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节情感性精神障碍
鉴定时曲某表情愁苦,回答问话迟缓,语音低沉。说早就打算自杀,只是舍不得年轻 的妻子,但自己已陷入绝境,无力自拔。如苟且偷生,还会连累家人受苦受难。想到 妻子已怀孕,自己死后留下孤儿寡母何以为生?经过激烈思想斗争,决定结束我们的 生命。现已堕落为杀人犯,只求一死。否认自己患精神病。
一、概述
(一)定义 是一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精神障碍,以心境高扬或低落为基本临床相,
七、鉴别诊断
*精神分裂症:心理活动协调与否,病程规律,分裂症状与情感关系 *神经衰弱:易兴奋易疲劳,情感症状及体验 *反应性抑郁:与心因相一致,心因去除,病情恢复 *躯体病所致抑郁:燥狂抑郁与躯体病的关系 *药物所致抑郁、躁狂:抑郁躁狂与药物的关系
抑郁、悲哀情绪 易兴奋又易疲劳
精神运动迟缓 症状夸大 厌世感 自杀 病程特点 间歇期 求治心
躁狂症患者很少发生严重违法行为,多因激惹性增高而冲动,而出现寻衅滋事、扰乱治 安、轻伤害行为等;
有时出现挥霍、随意馈赠等行为,从而涉及行为能力鉴定;
抑郁症患者常出现严重危害行为,如杀人、抢劫、强奸、纵火等,从而涉及责任能力评定:
(五)心理社会因素 1.Beck认知——行为模式:
抑郁症的三种认知: 负性的自我反省 对经历事件的负性解释 对未来的负面看法 2.人格对情感障碍的病程有影响 易感模式:某种人格特征易发生抑郁症
3.生活事件的影响
患者经历不幸事件的次数是正常对照组的3倍; 抑郁过程中的不良生活事件可使症状恶化; 预防治疗阶段的恶性生活事件与增加疾病复燃的风险有关; 缺乏社会支持直接与轻度抑郁发作有关。
三、临床表现
(一)抑郁症 缓慢起病 精神运动抑制(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言语少、声调低、动作缓慢) 抑郁心境 丧失兴趣 自我评价低 自杀观念和行为(扩大性自杀、间接自杀) 昼夜规律:昼重夜轻 躯体或生物学症状(睡眠障碍、胃肠功能、性欲减退)
(二)躁狂发作(躁狂症)
急起多见; 情感高涨(核心症状)
(二)生化机理 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NE、GABA系统作用等。 中枢NE和/或5-HT功能不足; 中枢NE和/或5-HT传导系统平衡失调; 突触前受体(α2肾上腺素受体)数目增多或受体敏
感性增加(NE释放减少或功能下降);
(三)神经内分泌研究 1.内分泌疾病如甲低,柯兴氏综合征等有明显抑郁症状 2.DST: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障碍
思维奔逸 精神运动性兴奋 自我评价过高 夸大观念或妄想
易激惹:容易发怒、情绪易变 联想加速,言语增多:谈话、书写 活动增多:行为轻率、购买、投资、勤快、文娱活动、社交、性欲和性活动、忙碌而不觉疲
劳
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夸大来自被害妄想)(三)环性心境障碍临床表现 持续性心境不稳定; 心境高涨与低落多次反复交替出现,但程度较轻;
第五章第二节情感性精神障碍
案例
曲某,男,27岁,工人,被控杀死妻子。
一年前曲某与被害人自由恋爱结婚,夫妻感情好。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曲某表现情绪低落, 经常叹惜,食欲减退,卧床少动,对母亲和妻子也终日无话可说,回避交往,懒于梳洗。对 工作毫无信心,认为自己已丧失劳动能力,前途可悲。亲属的好言劝慰并不能减轻他的绝望 心情。有时说:“高兴不起来”“一切都没意思” “对亲人也没有感情了”。感到周围人都 鄙视他,觉得胸闷胸痛,怀疑“肺烂了”。曾流露出自杀的念头。一日清晨,用刀讲妻子砍 死,然后自刎,因大量失血而休克,被抢救复苏。
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的精神疾患。 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大都精神活动正常。少数病例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二)分类
躁狂症 抑郁症 双相障碍 心境恶劣障碍
(三)患 病 率 美国: 1.男性终身患病率0.48%;女性0.9%;平均0.7% 2.双相障碍 0.16%;恶劣心境3.3%;抑郁症状的终身发生率13~20%
抑郁症与神经衰弱的鉴别要点
神衰 轻
抑郁症 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
不明显
不明显 多见 轻微 极少 慢性、波动性 部分症状 强烈
多见、明显 很少 明显 多见 发作性 正常,部分症状 可有、可无
八、情感障碍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情感障碍也是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常见疾病。仅次于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位列第三;
常因心境障碍导致认知障碍从而出现违法行为,从而涉及责任能力、受审能力和服刑能力鉴 定。
(四)心境恶劣障碍临床表现 持续性心境障碍,轻度抑郁; 未达抑郁发作程度; 有自知力; 间歇<2个月
四、病 程 间歇发作; 交替发作; 慢性躁狂; 慢性抑郁
发作持续时间: 躁狂发作 3月(平均) 抑郁发作 6月(平均) 慢性抑郁症:一次持续发作>2年 快速循环型:≥4次/年
发病年龄早: 发病年龄晚: 发病次数频: 快速循环型: 慢性抑郁症: 精神病性: 自 杀:
半数患者皮质醇分泌增加,对地塞米松不产生抑制反应(DST阳性) 3.TRH: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障碍
15%的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增高 抗抑郁药+T3对部分难治性患者有效 HRH→TSH释放反应迟钝
(四)器质性因素
MRI: 额叶和颞叶皮质散在高密度影像增多
fMRI:
左额叶和左颞叶局部血流低灌注
PET: 左扣带回前部和额叶背外侧有血流量减少
较差 较差 较差 较差 差 较差 10~15%
五、预 后
六、诊断依据
(一)核心症状:情感高涨 或低落 (二)病程特点 (三)参照诊断标准
1.典型躁狂症:三高症状 情感高涨;联想加速;活动增多 躁狂发作症状持续≥1周 核心症状:情感高涨
2.典型抑郁症(三低症状) 情感低落 ;思维迟缓;活动减少 核心症状:抑郁情绪、快感缺失、自我评价低
3.女性高于男性,约为2~3:1;双相低于单相.
国内报道低于国外
二、病 因
(一)遗传研究 1.家系调查: 2.双生子研究总结 3.寄养子研究 4.分子遗传研究
遗传研究小结 1. 在情感障碍家系中,发生疾病的机率远较一般人口高;血缘关系越近,发病机率越高; 2. 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显示,遗传因素与发病有密切关系; 3. 双相遗传倾向似较单相型明显.; 4. 遗传传递方式不明; 5. 分子遗传研究结果不一致,难以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