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叶加工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doc42页)

茶叶加工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doc42页)

信阳毛尖集团生产管理分公司1000 吨大宗茶加工厂新建项目项目建议书建设单位:信阳毛尖集团生产管理分公司建设地点:信阳市谭家河乡四里桥村六里井组编制日期:二O 一三年一月目录一、项目概况1.1 项目建设方案1.2 建设单位和负责人1.3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4 编制依据二、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三、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3.1 市场分析3.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3.3 市场风险分析四、建设条件4.1 项目区概况4.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五、建设方案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5.2 建设规划和布局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5.4 产品方案5.5 工艺技术方案5.6 设备方案5.7 建筑方案5.8 实施进度安排六、项目组织与管理6.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6.2 项目管理措施6.3 项目投产后的运行管理措施6.4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七、环境影响分析7.1 环境影响7.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八、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8.1 投资估算8.2 资金来源8.3 资金使用和管理九、财务效益预测9.1 财务预测依据9.2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9.4 财务效益分析9.5 不确定性分析9.6 财务预测结论十、社会效益分析10.1 社会评价基本结论10.2 农业产业化经营10.3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一、项目概况1.1 项目建设方案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信阳毛尖集团生产管理分公司1000 吨大宗茶加工厂新建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信阳市浉河区谭家河乡四里桥村六里井组1.1.2 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拟在信阳市浉河区谭家河乡四里桥村建设一条信阳大宗茶叶半自动化机械化加工生产线,包括炒青、绿片、一般绿片、绿茶粉等,项目建成后年产茶叶1100 吨。

作为农业半成品原料,该项目主要业务对象是大型茶饮料企业和保健品企业,业务对象处于高速增长型行业,市场稳定性高。

产品生产周期短,资金周期只有2 个月,属于高投资高回报的新兴产业。

1.13 技术、设备、建筑物本项目引进国内一流的茶叶加工机械设备,按照信阳毛尖集团生产管理分公司的质量要求实行机械化加工、标准化生产,新征土地30 亩,新增茶叶加工设备57 台(套)。

项目建设期为6 个月,采用项目责任人制度,责任具体到个人。

1.1.4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采取股份合作制建设,总投资500 万元,其中:1. 信阳毛尖集团生产管理分公司资金:400 万元,占80%股份;2. 胡晓娟个人出资:100 万元(以实物作为投资),占20%股份。

1.1.5 公司的资源优势分析信阳毛尖集团生产管理分公司目前没有大宗茶生产项目和此类市场业务,此项目丰富了公司产品和业务内容。

同时,合资人胡晓娟对于此类项目有多年的生产管理经验和独立的业务销售体系,并且对于原辅料的供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2 建设单位和负责人建设单位:信阳毛尖集团生产管理分公司法定负责人:余海联系电话:0376—6613398 公司地址:信阳市鸡公山大街289 号1.3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原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 年,是农业部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拥有总资产100 亿余元,统领茶叶种植加工、营销、文化旅游、茶油生产、物流贸易、茶工业品生产六大产业,下辖十二个子公司和八个茶叶专业生产场;拥有生态茶园基地50 万余亩;拥有“龙潭”、“五云山”、“陆羽” 三个品牌;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各地,在全国各大城市建有销售网络1000 多家,现有员工2000多人。

公司秉承“视质量为生命,靠诚信求发展”的经营理念,严谨、扎实、稳健的走好质量管理的每一步,集团旗下的“龙潭”牌信阳毛尖于1990 年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1994 年“五云山”牌信阳毛尖获全国茶叶博览会金奖;1996 年“五云山”牌茶叶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1997 年公司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第一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先进企业和重点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五云山” 牌信阳毛尖获国际茶展会金奖;1999 年,“五云山”牌信阳毛尖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2 年,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认证;2005年通过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2006年通过HACC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9 月,“龙潭”牌信阳毛尖荣获河南省名牌产品;10 月,公司通过了“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企业验收,达到AAA级水平,2011年复审时达到AAAA级水平;2006年至今,连续6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茶行业百强企业” ,排名逐年上升,现为中国茶叶百强企业第39 名;2007 年,龙潭牌信阳毛尖以总分第一获得“世界绿茶大会” 中国区绿茶金奖;2008 年3月,“龙潭”牌茶叶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9 年,公司参与制定的信阳毛尖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公司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信阳毛尖名优茶机械化加工创业基地;2010 年,“龙潭”牌信阳毛尖茶被上海世博园企业联合馆VIP 室指定为贵宾接待礼品用茶;同年,集团公司被评为“新中国60 周年茶事功勋企业” ;2011 年1 月,“龙潭”牌信阳毛尖、信阳红茶被选定为河南省国宾接待指定用茶,同月,“龙潭”牌信阳毛尖被河南省商务厅批准认定为“河南老字号” ;2011 年3 月,“龙潭信阳红”成为全国“两会”指定用茶;2011 年6 月,“龙潭”牌信阳毛尖、信阳红茶成为第十七届上海电视节指定用茶,2011 年10 月,企业成功晋级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河南信阳毛尖集团生产管理分公司成立于2011 年,是信阳毛尖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目前全面种植及管理集团公司已流转的50 万亩信阳毛尖核心产区“五云两潭一寨”的高山有机生态茶园,全面管理集团公司旗下的八个原产地茶叶加工基地,其中羊山精制加工厂目前采用了现代化、制动化的传统工艺生产线和蒸青茶生产线,以做全球茶行业最大的优质茶供应商为战略定位,以做全球最大的生态有机茶生产基地为发展目标,遵循长期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战略方针,统筹发展茶园种植、生产加工、贸易合作、文化旅游、茶保健品五大业务单元。

