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肝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乙肝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XXXX 第 ( x) 期XXX村卫生室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计划为了让广大居民群众学习防治乙肝相关知识,有效控制乙肝传染病,XXX村卫生室决定于XXXX年XX月XX日举办防治乙肝健康知识讲座,计划如下:一、讲课时间和地点计划于XXXX年XX月XX日上午7:40-9:40在XXX村卫生室举办乙肝健康知识讲座。

二、讲课内容1、乙型肝炎小知识2、乙肝传播途径3、乙肝免疫预防4、乙肝病毒携带与肝炎的自我护理三、讲课人:XXX四、参加人员辖区内居民(总人数不超过20人)。

XXX村卫生室XXXX年XX月XX日通知为了让广大居民群众学习防治乙肝相关知识,有效控制乙肝传染病,XXX村卫生室决定于XXXX年XX月XX日举办防治乙肝健康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一、讲课时间和地点计划于XXXX年XX月XX日上午7:40-9:40在XXX村卫生室举办乙肝健康知识讲座。

二、讲课内容1、乙型肝炎小知识2、乙肝传播途径3、乙肝免疫预防4、乙肝病毒携带与肝炎的自我护理三、讲课人:XXX四、参加人员辖区内居民(总人数不超过20人)。

XXX村卫生室XXXX年XX月XX日XXX卫生室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负责人(签字):填表时间:年月日填表人(签字):乙型肝炎防治健康知识讲座小结乙型肝炎防治知识讲座主讲人:XXX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其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急性患者在潜伏期末及急性期有传染性,但不超过6个月。

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最大,其传染性与病毒复制或体液中HBVDN含量成正比关系。

乙型肝炎是传播最广泛,传播途径复杂的肝炎。

目前,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约近60%乙肝病毒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10%全国约有1.25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乙肝患者大约有3000万。

我国从1992年实行乙肝疫苗接种后,特别是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病毒携带率已开始呈逐渐下降趋势。

据推算,通过两三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乙肝病毒携带率可从目前的10%下降到19以下。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HBX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传播、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及性接触传播。

围生(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X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

经皮肤粘膜传播主要发生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以及静脉内滥用毒品等。

其他如修足、纹身、扌L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与HBV日性者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勺危险性明显增高。

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HBsAg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较少发生。

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

乙肝的免疫预防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我国一般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09%, 44.62 %的成年人无保护性抗体。

因此,必须加强乙肝疫苗接种,以有效控制乙型肝炎的传播。

那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的重点群体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

现在新生的小孩都实行计划免疫,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

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均阴性,转氨酶正常才可以接种乙肝疫苗。

但一般来说为保险起见,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自身乙肝抗体不足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

而像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从事食品服务行业者及保育工作人员等群体特别需要进行免疫。

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因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的正确方法是什么?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

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卩g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卩g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对成人建议接种20卩g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注意什么?不能因为已接种乙肝疫苗就对肝炎掉以轻心,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10mlU/ml 以上的人,才能起有效的预防作用。

注射乙肝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只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诸如甲、丙、丁、戊肝等病毒性肝炎是没有预防作用的。

同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并不是都能完全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生活中仍应注意避免与乙肝病人的排泄物、血及分泌物接触。

与病毒携带者接触时,也应注意采用公筷、分食等问题。

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也不是永久性的,应在医生指导下再加强注射。

每个接种者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水平有高有低,持续时间有长有短。

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即未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2次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病毒携带者及其注意事项凡是表面抗原(HE s Ag )阳性,不管是“大三阳” “小三阳”肝功正常,腹部E超无异常者均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我国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约1.2亿,携带者占1/4,也就是3 0 0 0万,这种人群在社会中受到了很多不公正待遇,承受着巨大的精神负担,值得我们关注。

众所周知,乙肝病毒是引起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元凶。

为什么很多人感染乙肝病毒后没有发病,又不能将它清除呢?因为人体内存在免疫耐受。

在中国,母婴垂直感染是乙肝病毒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绝大多数携带者是从婴幼儿时期感染的,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所以对它没有识别和清除的能力,于是病毒就潜伏下来,在人体的肝细胞内生存,这种专门针对一种病原体的免疫缺陷叫做免疫耐受。

这时人体免疫系统不对病毒所在的细胞进行攻击,二者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尽管检测HEV —DNA定量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但肝功正常,人体没有任何症状。

进入青状年后,HEV携带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成熟了,有可能对包含HEV的细胞发起攻击,原有的平衡被打破,这时人体就有可能发病了。

在HEV携带人群中,有的免疫功能增强,能将病毒彻底清除,于是自愈,还有的一生也不发病。

肝功正常的HEV携带者不需要治疗。

HBV携带者应注意以下事项:定期检查:HBV携带者虽然没有任何症状,肝功正常,但仍要注意生活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

3 - 6个月去正规医院检查肝功,七项指标及腹部B超,如果有乏力,纳差等症状,应及时来院诊治;不能献血;口杯专用,做到分餐饮食,禁大量饮酒;牙刷、洗具、毛巾独用;分娩及人流注意防护:HBV携带者不管男女均可以结婚、生育。

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重要的传染途径之一。

分娩后应及时清除新生儿的口腔及咽部的内容物,并于2 4小时内给婴儿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按要求用药);外伤出血要妥善处理。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自我护理禁绝酒类饮品出现任何病情变化要及时通知医生使用保肝/降酶药或保健品之前要征得医生的同意切莫擅自更改治疗方案,擅自停药正确处理治疗的不良反应,坚持完成整个治疗疗程对于疗效最大化至关重要XXX村卫生室居民乙型肝炎知识调查问卷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您对乙肝知识的认知和行为态度,回答正确与否无关紧要,您的真实看 法或想法全部都予以保密,只为提供分析依据,对您的参与表示感谢。

一、基本情况:(请在选项前的“□”上打勾“)1、 ①性别:□男;口女;②年龄: ___________________2、 文化程度:□①小学 □②初中口 ③中学及中专 □④大专□⑤本科及 以上3、 居住状况:□①与家人同住;□②同居或同室;□③独立居住 /分居;口 ④经常外出/出差;□⑤其他。

4、 职业:□①建筑工人 □②个体经营者 □③雇佣劳动力 □④服务业 人员 □⑤其他行业。

5、月收入情况:□①1000元以下 □②1000〜3000□③3000〜5000 □④>5000二、基本知识:(请在选项前的“□”上打勾“) 1、 您知道肝炎的类型主要有那几种:□①甲肝;□②乙肝;□③丙肝;□④丁肝; □⑤戊肝。

2、 您认为与乙肝携带者握手或谈话会感染上乙肝吗?□ A :会; 口 B :不会; 口 C :不知道。

5、 血液里的或体液里的乙肝病毒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传播吗? □ A 可以; □ B 不可以; □ C :不知道。

6、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母亲能在分娩过程中传给新生儿乙肝病毒吗? □ A 可以; □ B 不可以; □ C :不知道。

&家庭内生活密切接触能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吗?□ A : 可以;□ B : 不可以;□ C :不知道。

9、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吗?□ A :可以; □ B :不可以; □ C :不知道。

10、你认为下列哪些途径可以传播乙型肝炎:调查时间:□ ( 1)孕妇在分娩或哺育婴儿;□ ( 3)吸毒共用注射针头;□ ( 5)共用牙具、剃须刀;□ ( 7)共用毛巾衣物;□ ( 9)同桌进餐或办公。

□ ( 2)接受输血及血制品 ; □ ( 4)纹身、穿耳等; □ ( 6)握手或谈话; □ ( 8)同住一宿舍、共用厕所;会议签到表XXX村卫生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