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与评估(省培多重班,2014-12(1))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与评估(省培多重班,2014-12(1))

32
听觉系统失调:
1、常会掩耳朵或按压耳朵。
2、对尖锐或拉高的声音一点也不讨厌,甚至喜欢。 3、有时对很小的声音感兴趣。
4、在教室里对外界的声音很敏感。
5、常会听到某种声音而发呆。 6、对某些特定的音乐固执的喜爱。 7、特别害怕听某些声音。 8、对巨响反应较差,甚至无反应。
9、喜欢无端尖叫或自言自语。
1、喜欢他人用力推、挤、压。
2、手脚喜欢用力挥动或用力做某些动作。
3、动作模仿不到位,常望着手脚不知所措。
4、俯卧地板时全身较软,把头、颈、脑提起特别
困难。
35
5、坐姿不够稳定,坐时会东倒西歪。
6、力度控制较差,常会因太用力而损坏玩具或因
力度太小抓不住东西。
7、速度控制较差,跑起来难以按指示停止。
28
(五)视觉
Hale Waihona Puke 眼睛的视网膜是对光波非常敏感的接受器。光刺
激视网膜,把视觉输入传送到脑干中的视觉处理
中心。视觉处理中心处理这些信息,并使他们与
其他感觉信息进行统合。然后,脑干核把信息传 送到脑干的其他部分和小脑,以便与运动信息相 协调,将运动信息传送到肌肉。
29
(六)听觉
空气中的声音波刺激了内耳的听觉接受器,把信
8
这种影响始于胎儿的极早期,前庭核在怀 孕后第九周就已出现,在第十周或第十一 周,便开始发挥功能。在子宫中到第五个 月,前庭系统已发展的很好,母亲在整个 怀孕期间,均以她身体的运动来刺激胎儿 的前庭系统。
9
前庭系统
10
前 庭 系 统
前庭
椭圆囊 球囊
半规管
前半规管 外半规管(水平) 后半规管
3、怀孕期间胎位不正产生固有平衡失常;
4、都市家庭小型化生活造成空间狭小、爬行不足、
缺少运动或集体活动等;
5、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娇宠溺爱,造成孩了造作 能力欠缺;
39
6、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7、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 不足;
8、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
椭圆囊与半规管相接, 球囊位于椭圆囊下方, 感受装置为囊斑
囊斑:耳石器。毛细 胞、支持细胞、耳石 膜和耳石组成
17
(二)半规管的功能
1、壶腹嵴的适宜刺激 1 )结构特点 :三条
半规管各处于一个平面 , 彼此间约互成直角。
动毛的方位在各 半规管不同 :① 水平半 规管位于近壶腹侧 ( 正 中线侧 ); ② 上、后 半规管位于近半规管 侧
33
前庭觉系统失调:
1、喜欢自转,而且转很久不觉头晕。 2、喜欢看、玩转动的东西。 3、喜欢边走边跳。 4、经常喜欢爬高。 5、平衡差,走路东倒西歪,经常碰撞东西。 6、不喜欢把头倒立。 7、注视、追视能力弱,数数时常要用手指指着数 才能完成。 8、颈部挺直时间较同龄儿童短,常垂头。
34
本体觉系统失调:
椭圆囊
球囊 11
壶腹嵴
(一)前庭系统结构
1、半规管和壶腹嵴 壶腹嵴:毛细胞、 支持细胞和终帽, 位于壶腹部
12
2、前 庭 前庭:是一约为5mm×5mm×3 mm的空腔结 构,其内容纳有椭圆囊和球囊,此腔后端 宽大与三个半规管开口相接,前下狭窄与 耳蜗相接。
13
14
15
16
椭圆囊、球囊和囊斑
1、囊斑的适宜刺激
任何原因引起耳石膜与毛细胞的纤毛发生相 对位移(直线变速运动),都是囊斑的适宜刺激。
23
2、椭圆囊的功能 椭圆囊囊斑的适宜刺激是头部水平面的 直线加减速运动。
椭圆囊的功能
1)感受水平平面上头部的直线加减速运动,产生 运动感觉。• 2 )调整躯体肌的紧张性, 引起姿势调节反应, 维 持身体平衡。 3 )过久、过强的刺激也可引起植物神经性反应 (运动病)。
7、对某种感觉特喜欢。如:玩沙,刮东西。甚至
显得固执而又会拒绝。拒绝使用某质地的用材。
如:胶泥、浆糊等。
8、痛觉迟钝,以致意外碰伤流血而不易察觉。
9、反应慢,动作不灵活,发音或小肌肉运动都显
得笨拙不佳。
38
(二)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1、先天因素:脑瘫、出生窒息、缺氧性休克等;
2、神经发育不完全、早产、剖腹产等;
息传送到脑干听觉中心。这些核处理听觉信息, 也一起处理前庭系统和筋肉及皮肤所传来的信息。 听觉组织中心很靠近脑干中的视觉处理中心,两 者可交换信息,就像视觉输入一样,有些听觉信
息也会传送到脑干其他部分以及小脑,以便与其
他感觉与运动信息相协调。听觉信息与其他感觉
信息混合后,继续传到大脑半球的几个部分。
24
3、球囊的功能
球囊囊斑的适宜刺激是头部垂方向的直线加减 速运动。
25
球囊的功能
1 )感受垂直平面上头部的直线加减速运动 , 产 生运动感觉。 2 )调整躯体肌的紧张性, 引起姿势调节反应, 维 持身体平衡。 • 3 )过久、过强的刺激也可引起植物神经性反应 (运动病)。 4 )也感受静态时头部相对于重力方向的位置变 化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基本理论与评估
王 辉
E-mail:wangh102102@
2014.12
主要内容
1 2
感觉统合与感觉统合失调概念 感觉类别 特殊儿童感统失调表现与原因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问题评估
3
4
2
3
一、概念
