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史论文(以某一历史事件为题)

近代史论文(以某一历史事件为题)

说到抗日战争,说到南京大屠杀,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心里起升一股怒火。

在气愤之余,我们也想到,作为当时统治中国的国民党政府在干什么?南京,作为当时中国政府的首都,日寇是怎么攻陷这座城市的?当时肩负保家卫国的国民党军在干什么?一、双方军事力量对比1937年12月1日,日军下达了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

当时中日双方军力对比如下1.上海会战中,日寇遭受一定程度的损伤,会战后大部分撤回日本休整,日寇能进攻南京方向的兵力只有三个师团,共计五万多人。

2.以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的国民党守军为十五万多人。

双方军力对比为三比一,中国三名军人对付日本一名军人,且中国是本土作战,在人力物力和援军保障上比日本占优势。

日本是远离其本土作战,兵力与后勤保障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国民党军完全有实力保卫南京国民党军于1937年11月19日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在守与不守的问题上,白崇禧、刘斐等人明确表示放弃南京,蒋介石与唐生智提出要坚守。

日寇于12月5日正式攻击南京,在12月7日的国民党军师以上军官会上,唐生智对蒋介石说:“没有你的命令,我决不会下令撤退,誓与南京共存亡!”唐生智表示,国民党军依城死守比较容易,南京守军十五万余众,装备也不错,即便日寇突破外围进入南京,双方搅在一起打巷战,日军的炮火优势就没有了。

事实上从12月5日到12月12日国民党军撤离南京时,南京城并没有被攻破,当时日军不但没有攻进南京,南京城外一半以上的防御阵地都还没有被突破,12月12日凌晨的具体情况是,中华门方向没有失守,光华门城外87师的阵地屹立不动,中山门方向的阵地也没有丢,水西门方向受到的压力更小,12日下午,一股日军曾经攻破中华门与水西门之间的城墙,但被51师306团敢死队消灭了,12日夜日寇也无法攻入南京,紫金山第一峰、第二峰也均在我手中。

南京的防卫态势并没有恶化,是国民党守军奉命撤离了南京。

12月13日,南京沦陷。

三、国民党守军为何要撤离了南京是谁下令国民党守军撤离南京的?12月11日,蒋介石通过顾祝同给唐生智下达撤退命令,唐生智认为国民党军完全有实力保卫南京,加上怕承担丢失首都的责任,没有撤退!蒋介石只好亲自给唐生智下达撤退命令。

唐生智只好向部下出示蒋介石的命令,又让各位军长师长们在下令各部队撤退的会议纪要上签字盖章,把大家捆在一起,以免日后有人怪罪推脱责任。

当时桂永清反对撤退,说他的左翼防区根本没有问题,光华门也守住了,只有中华门有危险,但我们的预备队都还没动用!当初主张坚守南京的蒋介石,为何在守军只守了7天,在南京的防卫态势并没有恶化的情况下就下令撤退了?四、国民党守军是如此撤离了南京谁组织国民党守军撤退?没有高级将领组织指挥怎么撤退。

12日凌晨五时,开完撤退会议后,各部队自行突围。

以至于12日城外的守军发现叶肇的66军在出中华门时还蒙在鼓里,部分高级军官开完会后独自悄悄的逃过江,没有通知部队,教导总队的将领逃跑时,底下的团长们还在指挥战斗,一直到12日晚上20点30分,总队的四个团长才在紫金山开会,13日凌晨才开始突围。

有的城外部队一直激战到13日中午也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直到发现城墙没有人防守了,才知道头头们早已经撤退了。

到13日下午,江心洲(长江中的一个岛)的芦苇丛中还埋伏着112师的一个团,准备伏击日军的登陆部队,没有人通知他们撤退。

王敬久、宋希濂等部逃跑时,没有通知城外的部队,特别是宋希濂部撤退时居然置城外守军于不顾,下令关闭城门,逃过江后又下令烧毁船只,根本不管其他部队的死活。

五、逃命似的混乱撤退引发了内哄与误杀无组织无计划的撤退,使十数万国民党守军土崩瓦解,绝大多数部队都往下关跑,为什么?因为军长师长们知道,那儿有他们偷偷保留的船只!部下听说自己的长官往下关去了,也就都跟过去了。

