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乌克兰农产品出口概况

乌克兰农产品出口概况

二、农业发展的特点
1.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乌克兰地处东欧大平原,地势平坦,农业用地约425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0%左右,并且分布在平均海拔为175米的平原上。

全世界23%的黑土地分布在乌克兰境内,土壤肥沃,生产条件极其优越。

据世界银行1998年的资料,乌克兰的耕地为3340.3万公顷,利用率占99.5%;草场面积为216万公顷,利用率占93.7%;牧场为476.2万公顷,利用率占93.2%。

总之,乌克兰在发展农牧渔业方面具有独特的条件和优势。

2.原苏联的"面包篮子" 乌克兰在很长一段时期,人均粮食产量达到1吨左右,粮食产量在世界排名前10位,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

因此,它是前苏联的"粮仓" "面包篮子",是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粮食及其他农业产品的主要供应者。

1985-1990年的5年期间,从乌克兰调拨到其他加盟共和国的农产品总值,每年都超过乌克兰从相应地区调进总值的4倍以上。

在原苏联,20%多的面粉、55%的植物油、44%的猪肉、83%的食糖均是由乌克兰提供的。

3.独立后农业受到了严重冲击,恢复尚待时日据乌克兰公布的官方数字,在1991-1995年间,50
种主要产品的产量下降30%多,食品产量下降18-20%左右,非食品产量下降40%左右。

其?992年肉类产量下降22%、动物油下降20%、奶制品下降25-30%、糖下降24%、饮料产量下降39%。

1994-1998年间,小麦年平均产量1540万吨,比前5年的平均产量下降36%。

据1994年的统计,畜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倒退了30年。

三、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
近10年里,由于苏联解体、国家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等的原因,乌克兰农业经济遭到了严重挫折,但仍是支撑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命脉,但是农业部门的生产率明显低于全国整体水平。

1997年,乌克兰的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6%。

农业部门为全国商品市场提供45%以上的日用消费品,也为食品、肉类、果品、制糖等农产品的加工业提供了39%左右的就业岗位。

1.种植业乌克兰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

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的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60%,畜牧业的产值刚刚超过40%。

近10年来,乌克兰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持续下降。

由于收入下降,肉的消费减少,乌克兰人民对面包的需求增加,人均消费量为125公斤。

作为欧洲的粮仓,1992年乌克兰曾进口小麦49万吨,玉米45万吨,大麦15万吨,黑麦4.9万吨,从此结束了乌克兰不进口粮食的历史。

据世界银行的资料,9年内乌克兰平均每年减少粮食150多万吨。

1997年宏观经济下降趋缓,粮食获得较好的收成,总产量达到3540万吨,但仍比1991-1996年的年均产量3460万吨略低,1998年的粮食产量又下降到2650万吨。

1994-1998年间,小麦的平均产量为1540万吨,比前5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36%;同期,大麦的平均产量为860万吨,比前5年的平均数下降了15%。

1999年粮食产量有所恢复,达到了2960万吨,但是仍然没有恢复到前几年的较高水平。

1999年12月政府决定,2000年9月前将进口150万吨粮食。

表1 乌克兰粮食产量的变化(单位:万吨)
年产量年产量年产量
1990 5 100 1993 4 560 1996 2 400
1991 1 200 1994 3 550 1997 3 540
1992 4 000 1995 3 400 1998 2 650
表2 乌克兰主要经济作物产量的变化(单位:万吨)
1990 1995 1998
土豆 1 630 1 460 1 340
甜菜 4 430 2 940 4 020
葵花籽290 250 263
蔬菜670 590 620
水果290 180 280
葡萄80 50 75
除了小麦、玉米、大麦等谷类作物之外,乌克兰主要的农作物还有土豆、甜菜、亚麻、向日葵和少量的大豆、棉花等。

