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教学理论》——周云祥
学校:髻山中学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以及设想
面对新世纪纷至沓来的信息化、科技综合化、知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世界各国纷纷构筑相应的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尤其是基础教育,它是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的奠基工程,是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
基础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科教兴国事业的成败。
我国新课程改革是在借鉴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延续性和继承性
新课程确切地说是改善课程的一次尝试,是课程改革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
每次课程改革都有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在吸收了前几次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弊端而进行和开展的,在总结以往基础教育实施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肯定以往教育改革的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与时俱进的建议。
总的来说,本次教育改革是前几次的继承和延续。
(二)时代性和发展性
新的课程改革具有创新性,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体现出新时代的特点与要求。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明确的要求。
(三)综合性和开放性
本次教育改革以国际课程改革为背景,充分借鉴其积极经验的基础上,又特别重视本土化问题。
依据国际课程发展趋势,结合本国国情,因地制宜地实施。
(四)自主性和互动性
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新课程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通过新课程,营造一种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设想
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和经济、科技全球一体化发展要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要遵循邓小平“三个面向”的要求,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农的方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应当积极参考和借鉴近年来世界各国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有益经验,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加强对学校实施课程的指导,做好相应的调查与评估工作,提供多方面的咨询报告和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