就这样,数万国民党军与成千上万的民众都涌向下关,可是,挹江门的36师却不放军队通过,因为他们接到命令,从下关撤退的只是卫戍长官部和36师。

于是部队混作一团,发生内部枪战,最后逃跑的部队终于冲开了挹江门,但地上的尸体已经有了好几层!冲开了挹江门的国民党军已不是部队了,是乱轰轰的散兵游勇,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建制,只能以各种形式往对岸逃,但只有少部分成功的跑到了北岸。

因为北岸的胡宗南部并不知道南京守军要撤退,南京卫戍长官部也没有通知北岸守军,北岸守军敌我难分,只奉令向江中的船只猛烈扫射和轰击,直到唐生智上了北岸,才知道撤退已经开始。

这时不知道已经误杀了多少自己人。

六、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入南京,屠杀开始南京守军曾经抱死卫国,誓与南京共存亡!但一纸莫名其妙的撤退命令,让上级不管下级,下级找不着上级,左翼不管右翼,城里不管城外,群龙无首,自乱阵脚,十五万守军在五万敌军的围攻下土崩瓦解。

国民党军真正在保卫南京的战斗中阵亡的不多。

多数死于混乱的撤退以及混乱的撤退引起很多士兵被俘遭受日军的大屠杀!日军进入南京,屠杀开始,经考证,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杀死的中国人为三十万以上。

每每说到抗日战争,心里就觉得别扭,堂堂一大中华,为何遭受小日本欺凌?这如同一个青壮年人,被一个小孩子欺凌一样,真让人想不通!也许有人会说,当年中国国力弱小,日本国力强大.可我总在想,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当时的中国就算是如同一个病焉焉的大人,但总不该遭受小孩子欺负吧?无论怎么样,一个小孩子是经不起大人的猛力一击的!清朝末年,几千老外就搞定了我大中华!割地赔款,开放口岸。

历史翻到中华民国,一个弹丸岛国小日本,也差不多搞定了我大中华,如没有国际局势的左右,汪精卫之流也许早就成了和平的使者!!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大东亚共荣圈早就成功。

即便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不但不被追究战争责任,反而成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座上宾!一个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的刽子手,成了国民党蒋介石的朋友和发动内战的帮凶!日军师法清兵南下的策略,以绝对优势的兵力进攻中国的首都,志在必得,而后在中国的首都开战大范围的屠杀,其目的更是以此来恫吓中国军民,这就是挖心战略。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历史,清朝的乾隆在回沈阳祭祖的时候,对两位祖先有过十分高的评价,一位是皇太极,乾隆说他是“我大清亿万年丕丕基业实肇乎此。

”另一位则是多铎,乾隆说他是清初军功诸王中的佼佼者,其武功自开国以来无出其右。

而多铎是扬州十日的发动者,也正是扬州十日的屠杀彻底击垮了南明的脊梁,扬州十日之后,来自明朝自己有生力量的抵抗已经日渐衰微,其后,南明政权不得不借重海上军阀或者农民军旧部,明末士大夫和官员的最后一点抵抗意识都在这次屠杀中泯灭了日军的南京大屠杀其实并不是第一次他们既定国策的演习,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当年的旅顺大屠杀,日军杀死手无寸铁的中国普通居民达二万人之多,连妇女儿童也不放过,根据目击者英国人、美国人的记述可知其残忍程度令人发指。

也就是在这个大屠杀之后,满清政府终于屈服了。

而南京大屠杀之后的一九三八年八月八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就在总理纪念周上大唱低调,《新民日报》一九三八年一月十日登载的《汪副总裁在总理扩大纪念周上的讲话》,上转述汪精卫的原话是这样的:“吾人有何具体办法,以自力长期抗战?”大屠杀显然已经令国民党内部的部分官员感到了由衷的恐惧,而王克敏等汉奸政府的粉墨登场又让一部分人看到了苟活的希望。

