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位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


2
/Hg
- 0 . 059 lg a ( Cl )
电极内溶液的Cl-活度一定,甘汞电极电位固定。
18:25:42
(c)银-氯化银电极:
银丝镀上一层AgCl沉淀,浸在一 定浓度的KCl溶液中即构成了银-氯化 银电极。 电极反应:AgCl + e- == Ag + Cl半电池符号:Ag,AgCl(固)| KCl
(1)平衡电极电位
可以将金属看成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以锌-硫酸锌为例:
当锌片与硫酸锌溶液接触时,锌不断溶解到溶液中,而电
子留在锌片上。结果是金属带负电,溶液带正电;形成双 电层。 双电层的形成建立了相间的电位差,电位差排斥Zn2+ 继续进入溶液;金属表面的负电荷又吸引溶液中的Zn2+;
达到动态平衡,相间平衡电位 —— 平衡电极电位。
18:25:42
离子选择性电极又称膜电极。 特点:仅对溶液中特定离子有选择性响应。 膜电极的关键:是一个称为选择性膜的敏感元件。 敏感元件:单晶、混晶、液膜、功能膜及生物膜等构成。
18:25:42
膜电位:膜内、外被测离子活度的不同而产生电位差。
EK RT nF ln ai 或 E K 2.303RT nF lg ai
电位差:+0.799 V;则银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0.799 V。 在298.15 K 时,以水为溶剂,当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活 度等于1 时的电极电位称为:标准电极电位。
18:25:42
18:25:42
18:25:42
3. 电极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des
(1)参比电极
18:25:42
(c)膜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
特点: 仅对溶液中特定离子有选择性响应
关键:是一个称为选择性膜的敏感元件。
敏感元件:单晶、混晶、液膜、高分子功能膜
及生物膜等构成。
利用膜内、外被测离子活度的不同而产生电位
差。
18:25:42
内容选择
第一节 电化学分析概述 generaliz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第二节 电位分析原理与离子选择性电极 principle of potentiometry and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第三节 电位分析法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potentiometry
1976年IUPAC基于膜的特征,推荐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原电极(primary electrodes)
晶体膜电极(crystalline membrane electrodes)
均相膜电极(homogeneous membrane electrodes) 非均相膜电极(heterogeneous membrane electrodes)
18:25:42
3. 活动(流动)载体电极(液膜电极)
钙电极:内参比溶液为含 Ca2+水溶液。内、外管之间装 的是0.1mol/L二癸基磷酸钙(带负电荷的液体离子交换剂)
的苯基磷酸二辛酯溶液。它极易扩散进入微孔膜(憎水),
但不溶于水,故不能进入试液溶液。
18:25:42
多孔膜内的离子交换剂液体可以在液膜与内、外部试液
实际测定时,需将外参比电极和膜电极一起插到被测溶液 中,则电池结构为:
外参比电极‖被测溶液( ai未知)∣ 内充溶液( ai一定)∣ 内参比电极 (敏感膜) 指示电极(ISE)
18:25:42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极电位: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极电位(EISE)为内参比电极的电位
与膜电位之和。即ISE电位大小可表示为:
18:25:42
2. 氟电极(晶体膜电极)
敏感膜:氟化镧单晶
内参比电极:Ag-AgCl 电极。
内参比溶液:0.1mol/L的NaCl和0.10mol/L的NaF混 合溶液(F-用来控制膜内表面的电位,Cl-用以固定
内参比电极的电位)。
18:25:42
响应原理:
LaF3的晶格中有空穴,在晶格 上的F-可以移入晶格邻近的空穴而 导电。 当氟电极插入到F- 溶液中时, F-在晶体膜表面进行交换。 25℃时: E膜 = K - 0.059 lgaF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需要在pH 5~7之间使用,pH高时,溶 液中的OH-与氟化镧晶体膜中的F-交换,形成沉淀;pH较低 时,溶液中的F -生成HF2 - 。
18:25:42
E外 = k1 + 0.059 lg(a1 / a1 )
E内 = k2 + 0.059 lg( a2 / a2 )
玻璃膜内、外表面的性质基本相同,
则 k1= k2 , a1 = a2
E膜 = E外 - E内 = 0.059 lg( a1 / a2)
