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地上好常态音乐课
新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听了不少公开课、优质课。
有的课很热闹,多媒体的运用强烈的画面感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美术教师上课不动手示范,音乐教师不弹琴、不范唱了。
我认为教师有先进的教学观念,更要有一颗朴实无华的平常心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常态的、有效地教学情境,创设一个清新,自然的音乐学习氛围。
-自然导入切忌花俏
音乐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的情感之美。
一切刻意追求课堂热闹气氛的造势都会显得浮躁,教师要用朴实简洁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语音使学生感到亲切和有生活气息。
例如我在上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导入是这样设计的:老师今天要考考你们的地理知识学得好不好,“欧洲最长的河流是那一条河流?这条河流经哪个国家?”然后从欣赏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入手,导向聆听《伏尔加船夫曲》。
时间只用了三分钟学生,很快进入到教学情境之中。
这种开门见山的方式也一下能把学生引入探究音乐的兴趣之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又如学习“行进中的歌”这一单元时,结合七年级的军训来提问。
如提问:“大家军训中有队列训练吗?请几位同学来表演一下,”让学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节奏做队列表演,这样的导入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有效地将课堂置生身于现实生活情境之中,能使学生感到音乐不能脱离生活,音乐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获得学习音乐的自信心,进而产生学习音乐的愿望和兴趣。
二有效提问,问题设计应有针对性,对学生的答案给予正确的评价
教师的提问要随着课堂内容的不断深入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
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初听时提问可以只提两个问题:如歌曲演唱的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变化?能记住其中的某一句吗?进一步分段分析歌曲时再提出细一些的问题。
如53 6 3 0|53 6 3 0|哎哟嗬,哎哟嗬,在歌曲中有什么作用?引出劳动号子的作用,强调劳动号子是集体劳动时相互协作时节奏感突出的旋律,再让学生从歌曲中找出有劳动号子的其他部分,如哎嗒嗒哎嗒,还可以请学生找出生活中劳动号子的例子等等。
教师不要同时提五六个问题,提的什么问题学生记都没住,就更谈不上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了。
还有些无效的问题教师也根本没必要提,如这首歌曲好听吗?想不想学啊?学生机械的回答:“好听,想学”这样的问题没有一定的深度,缺乏意义,这样的问题也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如果学生回答:“不好听,不想学”,教师会显得很被动,这些问题没有任何针对性,有效的提问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能力的判断。
教师要成为音乐课堂提问的设计者,学生思维的开拓者。
因此有效的问题设计能对实现教学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正确的运用评价语言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正确的评价是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评价语言看似很普通,但时时刻刻对学生产生影响。
评价包括口头即兴的、肢体动作及眼神的传递。
例如《游击队歌》学生在演唱时在力度处理时A、B两段有没有对比,教师首先肯定学生唱得有军人豪迈勇敢、充满激情的气质,但是我们要表现游击队员机智灵活作战形式,和游击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地下作战方式。
分析弱起乐句及旋律的上行趋势,开始用弱起渐强的力度,第二句要比第一句稍强一些等,而B段强拍进入,表现游击队员不怕苦、不怕累,勇敢保家卫国的决心,应唱得坚定有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知道了对声音的控制,学会了找逻辑重音、力度渐强等方法。
突破了声音有弹性这个难点。
再如欣赏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两个犹太人》时,初听音乐时教师提问:“你们从这段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学生答:“好像听出了一个人很傲慢,一个人很胆小。
”这时教师的评价是:“你的音乐感觉真不错,那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呢?”学生答“我听到了两种乐器的声音。
”这里的评价语言首先是对了学生欣赏体验和理解的肯定,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更深层次的主动的去探究、去体验。
再分段聆听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旋律节奏的特点及木管乐器和弦乐器音响对比。
这时学生抢着说:“那个木管乐器的人显得狂妄自大,指手划脚,傲慢无理的样子,弦乐器的人声音在颤抖,好像很胆小、很瘦弱,很可怜的样子。
”当学生回答的不够准确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来描述。
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一概用:“好的,不错。
”这样的表达可能是不愿戳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这样的评价也不知可否,其实学生更希望教师给一个准确的评价。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失时机的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激励他们不断的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
教师的评价语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课堂上巧妙的、机智幽默的课堂评价能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也能激活学生无限的想象力。
当然这些教学智慧来自于科学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日常教学功底。
谈到扎实的教学功底应该包括深钻教材找准重难点,并能用有效的方法解决重难点,音乐教师示范弹唱能感染学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怀着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每一天,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为重要的任务,以有效的手段完成教学目标,少一点设计的痕迹,少一点美轮美奂的多媒体画面,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唤起我们的耳朵,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感受音乐中的美。
一切从实际出发,用简单实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方法,同样也能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变得五彩斑斓,魅力无限!
武汉市堤角中学彭小望
201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