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加强学科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 价值观教育

如何加强学科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 价值观教育

如何加强学科核心素养——“家国情怀”价值观教育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历史课堂已经从知识转向了能力和情感教学,其中爱国情怀被应用到了历史课堂上,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历史袁理解历史的人和事。

“家国情怀”是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以爱国为主要基调。

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当今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顺应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国才有家,开展“家国情怀”教育顺应了民族认同感的教育方针,是现代教学和时代紧密结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需求。

家国情怀教育的开展要求历史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发展学生的思想、情感等的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和中国梦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第二,第二袁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家国情怀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涵盖了国家的发展袁还关系着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开展野家国情怀冶教育不仅帮助学生树立了爱国情感,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开展家国情怀教育不仅可以达到和学生的情感共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课堂不应该是单纯历史知识的介绍,更应该以家国情怀为线索,将知识联系起来,以引导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以中国青铜器冶的发展为例,将知识点以情感串联起来,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记忆,还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高中历史开展“家国情怀”价值观教育的策略研究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观,从历史视角认识中国国情并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能够认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并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家国情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了解并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

家国情怀要放眼世界,胸怀天下,了解世界的多元化,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并以积极的态度看世界。

(一)从整体上提升教师队伍
优秀的教师能够推动教学的不断发展,要想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必须从整体上提升教师队伍。

第一,在高中学校的招聘上,要严格筛选,将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排除掉,以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二,学校还可以强化教师的培训工作,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确立不同的培训方法,以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第三,学校还可以加强和高校的合作,聘请优秀的历史专业大学生来校任教。

第四,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的管理,可以打破职称终身制,按照职称比例的方法强化教师队伍的管理。

(二)强化教师素养袁提升专业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素养袁提升专业能力,以从整体上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进而保证“家国情怀”教育的顺利开展。

在教学之余,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历史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推动“家国情怀”教育更好地开展。

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完善历史知识储备,还要注重发展自身的历史素养。

除了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教师还要不断地拓展课外知识,阅读历史典籍,并对有关野家国情怀冶的史料进行整理和规划,以在历史课堂上更好地开展。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还要熟知各种历史典故以健全自身的历史知识体系,并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爱国情怀,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家国情怀教育中游刃有余。

(三)整合历史教材中的“家国情怀”素材
高中课本内容有关家国情怀的内容非常多,从古到今数不胜数。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整合这部分教学资源,并将其串联起来,以让学生发生知识的迁移,深化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四)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家国情怀教育
在开展家国情怀的教育中,教师要注重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开展家国情怀教育不仅要严谨的逻辑思维,还要用自身的情感去产生共鸣,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应用,而不是一味的知识点教学。

除了课本教材内容之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爱国情怀”主题教育的博物馆或历史遗址,还可以进行影片、辩论等其他形式的教育,这种切身的感受更加能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

三、结语
开展爱国情怀教育是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也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新课改下高考的重要命题。

在教学中探究家国情怀教育,可以更好地为国家强盛、民族富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