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四、装配工序
1、组成三相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主要分为以下五大部件:
①机座部件;
②绕组定子铁芯部件;
③转子部件;
④接线盒部件;
⑤风扇部件。
2、部件装配:
2.1机座部件组装:
(机壳、绕组定子铁芯、油压机、行车、吊装带、吊环、橡皮榔头、一字改锥、剪刀)
将带绕组定子铁芯吊装至下压装胎上,保证下压装胎外径不得超出定子铁芯外径,焊条位置处于下压装胎槽口内,将机壳吊装套入带绕组定子铁芯,注意引出线位置应对准机座的出线口,安装上压装胎保证上压装胎槽口与引出线位置对齐,以免损伤绕组端部的绑扎带和导线,并将初步预装的定子移入压机工作区域标记位置(油压机工作台面),开启油压机对机壳进行初压,下压至下压装胎标记位置暂停并上升压机平台,待机壳和定子自然恢复,启动压机继续压装,压装至绕组引出线露出机壳接线口时停止压装并将压机复位,再将引出线理出接线口,再次开启压机,将机壳压装至下压装胎限位停滞3s,复位压机,清理内外灰尘和杂物,安装吊环螺丝,将该部件用行车吊离油压机工作台面区域,判定合格后放置在规定位置待转入下一工位。
2.4.2接线盒安装
(上一道工序完成的组件,接线盒座、接线盒盖、接线板、连接片、接地标记、O型端子、号码管、铜螺母、铜垫片、弹垫、密封上、下垫、螺丝、十字改锥、老虎钳、T型六角套筒、电烙铁、剥线钳、剪刀、卷尺)
使用气枪清洁机壳接线座内的杂物,使用尖嘴钳将接线座螺纹柱底部批锋去除干净,将引出线穿过密封下垫(注意密封下垫的正反面),并将密封下垫与机壳接线盒座表面贴合,再将引出线穿过接线板,使用十字改锥将接线板固定在机壳接线盒座表面,使用剥线钳将引出线剪至长度60mm,将引出线端部剥掉绝缘层,留出芯线,将O型端子套接至芯线上,芯线全部被包裹;用老虎钳压接紧密;注意压接方式,完成后自检。使用电烙铁将引出线芯线与O型端子焊接在一起,用电工胶布与端子表面包裹2~3圈,将号码管按照接线标准套入引出线,按照星接法将引出线O型端子固定在接线座的螺纹柱上,接线完成后,检查接线板、接线盒座、螺母是否拧紧,若异常调整修复。目视检查接线座有无裂纹,若有需更换安装。将防水接头、出线孔盖和接地标识安装至接线盒座上,放上密封上垫,将密封上垫和接线盒盖用螺丝安装至接线盒座上。
2.3定、转子总装:
(机座部件、转子部件、定转子总装设备、12#内六角扳手、一字改锥)
目视检查定子铁芯内孔是否存在绝缘漆块、硅钢片异常翘起现象,若异常手动清理并修复,将定子吊装至总装机装配胎处,并将定子的尾部压入胎圈,总装机的前装配胎套入定子头部,使用内六角扳手锁紧前后压装胎,安装定位螺栓,转子组件旋上吊环螺钉后吊入总装机垫块上,清理转子表面的铁屑、灰尘等残留物,使用控制器移动1#顶尖至标记限位,然后移动2#顶尖及机座至标记限位,手动移动2#顶尖锁紧转子,取下定位螺栓,推动定子前后装配胎至限位,取下定位螺栓,推动定子前后装配胎至限位,检查定子铁芯与转子铁芯相对位置,使用控制器控制1#、2#顶尖回原位置,用行车吊住定子至手动能转动定子位置,松掉前后装配胎锁紧螺栓,推出前装配胎,将定子旋转90度取出,用行车放置在指定位置,安装过程和定位过程中不得碰撞,造成绕组漆包线发生破损,装配过程中,注意防止转子发生掉落。推出前装配胎,将定子旋转90度取出,用行车放置在指定位置。判定合格后转入整机装配工位。
4.
台式攻丝机
SWJ-12A
4.
轴承加热器
SWC-36
c、工具:
序号
工具名称
序号
工具名称
序号
工具名称
1.
一字螺丝刀
1.
套筒子Φ6
1.
锯工
2.
十字螺丝刀
2.
气动扳手
2.
吊环带1.5x2T
3.
尖嘴钳
3.
开口扳手8-10
3.
老虎钳
4.
电钻
4.
开口扳手12-14
4.
砂轮片
5.
铁锤
5.
开口扳手17-19
5.
