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调研报告5篇【篇一】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自6月以来,调研组对全县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情况开展了调研。
期间,召开了相关职能部门、部分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三个层面座谈会;听取了县食安办关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情况报告;走访了县内部分食品加工企业和县市场 __下属分局、中心所等地,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目前,安吉县共有食品生产企业162家,其中麦吉士、圣世生物等规模以上企业 17家,各类食品流通企业3927家,其中大中型商场超市6家,餐饮服务单位3373家,其中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76家、小餐饮单位2173家(含农家乐505家)。
近年来,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将食品安全这一重要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食品 __工作,不断完善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食品 __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主任,分管副县长任副主任,市场 __等24家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并发文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职责。
近日,政府办专门印发《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实施方案》,提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以及四个方面共16项重点任务,推动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
县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乡镇(街道)年度综合考核;每年,县镇村三级自上而下签订目标责任书,通过考核倒逼、定标定责等方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是完善监管网络。
县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基层网络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监管网络建设提升。
同时,根据监管对象、人口和区域实际,依托基层食安办规范化建设等载体,全县共设置乡镇(街道)大网格15个、村(社区)中网格208个、自然村(居民小组)小网格454个,聘请乡镇(街道)食品安全专管员15名、协管员208名、信息员454名,建成横向到边和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监管网络。
2.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不断深化。
一是强化过程监管。
县乡两级政府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紧抓牢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食品消费等重点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加大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 __力度,使涉及食品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度、认证制度、检查检验检测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等制度在日常监管中得到有效落实。
二是紧盯重点领域。
近年来,县政府和相关部门针对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城郊结合部、学校周边、农家乐等重点区域,以小作坊和无证照黑窝点为重点对象,以粮油、肉及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蔬菜、儿童食品等为重点品种,持续不断开展食品 __、行业整治与违法行为打击,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秩序,有效保障群众饮食安全和合法权益。
三是突出专项整治。
先后深入开展排雷“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餐桌安全三年整治行动和“三小一摊”专项整治等10余项专项治理,做到排查整治有重点有力度有效果。
如,开展豆制品小作坊整规提升,先后关停不符合生产要求豆制品作坊、建成豆制品集中生产加工中心,实现豆制品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查处火锅店回收口水油案件,对14人采取刑事措施,该案成为今年湖州市首个具有影响力食品犯罪案件。
上半年,共查办案件53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22次,刑事立案5件,抓获 __18人。
四是提升保障水平。
全面开展省食品安全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双安双创”活动,深入推进农家乐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治理提升创新试点工作,其中,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完成验收,县内主要食用农产品近三年省市例行监测合格率98.5%以上,全县近十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同时,结合创建工作,在制度和措施上积极探索创新,如,执行农产品市场准入索证索票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启动城区厨余垃圾处理工程,推进农家乐、农村集体聚餐以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险等。
3.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不断拓展。
一是强化经营主体责任意识。
通过定期集中学习培训、签订责任承诺书、执行主体责任自查报告制度、约谈制度等方式,提升业主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
同时,采取建立食品安全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完善食品金融征信体系、构建食品安全联合奖惩机制等措施,促进企业主体责任的有效落实。
二是发挥社会公共监督作用。
在全县上下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四个你我”等各类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增强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监督员、志愿者作用,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群众投诉举报互动等机制,推进全社会群防群治。
三是借力舆论媒体监督作用。
市场 __联合新闻宣传中心打造《民情实验室》这一首档食品安全民生类栏目,通过科学实验,解读食品安全热点问题。
及时通过官方微信、微博治理食品安全 __,先后阻击“肉松棉花”、“注胶杨梅”等网络 __,有效遏制民众恐慌情绪。
二、存在问题总体而言,我县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形势向好,但对比法律法规要求和群众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和破解,主要是:2.食品 __还有薄弱环节。
一是隐患依然存在。
虽然近几年食品安全形势良好,但傍名牌原浆酒、火锅店回收口水油等案件仍给我们敲响警钟。