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在新兴农场、农户的总收入中占75%以上。

尤其是甜菜、葵花籽、亚麻的种植量及其加工品在中欧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

由于气候、雨量、土质都适于甜菜生长,乌克兰向来是世界上主要的产糖国之一,是原苏联最大的食糖生产基地,其糖产量曾一度占全苏联的一半以上。

乌克兰是欧洲食糖生产的大国,其甜菜、白糖、糖浆产量相当可观,在价格、运输等方面,在欧洲市场上一定的竞争优势。

独立后,乌克兰人均的白糖占有量仍然高达90.6公斤,1998年人均消费约有34公斤。

白糖产量的近2/3销往国外。

1999年,乌克兰收获甜菜1390万吨,比上一年减产10.5%;白糖产量163万吨,减产13%。

乌克兰的主要油料作物是葵花籽。

1999年的产量为275万吨,比上一年增产22%。

乌克兰的水果、蔬菜的生产量也比较多,即使在歉收年景,仍然自给自余。

2.畜牧业由于气候温和、水草茂盛、水域广阔,乌克兰的畜牧业历来是具有优势的传统产业。

在苏联时期,乌克兰的畜牧业相当发达,养猪业、养牛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闻名世界。

其肉类产量不仅遥遥领先于独联体各国,也比邻国匈牙利、罗马尼亚的产量高出一倍以上。

独立以来,畜牧业受到很大的损失,牲畜存栏数9年内约减少2/3,其中牛和猪的存栏数分别从1990年的5.4万头和4万多头减少到1995年的1.76万头和1.30万头。

1998年生猪存栏数增加到3.6万头。

表3 乌克兰主要畜产品的产量(单位:千吨)
1996 1997 1998
肉类 2 101 1 875 1 780
牛肉 1 037 930 865
猪肉789 710 690
牛奶 15592 13607 12500
鸡蛋491 491 491
羊毛9 7 5
3.农业对外贸易独立以后,乌克兰的外贸体制和国内粮食流通体制至今尚未理顺,原有的政治体制对农业的负面影响也没有完全停止。

然而,从近10年的总体情况看,乌克兰的粮食、肉类、甜菜和白糖出口量仍然相当可观,并且也是其用于抵偿因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形成的贸易逆差的主要手段。

乌克兰的粮食、甜菜、肉类和鱼类的出口量,在中欧农产品市场上大体上占有1/3以上的份额。

表4 乌克兰主要农产品的进出口额(单位:万美元)
1995 1996 1997
的农业科研机构之一。

它以"体系健全、阵容可观、成果杰出、潜力巨大"被认为在15个加盟共和国的农科院中"不仅最大,而且最强"的农科机构。

3.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硕果累累种植和养殖业都是乌克兰的优势产业,在动植物良种的选育研究方面,乌克兰不仅有历史基础(早在十月革命前就有人工授精试验),而且在各个时期不断有新成果的推出。

从1930年代起,就分别建立了植物和动物(主要是种猪、种羊、种牛)的胚胎遗传优育试验基地,把从国外引进的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等新技术成果应用于本地的常规育种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繁育出品质优良、抗病能力强的猪牛羊品种。

这个领域相关技术形成的育种系列成果,在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得到了公认和推广。

4.园林植物资源得到精心的保护乌克兰人历来就有鼓励种树养花植草和建园的优良传统,形成了一支代代相继的植物学家队伍,他们的试验培育工作又推动了国内的园林建设。

在乌克兰,除基辅这样的花园式城市外,还有许多精心建造的动物园和植物园。

如在克里木半岛的阿卢普卡上下园中,既有高山植物,也有亚热带植物等,例如中国的棕榈树、美洲高大的木兰花及其他多种观赏植物。

在闻名世界的尼基塔植物园内,汇集了世界上近2万种植物,500多种树木,仅仅是葡萄和枣树就有一千多种。

还有500年的橄榄树,千年的黄连树和寿命为5000年、树高为140多米的"世界树爷"等植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