1.4 编制依据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的通知(国农办[2012]117 号);2、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 号);3、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信阳市茶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的通知;4、《中国茶都—信阳市茶叶产业发展战略规划》;5、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

二、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近年来,中国茶茶产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各级政府对茶叶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并且通过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等措施,促进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

茶农在茶叶良好经济效益促进下,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

2011 年我国茶园面积已达3300 万亩,茶叶产量达120 万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38.9%。

当前,我国茶叶产量、国内销售、茶叶出口都处于历史最好的水平。

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资金支持,茶叶企业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新的资本进入,茶叶新技术在茶叶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及茶叶新产品的开发等,这些都为我国茶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信阳市茶产业呈现出良好的经济上升趋势,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茶产业发展日益迅速。

巨大的茶叶产能不断释放,而传统的茶叶产品市场总量有限,茶叶加工厂的建设是改变过分依赖单一产品发展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符合了十八大提出的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对推进自动化、机械化生产,促进茶园企业化管理,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制度具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大宗茶生产在我区已有成功经验。

浉河区磨盘山茶叶专业合作社自2005 年以来大力推广机械化采茶、规模化生产(以十三里桥寺河村为中心辐射周边谭家河乡、十三里桥乡、东双河镇、柳林乡等)。

不仅积累了丰厚的生产经验,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更有着稳定的销售渠道资源。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战略发展思想:推广规模化茶叶生产加工,实施半自动机械采茶,降低生产成本,以大宗茶产量化抢占中低档茶产业市场,以绿片产品作为原料供给,丰富市场产品多元化,加强市场竞争力。

2.2.1 茶产业组织化的需要。

由于大宗茶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一般家庭小作坊和小型加工厂无力投资建设,信阳地区大宗茶生产加工大多是“作坊式”,小规模,存在管理水平的差异和生产水平的高低不一,导致该地区低端大宗茶开发力度不够,夏秋季茶浪费严重。

另外,在茶园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修剪叶、茶籽、茶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茶碎、茶末、茶梗等角料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发展大宗茶生产加工,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增强了茶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了企业和个人的优势互补,不仅为公司流转茶园的优化管理奠定了基础,更适应了茶产业组织化生产的需要。

2.2.2 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

通过项目建设和实施,使茶园加工厂能及时掌握地区市场动态,掌握新的技术和信息,逐步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对扩大产能,增加产品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已不能全面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项目的建设,通过另辟蹊径,引导当地的农业产业化转型,对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产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2.3 是产业品牌化加强的需要.通过规模化的茶原料管理,统一的茶叶生产加工,严格的茶叶再加工和包装。

对茶产品标注了“茶产地” 、“茶加工地”、“茶产品商标”等信息,对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避免其他茶叶产品以假乱真,维护企业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茶树是再生绿色资源,茶叶应用广泛,可运用在医药、化妆、卫生保健、食品饮料等行业中。

谷雨后,茶叶发芽多,大宗茶可大量生产,成本低,适用大型茶饮料企业和保健医药企业,市场前景广阔。

3.1 市场分析目前全世界有58 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茶叶,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茶叶,饮茶人数高达32 亿。

世界茶叶总产量达308 万吨,其中:中国产茶120 万吨,名列世界第一位,其次是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尼西亚,上述五大产茶国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87%以上。

信阳市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信阳市的茶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2008年全市茶园总面积100万亩,开采面积80 万亩,位居河南省之首,分别占全国茶园面积的4.2%和3.3%;茶叶年总产量约3000 万公斤,总产值15 亿元,社会总收入达20 亿元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