一九三八年一月,也就是大屠杀方兴未艾之际,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亚洲司日本科科长董道宁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去上海见了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询问刽子手们有没有可能在南京陷落之后给予国民党当局一点格外的希望。

(详见吴相湘的《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台北综合月刊社一九七三年版和《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记》,河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对于南京战事。

开战前夕,高级将领普遍认为南京是绝地无法防守,李宗仁建议直接宣布为不设防城市,避免屠杀的口实;白崇禧模棱两可但心里是支持李的;而蒋介石也知道这一点,尤其是淞沪会战(李宗仁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在淞沪这样日军能充分发挥海空军实力的地方和日军决战,无奈这里是蒋公的基本地盘。

)后期,国军精锐几近崩溃,无力再战,但事关国都和总理陵寝,不抵抗一下实在说不过去。

其结果政府首鼠两端,明知道南京守不住,但还要装饰一下门面,象征性的抵抗。

可想而知,百姓不知道我们可爱的蒋大总统早已经到山城重庆--大后方避难去啦。

可怜的南京百姓。

,南京被屠杀的30万人中有几个是国民党要员或者他们的亲属。

当时的南京守将唐生智还声称要与首都共存亡,,下令封锁南京通往江北的道路,销毁渡船,使得大量平民不能撤离。

他在未组织任何撤退的情况下却又于12月12日下达弃城命令,自己乘保留的汽艇逃跑。

整个军队的组织保障也混乱到了极点,基地官员带着钥匙外逃的比比皆是,大量的弹药库军械根本无法分发,甚至无法进入已经修好的永备工事。

那么从纯军事素质上说,国军的战斗力又如何呢?这些军队清一色的德械,配属的坦克在质量上远远胜于日本的铁皮坦克。

如果他们协同良好,完全可以杀出一条血路,日本人很难奈何,这是日军将领在时候清点缴获物资时的结论。

当时在南京的15万守城大军中,仅安全撤退了47000余人,损失了10万人以上。

其中,放下武器后遭日军屠杀的约在八九万人之间。

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将军曾指出:"(南京沦陷)不到三天,日本鬼子把中国投降的军人枪决了七万多人。

"依据冯玉祥当时的高层官方身份,他的话当非信口开河,而应是有充分事实根据的。

此外,日本大本营公布的南京"战果"为,中国军队伤亡86000人。

日本上海派遣军于12月18日发表的"战果",则进一步明确,"敌人遗弃尸体不下于八九万具"。

当日本面临战败,美国准备攻击日本本土,我们对比一下日本人为抗拒美国人对其本土的打击占领,在1945年的冲绳岛战役,日本人是如何表现的。

战役前,日本守军10万余人,战役历经3个多月,日军亡9万余人,被俘7400人,损失飞机7830架,被击沉舰艇16艘、伤4艘;岛上居民亡约10万人。

岛上日军最高长官第32集团军司令牛岛满及其参谋长剖腹自杀。

美军伤亡7万余人(含非战斗减员2.6万人),损失飞机763架,被击沉舰艇36艘、伤368艘。

美军由于伤亡太重,冲绳岛战役胜利后,根本没有心情去庆祝胜利。

对比一下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国军的表现,我们守城的军队有15万人,我们不是战死沙场,而是作为战俘被日本人屠杀八九万人,日军则是战死沙场9万余人?我们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唐生智是逃跑!人家的是最高指挥官自杀殉国?我们军队的官员甚至带着弹药库军械库钥匙逃跑?弹药军械根本无法分发,士兵甚至无法进入已经修好的永备工事。

南京大屠杀过去70多年,我们想到此心情是否郁闷!如果国民政府认为南京不可保?如李宗仁建议那样直接宣布为不设防城市,军队全部撤出南京,并向全体南京市民通告南京陷落可能带来的恶果,也算是对南京对市民有个虽属无奈,但却是良心上的交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