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ppt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ppt


预防措施
应注意校舍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培养幼托儿童、小学生饭前便后洗手良好
个人卫生习惯; 易感儿童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预防。幼
托机构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 做好使用的玩具、食具、毛巾、便器和厕
所定期消毒。
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 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 性腹泻和甲型肝炎等。这类传染病是 “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 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用水、餐具或 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进食后 发病。
对一些自身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等, 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
接种甲肝疫苗,可以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甲肝的发生和 暴发流行;
发现甲肝病人应及时报告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有 效措施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 传染病的流行。
⑥痢疾
痢疾是由感染痢疾杆菌引起的,临 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 脓血便,伴全身中毒等症状。痢疾一 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发病 率高。痢疾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 轻型、慢性痢疾和健康带菌者易被忽 视。传播途径以粪、口感染为主,卫 生习惯不良的小儿易患本病。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 场所;
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
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接种流感疫苗 。
②麻疹
麻疹发病初期,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 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发病2-3天 后,口腔黏膜会有改变,口腔内两侧臼齿旁的颊黏 膜上,可以看到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围有红 晕。这种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所特有的症状,是早期 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病3-4天后,开始出皮疹。皮 疹会按照耳后、颈部至面部、躯干、四肢,最后到 手心、脚心的顺序出现。出疹一般持续3-5天,这 期间持续高烧,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疹子出 齐后,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随 之减轻。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 行。表现为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开 始表现为怕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 同时患者感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 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咳 嗽、喷嚏、流涕、鼻塞。有的可见胃肠道症状, 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以肺炎症 状为主,发病1-2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 状。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介绍
呼吸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 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 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 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 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 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①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③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 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 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 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 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 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 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预防措施
应做到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新鲜; 幼托机构加强晨检,小学校应注意对学生
⑤甲型肝炎(简称甲肝)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 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该病 以粪便和饮食为主要传播渠道,病人 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 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染上病毒 后未经消毒,很容易传染给他人。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住“病从口入”关。食品要高温 加热,一般情况下,加热100℃一分钟就可使甲肝病毒失 去活性;
易感人群 指对某种传染缺乏免疫力,易受该
病感染的人群和对传染病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 疫力,易受感染
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原则
管理传染源(隔离治疗病人、管理 病原携带者)
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播媒介、消 灭污染环境的病原体)
保护易感人群(开展预防接种,提 高免疫水平)
预防措施
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一般病人隔离至出 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 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 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 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接种疫苗: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 要措施,其预防效果可达90%。在接触麻疹后5天 内立即给于免疫血清球蛋白,可预防麻疹发病。
预防措施
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消 灭苍蝇滋生地,消灭苍蝇;
加强饮食卫生及水源管理,人人做到饭前 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变质和腐烂食 物,不吃被苍蝇沾过的食物;
不要暴饮暴食,以免胃肠道抵抗力降低。
虫媒传染病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 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 一些昆虫传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 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 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
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 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原则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介绍及预防措施
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 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
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 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 指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后,在传染
给另一易感者之前在外界环境中所行经的途径。
⑦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 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经蚊等吸血 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以 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 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 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健康状况观察,一旦发现流腮病人应及时 离所、园、校,去医院诊治,做好幼托机 构日常性消毒隔离工作; 对易感儿童可应用“麻风腮”联合疫苗或流行 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④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 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 极强,病人从出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都 具有传染性。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潜 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 为带状疱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