破裂的局部因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2.心脏破裂
(1)游离壁破裂 (2)室间隔穿孔 3.栓塞; 4.心室壁瘤;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机械并发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脏破裂是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特征可有较大 变异,取决于破裂的部位,可累及乳头肌、室间隔或心室游离 壁。发生率难以确定,是因为临床和尸检资料有相当大差异。
曾应用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消炎药是影响愈合的因素,而有 道心肌破裂,但仍有争议。
早期应用溶栓治疗可减少心脏破裂的发生率,晚期溶栓可 能增加心脏破裂的危险。
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或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可不减弱。 • 特征不固定,甚至因左房压的快速升高而无杂音。因此,对于高度怀疑乳头肌断裂的患
者(特别是下壁心梗时),有无杂音并不能作为诊断标准。二维超声心动图通常能明确 诊断。 • 预后:轻症者可以恢复,其杂音可消失。 • 乳头肌整体断裂极少见,也是透壁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左室下壁心肌梗死可引起后内 乳头肌断裂,比前外侧乳头肌断裂相对多见,后者是前壁侧壁心肌梗死引起。右室乳头 肌断裂相对罕见,但可引起三尖瓣反流和右心衰竭。 • 乳头肌断裂可导致严重二尖瓣返流,因其快速剧烈的返流而致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突发的电机械分离通常是此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急性心脏破 裂患者死亡率仍然相当高。亚急性心脏破裂患者仅有间断性、少量 血液渗漏至心包腔。如心电图提示局部心包炎,则需高度警惕心肌 破裂的可能。持续、严重的心包疼痛可能也是这种亚急性心脏破裂 的一种表现,随后的炎症修复过程形成的纤维组织将导致假性室壁 瘤形成。二维超声心动图依然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检查方法,同时 也是评估预后、决定是否手术的有效指标。
• 围手术期药物治疗主要针对肺淤血、肺水肿以及血液 动力学紊乱的支持治疗。应用血管扩张剂(硝普钠)和 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以维持收缩压大 于90mmHg,肺毛细血管嵌入压12-15mmHg,心脏 指数大于2L/m2,如需要可应用主动脉内气囊泵反搏支 持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 总发生率:50%。 • 原因: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使收缩功能发生障碍,
造成不同程度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急性心脏破裂预后差,手术修补机会较小。如果患者 紧急手术及时,其手术成功率和预后仍令人满意。对于 亚急性心脏破裂患者,手术治疗后的长期生存率达 48.5%。决定预后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快速诊断,而后 者需要医生对那些突然产生血液动力学恶化的患者保持 高度的怀疑,特别是对于没有证据提示有再次缺血或梗 死范围扩展的患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预后 • 乳头肌断裂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肺水肿、休克,常见于心梗后2-7天。听诊杂音:心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左室游离壁破裂导致的死亡约占心梗患者死亡总数的10%。心肌破 裂患者的一般特征和乳头肌断裂或室间隔穿孔患者并无差异。发生破 裂部位和心梗部位一致,主要发生在坏死心肌和存活心肌交界处。
• 血液积聚在梗死心肌局部、溶栓治疗对心肌胶原降解和合成抑制以 及梗死区域淋巴细胞的浸润并吸收胶原组织,这些均和心肌破裂的发 生有一定的关系。心梗往往是透壁性,冠脉持续性阻塞且侧枝形成缓 慢。最常见于左心室外侧壁。50%的破裂发生在心梗5天内,87% 发生在心梗后14天。临床多见于老年(>60岁),女性,高血压患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脏破裂
• 少见,常在起病1周内出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 造成心包积血引起急性心脏压塞而猝死。
• 偶为心室间隔部破裂造成穿孔,在胸骨第3-4肋间 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常伴有震颤,可引起心力衰竭 和休克而在数日内死亡。心脏破裂也可为亚急性,患者 能存活数月。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快速诊断和紧急手术是成功治疗的关键。手术死亡率 约为25%,左室射血分数<0.45患者手术死亡率增高 (42%),手术成功者长期生存率约为64%。
• 同时,单纯行二尖瓣置换术、未行冠脉血运重建患 者近远期随访死亡率分别高达80%和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