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上的要约与承诺制度
合同成立的过程,就是当事人就合同内容进行反复磋商,并取得统一意见的动态过程。合同磋商的过程从法律上讲,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步骤。
一、要约
(一)要约的概念和条件
要约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和要求。提出要约的一方称为要约人。
按照各国法律的规定,要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当事人必须声明订立合同的旨意;
2、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
3、必须是向特定的人发出;
4、要约必须传达到承诺人才能生效。
(二)要约的生效与终止
1、要约的生效时间。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到达”并不一定实际送达到受要约人及其代理人手中,只要要约送达到受要约人所能控制的地方即为到达;
2、要约的撤回。在要约发出之后,发生法律效力以前,要约人可以撤回要约。其条件是撤回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3、要约的撤销。指在要约生效以后,将该项要约取消,使该要约失去法律效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
① 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如要约中表示“这是一个确定的要约”,“我们坚持我们的要约直到收到贵方的回复”等。
② 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4、要约的失效。要约的失效指要约丧失法律效力,要约人与受要约人均不再受其约束。
下列情形要约失效:①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②要约人依法撤回、撤销要约;③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④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二、承诺
(一)承诺的概念和条件
承诺是指当承诺方按照要约的内容,对要约人提出的要约表示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
构成有效承诺的条件是:
1、承诺必须由特定的承诺人做出;
2、承诺必须与要约的内容相一致;
3、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做出;
4、承诺的传递必须符合要约的要求。
(二)承诺生效的时间
一般认为承诺生效后合同即宣告成立,合同的当事人就要受到约束。因此,承诺生效的时间显得特别重要。
承诺从什么时间起生效,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规定有所不同,英美法采用发信主义原则,亦即投邮生效原则。就是采用书信电报电传承诺时,这些承诺的通知一经投邮即生效,即使载有内容的信件或电报在传递过程中发生延误或损失,也不影响合同的有效成立。大陆法系采用受信主义原则,亦即到达生效原则。就是说采用书信电报承诺时,承诺的通知到达要约人的支配范围即生效,合同就成立。但法国有些例外,《法国民法典》对承诺何时生效没有做出规定,实际中往往推定适用“发信主义”原则。
(三)承诺的撤回
承诺的撤回是承诺人阻止承诺发生法律效力的一种意思表示。承诺人欲撤回承诺时,必须在生效之前撤回。一旦承诺生效,合同即成立,承诺人便不得撤回其承诺,由于各国法律对承诺生效时间规定不同,因此,在承诺人能否撤回承诺的问题上,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观点也不一样。英美法系从投邮生效原则出发,主张承诺人一旦发出承诺通知,就不能撤回承诺;大陆法系从到达生效原则出发,认为承诺人可以撤回其发出的承诺,但撤回承诺的通知必须先于或同于承诺到达方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