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动作电位的传导与传递
传导与传递
传导:
传导(conduction)
动作电位在一个细胞上的传播
传递:
传递(transmission)
动作电位在细胞间的传播
第一节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第节动作电位在同细胞上的传导
1.1 最常见的传导方式——逐点传导
实质:
已兴奋处和未兴奋处因电位差而引起的电荷移动。
+ + + + + --+ + + 胞外
-----++---胞内
1.2 有髓鞘神经细胞上特殊的传导方式——
有髓鞘神经细胞特殊的传导方式跳跃传导1211.2.1
神经细胞及髓鞘神经细胞
胞体(1个)
树突(1~N 个)突起
轴突(少量几个,
大多为1个)
神经细胞(nerve cell)()
=神经元(neuron)
(fib =神经纤维(nerve fiber,NF)
1.2 有髓鞘神经细胞上特殊的传导方式——
有髓鞘神经细胞特殊的传导方式跳跃传导
神经元(neuron)
神经系统作用:功能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
作用:支持、营养、保护、绝缘
形成髓鞘的称为许氏细胞
形成髓鞘的称为许旺氏细胞
1.2 有髓鞘神经细胞上特殊的传导方式——跳跃传导(saltatory conduction)的实质:
有髓鞘神经细胞特殊的传导方式跳跃传导(y )已兴奋的与未兴奋的朗飞氏结间的局部电流。
1.2 有髓鞘神经细胞上特殊的传导方式——高等动物跳跃传导的方式解决了神经冲动的高速传导问有髓鞘神经细胞特殊的传导方式跳跃传导高等动物:跳跃传导的方式解决了神经冲动的高速传导问
题,使信号的传导远比无髓鞘要快。
低等动物:增大神经直径以解决此问题。
神经细胞的分类
高等动物体内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动作电位传导速度A 类:直径最粗,且有髓鞘
最快类:直径较粗且有髓鞘
B 类:直径较粗,且有髓鞘中等
C 类:直径最细,且无髓鞘最慢
1.3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
1.3 同细胞上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
a.绝缘性
b.双向传导
c.非衰减性
d.相对不疲劳性
e.生理完整性
第二节动作电位在细胞间的传递
2.1 动作电位的直接传递
2.1.1动作电位的直接传递
相邻细胞彼此接触,或通过具极低电导的结构将两细胞连接在一起(如心肌细胞间的闰盘),动作电位直接从一个细胞上传到另一细胞上,其特点类似于动
作电位在同一个细胞上的传导。
2.1
2.1.2电突触
2.1
动作电位的直接传递突触:
()
突触(synapse)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它细胞相接触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它细胞相接触的部位的部位。
电突触(electrical synapse):
动作电位直接从个神经元的动作电位直接从一个神经元的
轴突末梢通过缝隙连接传到另一个神经细胞(胞体、树突、轴突)上。
2.2——
2.2 动作电位的非直接传递化学突触2.2.1化学突触
化学突触(chemical synapse)
动作电位使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某种化学该物质刺激下一个细胞产生膜电位变化,
,,该物质刺激下一个细胞产生膜电位变化该物质刺激下个细胞产生膜电位变化物质
物质,。
此突触称为化学突触。
此突触称为化学突触
递质(transmitter)。
在突触内传递兴奋的化学物质即为递质
在突触内传递兴奋的化学物质即为递质。
2.2——
2.2 动作电位的非直接传递化学突触
2.2.2化学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神经细胞膜,内有突触小泡,含化学递质
神经细胞膜内有突触小泡含化学递质
突触后膜:又叫终板膜,是突触后细胞膜,形成褶皱称为终板栅,上有受体
突触间隙:内含粘多糖。
内含粘多糖
2.2——2232.2
动作电位的非直接传递化学突触2.2.3化学突触传递过程
(1)AP 传到轴突末梢,钙通道开放,钙内流;
(2)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靠近,融合,化学递质向突触间隙释放、扩散;
(3)化学递质与终板膜上受体结合,使某离子的化学门控通道开放,引起终板电位;
(4)递质被分解或回收,递质作用消失,动作电位传递结(),,
束。
2.2 动作电位的非直接传递化学突触2.2——
2.2.4去极化-释放耦联
224去极化释放耦联
去极化释放耦联
去极化-释放耦联
,
传到神经突触前末梢,神经冲动(动作电位)传到神经突触前末梢
使得突触小泡大量释放,
,这称为(胞外Ca2+内流)使得突触小泡大量释放。
去极化-释放耦联
去极化-释放耦联。
2.2——2252.2
动作电位的非直接传递化学突触2.2.5
终板电位和小终板电位小终板电位:自发的,若干个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引起的终板
膜上的电位变化(终板膜上的局部兴奋)。
终板电位:由神经冲动引发的,大量的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引起的终板膜的电位变化,往往在终板膜上产生动作电位。
2.2 动作电位的非直接传递化学突触2.2——
化学突触传递的特点:
①单向传导
②突触(时间)延搁
③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