当前,校园周边小摊小贩屡禁不止,城郊结合部监管难度大,微商制售私房菜、水产品添加孔雀石绿、牛肉注水、滥用食品添加剂等现象依旧存在,部分中小餐饮企业废弃油脂、餐厨垃圾未有效处理而成“地沟油”制售隐患等,这些隐患点和薄弱点仍需进一步大力整治、有效改进。
二是机制尚需完善。
在食品 __工作中,如何通过制度约束来实现长效管理,仍需要思考和探索推进。
现阶段,农产品交易市场准入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不紧密、村级农贸市场农产品准入制执行不严格,食品安全追溯网络不畅通、使用率不高,举报和 __渠道不宽等问题,还需要更加重视和全力推进,加快建立长效化监管体系。
三是检测能力还要加强。
随着质监、工商、食药监等部门下辖监测中心逐一整合,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改造投入使用,中心现有编制22人,实际工作人员19人(含编外6人)。
从运行情况看,存在检验检测技术和装备设施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无法有效满足现实监管需要。
3.生产经营和消费安全意识不强。
一是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意识有所欠缺。
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尤其是小作坊、小餐饮、小食品店和流动摊,法律意识淡薄,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安全措施投入不足,环境卫生脏乱差,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
二是消费者防范意识还需提升。
广大消费者在监督食品安全和自我保护防范方面,认识不够,意识不强。
一些消费者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往往缺乏主动和依法维权意识。
三是食品安全 __屡辟屡传。
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对专业知识缺少了解和信息不通、不对称,食品安全 __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快速传播,给百姓饮食带来负面影响,容易引起社会恐慌情绪。
三、对策建议食品安全,成败系于毫发,质量重于千斤。
如何更好地让全县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是食品 __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下阶段工作,调研组建议:1.凝聚合力,有效增强食品 __水平。
一要健全监管体系。
政府要更加强化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统筹指导,健全食安委联席会议等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推动各职能部门信息互通、职能互补、管理互促,真正形成监管合力;要进一步明确部门权限与职责,加大考核倒逼力度,更有力督促监管责任落实。
二要提升监管能力。
要无缝衔接行业监管与属地监管,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实施方案》要求,严格按照部门分工和目标责任,推进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完成;要加强对乡镇(街道)食安办的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专业能力。
各乡镇(街道)要依托“四个平台”建设,整合基层监管力量与资源,规范做好辖区食安办建设提升工作,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协管职责,进一步增强基层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三要加强制度建设。
要健全食品安全工作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确保及时有效打击行业犯罪;要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信息发布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市场准入准出、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等制度,不断提升食品安全规范管理水平;要落实违法失信管理、联合奖惩等机制,切实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2.突出重点,切实提升食品 __质效。
一要加强源头与全程监管。
要从养殖、屠宰、种植等源头抓好治理,落实产品准出、品质检验等制度,加快定点屠宰场整合提升,强化投入品管控,努力实现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要紧盯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研究各环节规律与特点,完善监管链,细化监管措施,确保做到监管对象无疏漏、监管环节无缝隙、监管区域无死角。
二要抓好重点与难点整治。
持续加大对农村地区、学校周边、农贸市场、茶厂食堂、城郊结合部等区域的整治力度,做好对“三小一摊”难点环节和高风险节点的日常巡查和治理提升,科学防范区域性安全风险;要加强对乳制品、粮油、食品添加剂、畜禽制品等重点食品监管,做好产品抽检,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要切实加大严格执法力度。
要做好各部门的监管执法合作,加强各类信息共享,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和现象。
对非法生产经营食品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严厉打击,加大惩治力度,提高犯罪成本,进一步规范食品行业市场秩序,保障群众消费安全。
四要提升检验检测水平。
加快推动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标准和能力提升。
完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平台和诚信信息数据库,持续推进智慧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篇二】为推动《食品安全法》在西充县的全面、深入贯彻实施,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加强食品 __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年初工作要点安排,西充县人大常委会于20XX年8月至11月对全县《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对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检查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西充县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主要举措及成效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西充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宣传,认真实施,严格监管,全县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向好,风险可控。
(一)领导有力,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比较健全。
按照食品安全“四有两责”的要求,县人民政府出台了《食品安全基层监管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分管副县长为副主任、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县食品安全工作。
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并作为年终工作考核内容之一。
各乡镇成立了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了工作人员,各行政村(社区)聘任了食品安全协管员,实现了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组织网络全覆盖。
(二)宣传广泛,食品安全社会共识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