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体会谈课程

从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体会谈课程


3. 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的教学内 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 改成果。 4. 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合理运用现代 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 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 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 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 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
二 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过程
一)概况 为了进一步充分利用各级精品课程的资源,需要 建设公共课程平台,将各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资 源共享课程。教育部先后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国家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函[2011]8号) 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教高厅[2012]2号),开始实施将国家精品课程转 型升级为资源共享课程的工作。
拓展资源:练习册、习题册、同步辅导、解题 指南、试题及评分标准库、名词检索系统、教学成 果展示……
我校在爱课网上的高等数学资源真实展示了我校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和实际教学的水平。
上线后敬请大家上网选择性查阅、观看并指导 !
三 集成创新课程的一些初级想法
一) 课程建设新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课程的教学和学 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仍在不断变化中! 我们很多老师由于很少参加教学会议,还在 按照传统的方式埋头上课和做教学研究,完全不了 解大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发生的变化;但我们校长、 院长和系主任们可不能不去了解、研究,否则,必 将被时代淘汰! 近年来国外大规模免费上网公开课(MOOC) 快速发展,尤其是美国,2012年被称为美国MOOC年。 全球上网通过MOOC学习的人数急剧扩张。
2012年第一批申报,在2013年上半年教育部 已批准建设立项的资源共享课程1011门(不含教师 教育和网络教育),其中本科课程675门,高职课 程336门;
2013年第二批申报,在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已批 准建设立项的资源共享课程1540门,其中本科课程 1100门,高职课程440门 。 从2014年起,适应新需求,结合高等教育发展 趋势和教学改革成果,将新建一批新的类型的资源 共享课程。
未来如何开展课程建设?既不能每个学校都搞 同一门课程Mooc或数字化教材,而一个学校单独 完成建立一门课程的所有资源又非常困难。 如适合不同层次的、不同门类的高等数学的不 同形式的完整系统的录像、微课录像、用于移动学 习“碎微课”录像等等,任何一个学校单独完成是 几乎不可能的。 移动学习顾名思义是利用移动设备(如手机、 ipad等)学习。移动学习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 校在2000年最先提出来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研 究小组给出的定义是利用移动终端、呈现微型学习 内容、随时随地进行的一种个性化学习方式。
无论是上传基本资源还是拓展资源都要按 照规定的一系列技术要求: 1 结构要求 基本资源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 学资源,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 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具体可参见基本资 源结构图。
2 格式与技术要求 3 基本资源的元数据要求
3 我校高等数学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情况介绍 所有基本资源按照要求完成:课程介绍、教学 大纲、教学日历、教案、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 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等。
5. 重视教材建设。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 教材。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 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 版教材。
6.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 性实验,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7.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各高等学校应对 国家精品课程参与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高水 平教师积极投身学校的教学工作。
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1. 制订科学的建设规划。根据学校定位与特色合理规 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 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 平。
2. 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 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 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 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鼓励博士研究生参 加精品课程建设。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 设成果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 通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 简称“本科教学工程”)支持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 品资源共享课。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 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的建设,采取遴选准入方式选拔课程。
数字课程对纸质内容起到巩固、补充和拓展作 用,形成以纸质教材为核心,数字教学资源配合的 综合知识体系。
2.创新教学理念,引导混合式教学和个性化自主学习。 通过适当教学设计,鼓励教师将课堂教学和数字课 程教学进行有机融合,鼓励学生拓展知识面和针对 某些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增加其独立获取知识 的意识和能力,为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 和满足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
吸引教授投入精力研究课程建设,推进知名教授上 讲台,带动了各高校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提高高 等学校的培养质量; …… 由于各级精品课程网页主要建在各个学校的校园 网上,大多数课程建设完成后发挥的作用不是特别好, 可能是技术因素或思想观念的缘故,不少学校精品课 程建设内容出现“仅供参观,谢绝使用”的现象。
03-09年,教育部立项建立了3701门国家级精品 课程,同时各省、各高校又建设了大量的省级、校级 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的建设对提高高等学校培 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让各省市高教部门、各高校领导重视课程建设; 跨出让课程建设大规模走上信息化平台的第一 步; 带动各省市高教部门、各高校对课程建设的投入 (我校一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费十万元,共立项建 设了75门校级精品课程,共评上了36门省级精品课 程,共评上了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0、2、1、1、 1、2、5) ,我们的高等数学是2008年评上的)
国外的MOOC平台主要有三家:Coursera, Edx,Udacity。其中Coursera是其中最大的一个 平台,现有注册学生740万,课程642门,课程来自 世界108所知名大学,学生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 地区。Edx上线课程有175门,Udacity没有具体的 统计课程门数。
同时,国内的MOOC课程也在迅速兴起,其中 比较大和比较有影响力的三个MOOC平台是上海高 校课程中心、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清华大学 学堂在线。
纸质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大学数学教学指导委员 会制定的《高等数学教学基本要求》,并参照近年 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大纲》中高等数 学考试大纲部分进行编写的。 数字课程的教学资源以知识点为基础,紧密结合纸 质教材内容,按照“重基础、强练习、拓视野”的 原则,设置了微视频、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概念 解析、例题分析、方法归纳与总结、自测题、数学 家小传、期末考试真题与解答等栏目。期望通过以 上资源的设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拓 宽视野,同时帮助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 具体表现为:
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核心是突出“资源”与 “共享”, “共享”是指资源要方便用户使用。建 设的目的就是为了“用”。
上述批准建设立项的资源共享课程都放在“爱 课程”网站上展示, 大家可以上网研究和学习其建 设经验,也可以评价课程建设效果,只有用户反映 好的课程最终被授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 号。 从评审过程也能看出国家级精品课程与国家级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区别。
二)资源类型 “资源”分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 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 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 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 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 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 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 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仿 真实验实训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 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 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集大家智慧和力量,创新课程内容和资源是未 来课程发展的新模式么? 任何一门课程建设都是不断建设过程中,每所 大学每门课程都可以集中力量去做某些拓展资源建 设,与他人共享;而我们更应该协作创新优质课程 资源,共建和共享 。 未来发展是否会建设集成创新课程?我们的数 字化教材建设有集成创新的成份,西安交通大学马 知恩教授的高等数学的大课程建设是否算是集成创 新课程?


1.通过知识点的视频讲解、重要概念解析、典型例 题分析、解题方法归纳总结等栏目,不断加强学生 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提高学 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独 立的思考和总结。 2.在线练习包含自测和作业两种类型,选择、填空、 判断三种题型,具有自动判解功能。通过在线自测, 帮助学生适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有 针对性的攻关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从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建设体会 谈课程建设的集成创新 合肥工业大学 朱士信 4月26日于高校数学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
一 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回顾
教育部2003年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 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高〔2003〕1号),开启了质量工程建设工作, 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品课 程分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 从2003年开始评审,到2009年结束,共 3701门国 家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 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 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上海高校课程中心,30所上海高校加盟的共享课程平台,既 有复旦、同济、上交大、华师大等名校,也有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电机学院等一般院校。课程平台网址: /center 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73所东西部高校加盟的共享课程 平台,北大、复旦、南大、浙大、上交等高校都在其中。联 盟平台网址: /union/pages/Member/mem ber.jsp 上线课程23门,数学类只有李尚志的《数学大观》一门 清华大学学堂在线,20多门清华大学的优质课程。课程平台 网址::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