由于内参比溶液中的H+ 活度(a 2 )是固定的, 则: E膜 = K + 0.059 lg a1 E膜 = K - 0.059 pH试液
E = E+ -E- + E液接电位
装置:参比电极、指示电极、电位差计; 当测定时,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保持不变,电池电动 势随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而变,而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随
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而变。
18:25:42
理论基础:能斯特方程(电极电位与溶液中待测离子间的定 量关系)。
对于氧化还原体系: Ox + ne- = Red
一、电分析化学法的特点及分类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classification
1. 电分析化学法
应用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依据物质电 化学性质来测定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分析方法。
2. 电分析化学法的特点
(1)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被测物质的最低量可以达到10-12mol/L数量级。 (2)电化学仪器装置较为简单,操作方便 直接得到电信号,易传递,尤其适合于化工生产中 的自动控制和在线分析。
1.化学平衡常数测定 2.化学反应机理研究
3.食品、药物分析
4.活体分析和监测(超微电极直接刺入生物体内)
18:25:42
三、电极与化学电池
electrode and chemical cell
1. 基本概念
电极:将金属放入对应的溶液后所组成的系统。
化学电池:由两支电极构成的系统,实现化学 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
E ISE E内参 E膜 K ' K K RT nF
RT nF ln ai
ln ai
18:25:42
1. 玻璃电极(非晶体膜)
玻璃膜的组成:SiO2基质;厚度约为 50 m。
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在水溶液 中浸泡。水浸泡后,表面的Na+与 水中的H+ 交换, 表面形成水合硅
胶层 。
18:25:42
(2)电极电位的测量
无法测定单个电极的绝对电极电位;只能测相对电极电位。 规定:将标准氢电极(SHE)作为负极与待测电极组成原
电池,电位差即该电极的相对电极电位,比标准氢电极的
电极电位高的为正,反之为负;
Pt | H2(101325 Pa ),H+(1mol/L) || Ag+(1mol/L) | Ag
第四章 电位分析法
potentiometry
一、特点及分类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二、应用领域
第一节 电分析化学概 述
Generalization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application field
三、电极与化学电池 electrode and chemical cell
type, principle and structure of ISE
三、ISE的特性
specific property of ISE
18:25:42
一、电位分析原理
principle of potentiometry analysis 电位分析是在零电流条件下,通过测定两电极间的电位差
(电池电动势)所进行的分析测定。
18:25:42
(2)指示电极
(a)第一类电极── 金属-金属离子电极 Zn-ZnSO4电极(锌电极),其电极电位为:
E
n
M
/M
E

M
n
/M

RT nF
ln
M
n
第一类电极的电位仅与金属离子的活度有关。
(b)第二类电极── 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
二个相界面,常用作参比电极,例如银-氯化银电极。
非晶体膜电极(crystalline membrane electrodes)
刚性基质电极(rigid matrix electrodes) 流动载体电极(electrodes with a mobile carrier) 敏化电极(sensitized electrodes) 气敏电极(gas sensing electrodes) 酶电极(enzyme electrodes)
(a)标准氢电极
基准,电位值为零(任何温度)。 实际应用中不方便。
(b)甘汞电极 电极反应:Hg2Cl2 + 2e- = 2Hg + 2 Cl半电池符号:Hg,Hg2Cl2(固)|KCl
18:25:42
甘汞电极
电极反应:Hg2Cl2 + 2e- = 2Hg + 2 Cl半电池符号:Hg,Hg2Cl2(固)|KCl
18:25:42
第四章 电位分析法
potentiometry 第二节 电位分析原理与 离子选择性电极
principle of potentiometry and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