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盖挖法施工介绍及控制

盖挖法施工介绍及控制


盖挖顺做法施工工序

交通疏解→管线迁改→围护结构施作→抗拔桩、降 水井施工→浇注冠梁及第一道砼支撑梁→降水后分 层开挖基坑至顶板底标高→浇注顶板→施作防水层 →继续向下开挖至基坑底,同时分层架设支撑→铺 设底板防水→施工结构底板→施工侧墙、中板、中 柱→施工中板以上边墙、中柱。
盖挖顺做工序图
盖挖顺做特点分析
盖挖顶板 ①1杂填土 ③3粉土夹粉质粘土 ④1粉砂 ⑥1粘土 ⑥2粉质粘土 ⑦1粉质粘土 ⑦3粉质粘土 ⑧2a粉质粘土夹粉土 ⑧3粉质粘土 ⑧4a粉质粘土夹粉土 连续墙底 ⑦2粉土 ⑧1粉质粘土 基坑底 中板 ③1粘土 盖挖顶板 顶板
1、工程地质条件 基坑范围内从上至下地层分别为:①1杂填土、③1粘土、③3粉土夹粉质粘土、④1粉砂、⑥1粘土、⑥2粉 质粘土、⑦1粉质粘土、⑦2粉土、⑦3粉质粘土、⑧1粉质粘土、⑧2a粉质粘土夹粉土、⑧3粉质粘土、⑧4a 粉质粘土夹粉土、⑧4粉土、⑧5粉质粘土。车站2号线结构底板主要落在⑥1层上,连续墙底主要落在⑦1层 上,局部落在⑦3层上;钻孔桩桩底主要坐落在⑦1层上。换乘节点段结构底板主要落在⑥2层上,连续墙底 主要落在⑧3层上。
盖挖板下开挖示意图
基坑底部 第二道钢支撑 第三道钢支撑 第一道混凝土支撑 第二道混凝土支撑 第三道混凝土支撑 第二道钢支撑 第三道钢支撑
细部施工


1、降水 盖挖顺筑法施工,虽然是“棚盖下的明挖施工”,但是为 了便于结构下部施工,必须使施工期间地下水位低于底板, 否则将难于施工。因此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有必要采 用基坑内部降水等有效措施,保持围护墙内土层的地下水位 稳定在基底以下,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由于盖挖段顶板封 闭后基坑降水通道也将封闭,为确保结构防水效果,不在结 构顶板开孔的方式降水,在底板下方埋设排水管,通过抱箍 固定在顶板下,从预留出土口排水,防止穿孔损坏顶板防水 层。
结束语

目前对盖挖法下基坑工程性状的认识主要建立在对一些工程 经验的总结基础上,其理论分析尚不成熟,这客观上严重制 约了盖挖法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因此,作为施工方在 前期设计阶段便积极参与到方案的制定、讨论当中去,对于 后续施工阶段的顺利进行是有着实际意义的。
同时作为施工角度而言盖挖法施工控制主要体现在前期统筹 、过程中的细节控制上,提起做好规划,针对每一个控制的 要点做出针对性的部署,对现场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具 体分析采取灵活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才会取得最好的效果 及最佳的经济效益。
细部防水

同时由于侧墙混凝土振捣困难,水平施工缝易产生 收缩缝隙,导致渗漏水发生,从而对基坑安全带来 隐患。在侧墙模板预留活动窗口,加强振捣;水平 施工缝预埋注浆管。并将该处施工缝做成斜面,以 便于侧墙浇筑时气泡排出。
细部施工

1、防水层 侧墙卷材预留搭接部分需要留置较长时间,为保 证其在施工顶板过程中及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受损坏 ,采取首先在放水卷材搭接端部设置一个钢板夹片 ,以保护搭接头;其次在浇注侧墙部位垫层时下方 先铺设一层细沙,将防水层放置在其上方,之后再 铺设一层细沙后浇注垫层。将防水层接头部位保护 起来,与垫层砼隔离。避免将来基坑开挖时垫层砼 剥落连带损坏防水层。
围护结构
钻孔桩区域

钻孔桩围护,桩间容易渗漏,因此如何确保高压旋喷止水帷 幕施工质量便成为了此道工序的控制要点。
因此针对旋喷桩施工,首先从日常施工管理上每天比对施工 设计水泥用量及实际消耗量,杜绝施工队伍偷工减料的可能 性。其次从施工过程上严格控制施工提拔钻杆速度及时间, 保证旋喷桩的施工的可控性。
盖挖顺筑法施工与普通明挖车站施工工法最大的变化在于首先施工顶板 后再进行下部开挖及后续结构施工。优点是能够尽快的恢复地面交通, 提供场地以便管线迁改等工作进行。 缺点同样非常明显,由于盖挖工况的存在,导致作业面施工环境差,施 工进度难以与明挖法施工相比较;同时因为存在大量的后浇结构,施工 缝处理以及防水处理存在困难,给基坑的总体安全性能以及主体结构施 工质量带来考验;同时盖挖法作为一种新的施工方法,其软土基坑盖挖 法施工中开挖及支撑、中间立柱与围护结构的差异沉降等关键技术与控 制要点没有成熟经验,这些都给施工带来了难度。