(一)何谓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这一观点是由 美国南加利佛尼亚大学的Jean Ayres于1969年提出 的。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 息,在中枢神经中形成有效的组合过程。即个体在 特定的环境内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 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 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 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4
感觉统合的功能
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单纯 的各种感觉发展到初级的感觉统合,即身体双侧 的协调、眼手协调、注意力、情绪的稳定及从事 目的性活动,进一步发展到高级的感觉统合,即 注意力集中、组织能力强,自我控制、学习能力、 概括和推理能力不断发展等。
1、组织功能 3、综合功能 2、检索功能 4、保健功能
9、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10、延误矫正,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
性化。
40
四、特殊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问题估
• 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能力评定量表
41
感谢倾听, 欢迎批评指正!
42
18
2)适宜刺激:
导致纤毛偏曲的因素 = 适宜刺激 壶腹嵴=角变速运动: →淋巴液流动→壶腹帽倾倒→壶腹帽与纤毛之 间发生相对位移→纤毛偏曲
19
转 椅 实 验 开 始 左 转
20
转 椅 实 验 匀 速 旋 转 与 旋 转 突 然 停 止
21
由转椅实验可见:
结论: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角加减
30
三、特殊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与原因
(一)前庭网膜及其成熟失常表现
1、视觉不平顺 2、听觉识别不足 3、前庭平衡失常 4、本体感不足 5、触觉敏感过度
31
视觉系统失调:
1、即使常看到的东西都会让他害怕。 2、喜欢看手发呆。 3、对特定的颜色、形状、文字特别感兴趣甚至固 执(如:广告纸、报纸) 4、喜欢将物品排队。 5、喜欢斜眼看东西。 6、喜欢躲在较阴暗的角落。 7、喜欢看色彩鲜艳、画面变换较快的广告。 8、喜欢看风扇或转动的东西。 9、喜欢坐车,对窗外景色变化非常着迷。
速运动。只有在旋转开始或停止时才形成 刺激,匀速旋转时不形成刺激。
2、半规管的功能
①感受角加减速运动,产生旋转感觉。 ②调整躯体肌的紧张性 ,引起姿势调节反应 , 对抗 刺激动因,维持身体平衡。 ③过久、过强的刺激也可引起植物神经性反应(运 动病)。
22
(三)前庭的功能
●功能:维持平衡;综合加工信号
枢神经系统的障碍问题,多发生在5、6岁至11、l2 岁的儿童身上。
6
二、感觉类别
(一)触觉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
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触觉
系统是最早的感觉系统 ,触觉感是先天形成的,在
人类的胚胎期就已经开始形成触觉系统。主要作用
是保护人体冷、热、痛、痒的正确反应,辨别触摸 到的物体的软硬,感受压力的大小。
8、对蹦跳的要求高,喜欢摔跌自己的身体,喜踮
脚走。
9、自伤,咬玩具。
36
触觉系统失调:
1、不喜欢被人抱,有时甚至拒绝他人的触摸、拖 手;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2、拒绝理发、洗发、洗脸。
3、不喜欢穿鞋,喜欢打赤脚。 4、不喜欢或特喜欢特定质料的衣服。 5、喜欢吸手指,触摸生殖器。
37
6、偏食、逃避咀嚼。
26
(三)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 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 觉。本体感受往上传至脊髓、脑干及小脑,部分传 至大脑半球。大部分本体感受输入在大脑产生感觉 的区域加以处理 平衡感是人类后天形成的,平衡能力主要来自骨架 和中枢神经的功能,并在中耳的半规管,组成辨识 神经体系,以调节身体和地心引力的能力。人类生 存的每分钟都要与地心引力做平衡性的感觉统合。
5
(二)何谓感觉统合失调?
• 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是指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
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有效的组合而产生的一
种缺陷。感觉统合失调又称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
症” (Neurobehavioral Dysfunction),是一种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