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知识精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知识精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高考 要求
要求层次 考点 具体内容

Ⅱ √ 渗透作用 动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胞吞、胞吐
一、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1.渗透作用
(1)概念: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2)发生的条件:半透膜、浓度差
(3)装置图:(①清水、②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③半透膜)
(4)比较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 (5)比较渗透作用与扩散
2.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1)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半透膜——细胞膜,浓度差——细胞内液与外界溶液间)
新课标剖析
知识精讲
(2)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水分进出平衡(细胞维持原来形态)
3.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1)实验原理: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失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会收缩,但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大,所以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开,发生“质壁分离”。

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吸水,原生质层会慢慢恢复原来状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发生条件:植物细胞、有中央液泡、活细胞、有浓度差
(3)材料用具: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0.3g/ml蔗糖溶液,清水,载玻片,镊子,显微镜等
(4)方法步骤:
①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②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

③在盖玻片一侧滴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滤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④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小),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⑤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清水中。

⑥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大),观察是否质壁分离复原。

(5)实验结果:
(6)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
①染色排除法
②细胞质是否流动
③质壁分离和复原
【总结】
1.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材料选择有大液泡并有颜色的植物细胞,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现象。

2.质壁分离的内因:细胞壁全透性,伸缩性小;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性,伸缩性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3.质壁分离后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浓度降低的外界溶液,因细胞壁是全透性且有水分通过原生质层渗出来。

4.若用50%蔗糖溶液做实验,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不能复原,因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5.若用尿素、乙二醇、KNO 3、NaCl 的一定浓度溶液做实验会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因外界物质会转移到细胞内而引起细胞液浓度升高。

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生物膜对小分子的转运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运输动力
浓度差
浓度差
能量(ATP )
图例
举例
O 2、CO 2、H 2O 、甘油、乙醇、苯等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水通过水通道蛋白;K +外流、Na +内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离子等;植物激素的极性运输;
3.生物膜对大分子的转运—胞吞与胞吐 (1)条件:消耗能量
(2)对象:蛋白质、多核苷酸、多糖、胆固醇与脂蛋白形成的颗粒等大分子 (3)原理:膜的流动性 (4)图示:
【注意】
(1)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不是通过胞吞、胞吐作用,而是直接通过核膜上的核孔进出。

(2)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

(3)胞吞、胞吐虽然最终通过了生物膜,但实质上,这些物质并没有真正的穿过生物膜。

例如,白细胞吞噬大肠杆菌、变形虫吞噬有机物颗粒、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等。

4.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
(1)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甲、乙
(2)O2浓度:丙、丁
(3)温度: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低温会使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