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敦颐《爱莲说》《劝忍百箴》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敦颐《爱莲说》《劝忍百箴》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晋邓攸,字伯道。

元帝时为吴郡太守。

载米之任,不请官禄,但.饮吴水而已。

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

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

百姓千余人牵攸船不得去。

临夜,遁.。

吴人歌曰:“紞如①打五鼓,鸡鸣天欲曙。

邓候挽不来,谢令推不去。


(节选自《劝忍百箴》)(注)①如:击鼓。

13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灌清涟而不妖.妖:_______________
(2)陶后鲜.有闻鲜:_______________
(3)但.饮吴水而已但:_______________
(4)临夜,遁.遁:_______________
13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
B.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
C.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
D.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
13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百姓千余人牵攸船不得去。

138.甲文托物言志,突出了作者的什么精神追求?乙文借事写人,表现了主人公的什么精神品质?请简要分析。

【答案】
135.(1)艳丽(2)少(3)只,只是(4)逃避,逃跑
136.C
137.(1)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2)老百姓一千多人牵着邓攸的船不让他离开。

138.甲: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作者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乙:通过主人公邓攸在太守任上的作为及百姓的爱戴,表现他清廉自律的高尚品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