同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基坑开挖后如发现围护结构表面 有渗漏,拟采用向围护结构内注浆填充围护结构内部的缝隙 及疏松处并结合表面涂刷水泥基渗透性防水涂料将渗漏消除 后才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
结构形式

为保证防水质量,结构优先采用全包式防水,而在 先行施作顶板的情况的如何实现全包防水,尤其是 在与围护结构相接部位,即保证全包防水的质量, 又要保证结构的稳定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经多 次与设计的沟通、探讨,最终确定在结构顶板与围 护结构相接部位做一个契口形式的搭接,中间设置 防水层,并对转角等细部进行加强处理。
盖挖法介绍

“盖挖顺筑”法最早出现在西班牙马德里,应用于修建城市 隧道。国内首先使用是在哈尔滨的人防工程。它适用于路面 交通不能长期中断的道路下修建地下车站或区间隧道,其施 工顺序是在现有场地上,按所需宽度,由地表完成围护结构 后,以预制或现浇结构板覆盖于围护结构上,形成“盖”, 以维持场地的正常使用,然后往下逐层进行土方开挖及架设 横撑,直至开挖到设计的底标高,即所谓的“挖”。然后再 依序自下而上施作建筑结构主体及防水措施,即主体结构的 “顺作”。待主体结构完成后,拆除临时路面系统的“盖” 后回填土并恢复路面交通的使用。它在路面交通不能长期中 断的道路下方修建地下结构时,采用的一种方法。
无锡地铁2号线靖海公园站 盖挖工艺汇报材料
汇报提纲



工程概述 盖挖顺做法介绍 盖挖顺做控制要点 结束语
靖海公园站概况
设计概述
本站为无锡轨道交通2号线、3号线的地下换乘 站,2号线采用14m站台,双柱三跨双层矩形结 构,结构外包尺寸为239.5m,标准段基坑深度 为16.51m,宽度为22.7m;3号线为双柱三跨三 层矩形框架结构,结构外包尺寸180.6m,标准 段基坑深度为23.67m,宽度为22.9m。
江 海
4号出入口
上 马 墩 路
3 号 商业风井2 线 靖 海 商业风井1 公 商业开发 园 及渡线段 站 2 号 线 靖 海 公 园 站
1号出入口


3号出入口 5号风井
上马墩路
2号出入口
具体工法分布
上马墩三村民居 上马墩三村民居
弧形楼
塔影中学
少年宫
江海高架
外来民工
宿舍
靖海公园站概况
靖海公园站概况
①1杂填土 ③1粘土 ③3粉土夹粉质粘土 ④1粉砂 ⑥1粘土
盖挖顶板
顶板
中板
基坑底
⑥2粉质粘土
⑦1粉质粘土 ⑦3粉质粘土 ⑦2粉土 ⑧1粉质粘土 连续墙底
2、水文地质条件 ①全新统潜水含水层(二) ,潜水含水层(二)主要由①1层杂填土组成 ,平均水位标高2.04m,最 高水位3.0m。 ②全新统微承压含水层(三)1,该含水层由③3层粉土夹粉质粘土、④1层粉砂组成,平均水位标高 1.5m。 由于本工点开挖深度大于该含水层埋深,故该含水层对地铁施工影响较大 。 ③上更新统承压含水层(三)2,该含水层主要由⑦2层粉土等组成,承压水头标高-5.36m 。该含水 层对车站基坑坑底的突涌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

Tha工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影响工期的 关键因素,而且是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也是施工 安全的关键。采用盖挖法施工时,在盖板施工完成 后整个地下部分处于封闭状态,挖土难度大,周期 长,出土也极为不利,而且还为顶板以下的地下工 程的材料入场、施工中的通风、照明等带来诸多的 不便。在这种情况下就得事前进行周密的商讨和规 划,确定出土路径,优化挖土顺序,保证基坑的安 全和施工工期


施工控制关键点

1、围护结构施工质量 2、防水施工(包括细部防水)
围护结构



做好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及钻孔桩)的防水质量,做到围 护结构不渗不漏是施工控制的第一步。无锡地区属长三角地 区,地质多为饱和的软弱土层。在这种情况下,按以往经验 围护结构形式应以刚度大、止水性能好的地下连续墙为首选 方案。 针对地连墙围护结构型式,采用钢板工字钢接头,做好接头 刷壁,采用优质泥浆护壁,防止坍塌造成夹泥、空洞导致渗 漏水,通过防坍塌、防漏浆、多次刷壁三道防线来保证H型 钢接头质量 而2号线穿越江海高架桥部分,受限于桥梁净空(仅为7.2米 ),只能采用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的围护结构形式。具体 形式如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