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扶贫心得: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调研报告(最新)

扶贫心得: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调研报告(最新)

扶贫心得: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调研报告(最新)
按照我部印发的《“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特色农业扶贫行动工作方案》和农业农村部“三区三州”产业扶贫对接会议安排,4月16日—21日,种植业司派出由杨礼胜副司长带队,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茶叶研究所有关专家参加的调研组,深入X自治区X市X县、X市X县开展实地调研。

调研组深入田间地头,在每个县实地走访了3个村和部分农户,了解产业发展情况,针对有关问题开展技术指导,与区市县农业部门进行座谈会商,就产业扶贫下一步工作提出务实管用的意见建议。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业类型符合本地实际,工作已有一定基础
X自治区和有关县市综合产业发展基础和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提出在X 县发展马铃薯产业、在X县发展茶叶产业,产业发展方向明确,前期工作基础较好,脱贫效果初步显现。

(一)X基础条件好,马铃薯产业发展有支撑。

主要是两个方面。

产业基础好。

X市是自治区粮食和马铃薯主产区,2017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14.88万亩、产量27万吨,均占自治区马铃薯播种面积和产量的60%以上。

当地自然环境适宜,马铃薯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无污染、病虫害轻,X县“艾玛土豆”获审核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科研力量强。

以X市农科所为依托,建立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供应体系,选育出“艾玛土豆1号”脱毒种薯,在X县推广耕种收全程机械化试点,亩节种150斤、节本约170多元。

较强的科研力量和技术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二)X土壤气候环境佳,茶产业发展有潜力。

X市X县地处X自治区东南,我们实地调研的下X镇为亚热带地区,海拔1900—2000米。

环境适宜。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石元值研究员讲,X地区的高海拔、无污染保障了绿色有机产地环境,当地土壤pH值偏酸适宜茶叶生长,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茶叶内涵物质积累,是发展高品质茶的优良地区。

政府重视。

X市易贡茶场是X自治区首次种植茶叶的地方,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中心工作
和首要任务来抓,正在制定《XX市茶产业发展规划》,计划2020年茶叶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

(三)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增收,农民脱贫有成效。

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X市马铃薯平均亩产3500斤以上,其中X县马铃薯平均亩产可达5600斤,亩均经济效益达4200元,较种植其他粮食作物亩均增收1400元左右。

X县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产业扶贫模式,2017年政府以边境小康村产业建设配套资金,会同企业每亩各投入9000元开展茶园建设,农民流转土地获得每亩600—1000元的租金,在没有收获效益前每亩给农民3%(540元)的前期投资返利。

同时,X县作为中印边境,按照总书记“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要求,X 自治区专门为边境的农民安排了边境补助。

在各类资金和补助下,X县力争2018年实现脱贫。

二、扶贫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下大气力解决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会同当地农业部门同志,认真研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

既有缺技术、缺人才等内在不足,也有市场价格低、销路不畅等外在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