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18年中国干酪产量为10.7 万t,同比增长28.9%;进口量为10.84 万t,表观消费量为21.5 万t,进口依赖程度为50.4%,2018年干酪消费市场规模达64.6 亿元,同比增长12.6%。
1 干酪供应快速增长
干酪是一种发酵乳制品,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乳酸菌,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丰富。
国际乳品联合会以水分含量为标准,把干酪分为三大类,包括软干酪、半硬质干酪和硬质干酪。
受下游需求市场驱动,近年来,中国干酪产量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干酪产量达8.3 万t,同比增长46.7%,2018年,中国干酪产量为10.7 万t,同比增长28.9%。
2 干酪进口逐渐实现国产替代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共进口干酪10.84 万t,同比增长0.36%;进口金额为5.13 亿美元,同比增长3.14%。
相对进口市场,中国干酪出口量极少,2018年干酪出口量仅为188.9 t。
根据“干酪表观消费量=干酪产量+干酪进口量-干酪出口量”可以得出,2018年中国干酪表观消费量为21.5 万t。
自2005年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联合开展农业展望活动,每年发布世界农业展望报告。
近期《OECD-FAO农业展望报告2019—2028》正式发布,基于AGLINK-COSIMO模型,报告对全世界50多个国家(地区)20多种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消费、价格和贸易等市场情况进行了中长期(10 年)的预测和展望。
其中乳制品市场的主要展望内容如下。
1 2018年:畜群数量扩张和单产提高推动全球生鲜乳产量增长
2018年,全球生鲜乳产量8.38 亿t,其中包括81%牛乳、15%水牛乳和4%山羊乳、绵羊乳及骆驼乳。
2018年
2018年中国干酪市场进口依赖程度为50.4%(进口量/表观消费量),对外依赖程度仍然较高,但随着国内干酪供应市场增长,已经逐渐实现国产替代。
3 西式餐饮方式普及促进国内干酪消费市场增长
从目前干酪的销售渠道可以发现,餐饮渠道仍然是国内干酪的主流消费渠道,占国内干酪总消费量的70%左右,披萨等西式连锁快餐厅、面包厂是最主要的客户来源。
受西式餐饮习惯的潜移默化及人们对健康饮食生活追求提升影响,干酪的下游需求量快速增长。
随着再制干酪的创新打破国内消费者对传统干酪口感的不适应、西式饮食习惯普及以及儿童食品需求增长,国内干酪消费市场持续扩容。
2013—2018年,中国进口干酪单价整体维持在3 万元/t 上下波动。
按照干酪单价3 万元/t测算,2018年中国干酪行业市场规模(表观消费量×单价)为64.6 亿元,同比增长12.6%。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生鲜乳产量比2017年增长1.6%。
生鲜乳产量增长由畜群数量扩张和单产提高双推动。
世界最大奶业生产国印度的牛群数量显著增加,2018年生鲜乳产量增长3.0%,达到1.74 亿t;新西兰良好的草场牧草长势带动奶牛单产提升,2018年生鲜乳产量增长3.2%。
此外,欧盟和美国也分别有0.8%和1.1%的增长。
2 生产:印度和巴基斯坦将成为全球乳业生产增长的新星
2019—2028年,全球生鲜乳产量预计将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长,到2028年达到9.81 亿t。
畜群数量扩张是产量的主要增长点。
与过去10 年相比,未来10 年,奶牛单产水平较低的国家,畜群数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2%,高于单产水平0.4%的年均增长率。
2019年中国干酪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干酪进口逐渐实现国产替代《OECD-FAO农业展望报告2019—2028》发布,了解未来10 年世界乳业供需形势
行业资讯
未来10 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将成为全球乳业生产增长的新星,全球生鲜乳产量增量中超过一半的数量预计由这2 个国家贡献,增长主要来自户均不足10 头的奶牛或水牛养殖,预计2028年生鲜乳产量将占到全球的30%以上。