活动顶尖
2.4整机装配:
2.4.1端盖、护盖装配;
(总装完成的定转子、前、后端盖、凸缘前端盖、铁榔头、油枪、棘轮扳手、气动扳手、内六角扳手、吊丝、十字改锥、压装板(根据型号变化部分型号需外加轴承内外盖、油封、内六角螺栓))
A不加轴承内外盖整机装配;将总装完成的定转子总成吊入总装生产流水线,检查绕组表面有无破损,并用气枪吹扫定转子缝隙。将波纹垫圈套入后端盖轴承室,清理前后端盖表面杂质,并与端盖轴承位涂抹机油,套上前后端盖,在前、后端盖找出3个点用铁榔头均匀敲击,防止受力不均造成轴承损坏,在敲到端盖和机座还有2-3mm缝隙的时候在上螺栓来拧紧,端盖拧紧过程必须对角交叉拧紧。(所有螺纹连接处上螺纹胶固定)判定合格后放置在规定位置待转入下一工位。
B轴承内外盖整机装配;将总装完成的定转子总成吊入总装生产流水线,检查绕组表面有无破损,并用气枪吹扫定转子缝隙。将2个吊丝拧入前轴承内盖,清理前后端盖表面杂质,并与端盖轴承位涂抹机油,将波纹垫圈套入后端盖轴承室,前、后端盖轴承室螺孔对准吊丝套入至轴承位置,使用铁榔头3点均匀敲击端盖使其卡入轴承,将轴承外盖螺纹孔对准吊丝套入,使用螺栓换下吊丝,并拧紧轴承外盖,拧紧过程必须对角交叉拧紧。(所有螺纹连接处上螺纹胶固定)判定合格后放置在规定位置待转入下一工位。
21.
剪刀
21.
22.
快板16mm
22.
刻字笔
22.
d、辅助材料:
胶带、手套等其他辅助物料。
注①:根据不同型号选取相应的检具、装配工装及工具辅料。
注②:在各个部件、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后方可进行装配。
三、装配前准备工作
针对各个型号电机的不同特点,装配前应先仔细查看图纸和装配工艺文件,按Bom表明细要求领取零(部)件及标准件后,先要对各零件进行检查一遍,对各零部件加工面,特别是配合止口及配合面,如有毛刺、飞边、氧化皮、砂粒、油污杂物或铁屑的,要彻底清理干净。
6.
橡胶锤
6.
开口扳手22-24
6.
死顶尖
7.
活动扳手(中号、小号)
7.
斜口钳
7.
电烙铁
8.
外卡簧钳
8.
一字改锥
8.
刷子
9.
油枪
9.
卷尺
9.
布线钳
10.
棘轮扳手
10.
磁钢工装
10.
砂轮机
11.
套筒7mm
11.
可换式榔头
11.
螺纹胶泰固百特佳
12.
套筒8mm
12.
美工刀
12.
13.
套筒10mm
13.
玻璃胶
8.
外径千分尺
100-125
8.
动平衡测试仪
MCB-280
9.
外径千分尺
125-150
10.
外径千分尺
150-175
11.
外径千分尺
175-200
12.
外径千分尺
200-225
13.
外径千分尺
250-275
14.
外径千分尺
275-300
15.
内径百分表
100-250
16.
内径百分表
250-450
17.
2.2.2铸铝转子外径加工:(车床、转子垫装胎、转子卡环、外径千分尺)
调整刀具中心高度到高度限位,转子抬放到车床上的垫装胎后用双顶顶牢靠,在卡盘一端安装好转子卡环后双顶顶牢靠,先在转子左侧铁芯按图纸要求车4mm宽的端环,再从右端进刀车转子外圆,成品转子外径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尺寸,判定合格转入磁钢装配灌封工位。
2.
游标卡尺
0-300
2.
耐压测试仪
ET2670A
3.
游标卡尺
0-500
3.
耐压测试仪
ET2670A
4.
外径千分尺
0-25
4.
绝缘电阻测试仪
ET2679A
5.
外径千分尺
25-50
5.
磁通计
HT701
6.
外径千分尺
50-75
6.
铸铝转子测试仪
YBT-Ⅲ
7.
外径千分尺
75-100
7.
电机出厂测试系统
DJ-10
2.2.6轴承安装:(轴承、热套轴承机、卡簧钳、PVC板(根据型号变化部分型号需外加轴承内盖、轴用弹性档圈两个部件))
A:无轴承内外盖转子安装--拆封轴承包装并手动旋转轴承自检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异响,将合格的轴承置于热套轴承机上,将热套轴承机设置为温度模式,设置温度为84℃然后加热轴承至84˚C,使用耐温手套将加热后的轴承快速取下套到轴的轴承档处,两端轴承装好判定合格后转定转子总装工位。
2.2.3磁钢安装与灌封:(插磁钢工装、橡胶榔头、条形插板、硅胶--硅胶枪、取磁钢工作台(带工装)、电子称、盛装容器、搅拌棒、灌封胶A B)
在磁钢压板和铝环间隙处注入玻璃硅胶,将缝隙填充严实饱满即可,初固半小时后在转子磁钢插槽任意对称位置做好标记N、S极(用记号笔写上),取出一块磁钢进行极性自检,再将磁钢放置于插磁钢工装上,注意磁钢极性标记要和转子磁钢槽标记对应,把磁钢推入标记槽中,用插板将磁钢插到槽底部,每槽磁钢块数根据不同型号插入不等数量的磁钢,磁钢槽全部插完后用榔头和插板轻轻敲击磁钢,确保磁钢压到位,并确认磁钢数量是否准确,并一块磁钢沿转子外壁检查磁钢极性是否与标记一致,判定合格后再灌灌封胶。按照灌封胶调配比列在电子秤上称取不同组分的灌封胶重量(每天所需灌封胶用量),在容器内用搅拌棒搅拌均匀直到固化剂被均匀稀释成为粘稠状,对灌封面做表面清洁工作,保证无杂质、粉尘、油污残留,将调配好的灌封胶水从无磁钢压板的一端缓慢倒入磁钢槽处,25℃静置24小时,等其完全固化后清理转子、转轴表面残留灌封胶。判定合格后转转子动平衡工位。
2.2.5转子刷漆:(软毛刷、转子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