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脏急症超声心动图

心脏急症超声心动图


定位穿刺的原则
•宜左不宜右 •宜下不宜上 •宜外不宜内 •宜直不宜斜
急性心包炎
心包脏层和壁层急性炎症引起的 以胸痛、心包摩擦音和一系列心电图 改变为特征的综合征。
胸痛——最主要的主诉
• 疼痛的性质和部位易变,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 区,可放射至颈部和背部,呈锐痛,偶可位于
•上腹部,类似“急腹症”; 或与心肌梗死缺血性疼痛相似,呈顿痛或压榨 性痛并放射至左上肢;
III 型:起源于 降主动脉,向下 延伸
DeBakey 分型
超声心动图
胸骨左缘、胸骨上窝、剑突下及腹部扫查 主动脉腔内可见撕裂内膜,呈带状强回声,随 心动周期而改变位置,将增宽的主动脉腔分为 真、假两腔 真腔中的血流速度快,颜色鲜艳,假腔中的血 流缓慢,颜色暗淡;假腔中有附壁血栓形成时 ,无血流信号 注意观察破口的位置
女,82岁,乳头肌功能不全
主动脉夹层
aortic dissection
主动脉夹层是发生于主动脉中层的 夹层血肿,临床上常具有剧烈疼痛 、休克和压迫症状。瘤体向动脉壁 外破裂可引起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I 型: 起源于 升主动脉,延伸 至主动脉弓或更 远部位
II 型:起源于 升主动脉,局限 于升主动脉
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 症,约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1%,75% 的穿孔部位在左冠状动脉梗塞所致的大 面积前壁梗死所涉及的心尖间隔部。
超声心动图
▪ 室间隔局部变薄,向右室腔突出 ▪ 局部运动消失或矛盾运动 ▪ 室间隔回声连续性中断 ▪ 彩色多普勒在室间隔回声中断处可见左
向右分流信号
▪ 频谱多普勒在室间隔穿孔的右室侧可探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确定瓣膜返流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确定穿孔或脓肿引起的异常血流
F, 20ys, TV and AV vegetation
F, 20ys, TV and AV vegetation
男,25岁。二尖瓣、主动脉瓣赘 生物,穿孔、无冠窦瘤破入右室
心肌梗死并发症
真性室壁瘤 假性室壁瘤 室间隔穿孔 乳头肌断裂
超声心动图
❖ 左室腔外有一无回声腔,左室壁连续性
回声中断形成一狭窄孔,心外无回声腔 与左室腔借此孔相交通。
❖ 彩色多普勒可见瘤体内血流缓慢,并可
见由心室经破口处与瘤体之间的往返血 流束。
❖ 脉冲多普勒于破口处可探及双期双向分
流信号。
细菌性心包炎并发假性 室壁瘤(女,13岁)
6年后随访所见
室间隔穿孔
及高速收缩期湍流信号
乳头肌断裂
乳头肌断裂约占急性心肌梗死的 1%,临床上可以突然出现肺水肿 、心源性休克。
超声心动图
乳头肌增粗,回声异常,可见光点、光带回声 乳头肌收缩减弱或无收缩 可见与二尖瓣尖端相连的腱索及断裂的乳头肌 残端,随二尖瓣前叶或后叶连枷样运动 二尖瓣口重度收缩期反流血流信号
灵敏性
++ ++ ++ ++ ++ +++ +++
+++ +++ +++ ++
特异性
+++ + + +
+++ ++ +
++ ++ ++ ++
PE
PE PE
缩窄性心包炎,男,1岁
缩窄性心包炎
限制型心肌病
PE RVOT AO
LA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 endocarditis
真性室壁瘤
通常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年内产 生,是心肌梗死时常见并发症 ,其发生率占心肌梗死患者的 3.5—38%,平均20%。
超声心动图
▪ 正常人左室内径以基底部最大,愈靠近心
尖则愈小。如左室心尖部舒张末期内径反 而超过左室基底部舒张末期内径,应考虑 室壁瘤的诊断
▪ 局部心腔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向外膨出,膨
急诊心脏病
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发生于各种疾病、外伤和术后患者。
常见原因:结核、风湿、病毒、化脓性炎症、 非特异性心包炎、肿瘤、外伤等 。
少见原因:尿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 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等。
血流动力学改变
心室充盈受限,心房扩大 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下肢水 肿,腹水 心包填塞:血压下降,休克等
心内膜表面存在微生物感染的一种状态。急 性心内膜炎具有发热、明显的中毒症状。
特征性病变——赘生物。心脏瓣膜最常受累 ,亦可累及间隔缺损处、腱索或心内膜面。
病因学
草绿色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维超声心动图
赘生物多见于二尖瓣/三尖瓣的心房 面或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的心室面 各种并发症,如腱索断裂、瓣膜穿 孔、瓣膜脓肿及瓣膜瘤等 心脏各部位的脓肿,如瓣环脓肿、 心肌内脓肿等
心包填塞
心包积液通常病情稳定,但有
1~2.5%的患者可形成心包填塞。
早期发现心包填塞是减少发病率 和死亡率的关键。
超声心动图表现
右房或右室游离壁的“舒张期塌陷”(最常见 的表现 ) 出现心包填塞临床症状之前,右室壁舒张期塌 陷即可发生 (动物实验,提示可早期诊断) 应该注意,右室壁塌陷的产生依赖于腔室壁的 活动性和腔内压与心包内压之比。因此,右心 压力升高、右心肥厚、心包粘连或包裹性心包 积液患者,尽管有心包填塞,但右房右室壁塌 陷不一定发生 (假阴性)
出部分与心室腔自由交通
▪ 膨出部位室壁运动消失或呈矛盾运动 ▪ 应注意瘤体内是否有附壁血栓 ▪ 瘤体内血流缓慢,方向不定
女,82岁,下壁室壁瘤
20天后瘤体 内血栓形成
左室假性室壁瘤
假性室壁瘤是心肌梗死中少见的并 发症,易自发性破裂,有作者报告 破裂发生率可达31%—45%,患者常 因瘤壁破裂和难治性心力衰竭死亡
•或随每次心脏跳动而发生刺痛。 • 疼痛可因心包和胸膜炎症受累两个因素引起,
也可能与心包腔积液时心包牵张因素有关。
缩窄性心包炎
心包增厚、钙化,呈“盔甲样” 相应心室壁活动受限 左右心房扩大、下腔静脉扩张 少量心包积液(常呈局限性) 肺静脉血流频谱S峰、D峰明显减低,S峰随呼吸 改变;二尖瓣血流频谱吸气时E峰减低 缩窄性心包炎与限制型心肌病(组织多普勒)
征象
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 “心脏摆动” 右室和左室内径随呼吸变化
右室内径<7mm
二尖瓣前向移动幅度减小ຫໍສະໝຸດ EF斜率平坦 右室舒张期塌陷右房舒张期塌陷(>1/3心动周期) 下腔静脉扩张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吸气时三尖瓣口流速增加,二尖瓣口流速减低 等容舒张时间延长 体循环静脉回流随呼吸变化 舒张期肺静脉血流减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