欧盟生鲜乳产量增速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基于欧盟对干酪、黄油、奶油等需求的小幅增长及全球乳制品需求增加,在奶牛单产水平提高的推动下,2019—2028年欧盟生鲜乳产量预计年均增长1.1%。
欧盟将有超过10%的奶牛进行有机生鲜乳生产,主要分布在奥地利、瑞典、拉脱维亚、希腊和丹麦,占欧盟生鲜乳产量的3%以上。
未来10 年,美国和加拿大的牛群数量基本稳定,产量增长将来自单产的进一步增加,北美依旧是奶牛平均单产最高的地区。
土地利用率和环境承载能力是新西兰乳业发展的限制,在高效的草地管理和全年可放牧的自然条件下,以出口为导向的生产模式将促进新西兰生鲜乳产量保持增长趋势。
非洲畜群数量也将出现增长,这些畜群除了产奶外,还兼做役用牛、肉用牛、肉用羊等,来自山羊和绵羊的生鲜乳将占据相当部分。
展望期末,非洲大地畜群数量将达到全球的1/3以上,产奶量占到全球5%左右。
3 乳品加工:全球黄油加工量较快增长
未来10 年,全球超过70%的生鲜乳用于加工牛乳、酸乳等新鲜液态乳,不到30%的生鲜乳用于黄油、干酪、脱脂乳粉、全脂乳粉和乳清粉等产品的加工。
黄油和干酪以满足直接食用需求为主,特别是干酪,在欧洲和北美占据固体乳制品消费的大部分。
未来10 年,黄油产量将以年均1.9%的速度增长;干酪因欧洲和北美食品市场增长缓慢,年均增速放缓至1.2%。
脱脂乳粉和全脂乳粉主要用于糖果、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烘焙等食品加工领域,贸易量很大,未来10 年,年均增速分别为1.3%和1.2%。
4 消费:全球鲜乳消费量增度将高于过去10 年
未来10 年,在发展中国家收入和人口增长的推动下,全球鲜乳消费占乳制品消费比重将会增加,预计全球人均新鲜乳制品消费量将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略高于过去10 年。
世界各地乳制品消费量将呈现较大差异。
乳制品消费除与人均收入有关外,地区消费偏好的影响更加显著,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均消费量显著高于中国。
未来10 年,欧洲和北美地区乳制品消费将逐渐由牛乳、酸乳等液态乳向干酪等固态乳制品转移。
这既与消费者逐渐认识到乳制品脂肪对健康具有积极作用有关,也与收入增长有关。
5 贸易:中国仍是主要的乳制品进口国
未来10 年,新西兰、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仍是最主要的乳制品出口国。
预计到2028年,四大出口国(地区)干酪、全脂乳粉、黄油及脱脂乳粉的出口量分别占全球的75%、78%、79%和81%。
新西兰仍将是国际市场上黄油和全脂乳粉的主要来源国,预计到2028年,二者的市场份额将分别达到39%和53%。
未来10 年,新西兰全脂乳粉产量的增速因中国进口减少而放缓,年增长率约为0.3%,低于过去10 年6.9%的年均增速。
就全脂乳粉而言,阿根廷也是主要出口国,预计到2028年将占全球出口量的5%。
欧盟仍将是世界上主要的干酪出口国,2028年欧盟在全球干酪生产中的份额将达到48%左右,在《CETA协定》、欧盟和日本双边贸易协定下,欧盟将提升对加拿大和日本市场的出口。
未来10 年,中东和北非、东南亚和中国将是主要的乳制品进口国家和地区。
其中,中东和北非的乳制品进口主要来自欧盟,而美国和大洋洲将是东南亚乳粉的主要供应国。
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主要的乳制品进口国,近年来中国从欧盟进口的黄油和脱脂乳粉逐渐增加,但大洋洲仍是中国乳制品进口最主要的来源国。
同时,中国也是包装牛乳的主要进口国,预计展望期内(2019—2028年)鲜乳进口量将在基期70 万t的基础上以2.7%的年均增速增长。
6 价格:未来10 年全球黄油价格将略有下降,脱脂乳粉价格将上涨
2015年以来,国际市场乳脂需求强劲,黄油价格涨幅超过脱脂乳粉,并在2017年达到历史高点后处于下降态势。
未来10 年,黄油价格将略有下降。
近年来,欧盟公共干预库存的持续释放阻止了脱脂乳粉价格的上涨,但这些库存在2018年和2019年持续释放,未来库存处于低位,脱脂乳粉价格将由目前的较低水平出现上涨。
全球全脂乳粉和干酪的价格预计将随着黄油和脱脂乳粉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来源:乳业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