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共腐败导致垮台的成因及其启示
苏共腐败导致垮台的成因及其启示
“ ‘ 反腐 败关系人心 向背和党的 生死存亡 ’ , 因此 , 反腐败工作 必须 到过度集权 的领导体制的严 重弊端 , 在干部 工作 上就表现为 自上 而下 得 到有力与 具体的执行与 落实 。反腐 败工作的成效 , 就是为 了让我们 的单一委任制 。然而 , 赫鲁晓夫执政期间, 开始推行频繁的干部更替制
委 员、 政治局候补 委员、 中央书记 、 中央委员 、 人 民委 员、 总 局的首长等 权力商品化就是把权力作为捞取金钱的手段 。在 2 0 世纪 7 0 年代 等 。每~ 级都有自己 的一 套特权 。 无产 阶级政 党本该是代表最厂 兴起 的改革浪潮 中, 公开和秘密 的权钱交易蔓 延开来 。一部 分手中握 大人 民根本利益的 , 不该 为本党 党员 特别是本党 内的任何 集团和个人 有支 配物资 、 产 品大 权的国家官 员, 利用手 中便利条件 , 在流 通领 域中 谋 取任 何特殊利益 的。然 而 , 苏共就是 这样 一个领导班 子从思想开始 倒卖 生产 资料和 消费品 , 甚至走 私战咯物 资, 包括金属 、 石 油、 核原料 , 堕落腐化 , 社会建设 的方 向开始歪 曲, 党风开始滋生腐败和脱离群众习 大发横财 。贪污受贿之风也愈 演愈烈 , 如在 乌兹别克贪污大案中 , 从共 气 , 它 已由一个代表人 民利益的工人 阶级政党逐渐蜕变 为一个 为少数 和 国的党中央书记 、 部长会议主 席、 内务部长 到基 层党的数名 书记、 企 人谋利益的权贵集团 。 业领导 , 贪污总金额达 2 O 多亿卢布 。 三、 反思苏共垮台。 启 示我 国反腐建设
苏共腐败导致垮台的 成因 及其启示
政 治 与 法 律
苏共腐败 导致垮台 的成 因及其启示
孙 超
( 西安政 治学院研 究生管理 大队
陕西西安
7 1 0 0 6 8 )
【 摘
要 】 本文 列举 了苏共执政 时期的腐败表现 , 分析 了苏共 因腐败垮 台的成 因, 探讨 了对我 国反 腐建设 的启示。要 坚持 正确 的领导 ,
一
3 、 监督机制的软弱 , 是 腐 败 形 成 的 催 化 剂
监督体制 对于建设一个 良好的党风党纪政 党的作用是 巨大 的, 但 是苏共的监督体 制却有很多 问题, 比如监督机关 的 “ 下视症 ” , 就 是监 督只对 下不对 上, 使得本来就是权力监 督者的上级, 在没有监督 的情况
式 固定了下来 。到了勃列涅 夫上台后 , 一 方面废除了赫鲁 晓夫的干部 在 曝光一 些社会问题 时直接被屏蔽, 因此 , 整个苏联 社会 的监督体 制存 更新 制度 , 造成 了苏共干部 的终 身制 , 使干 部队伍缺乏 活力; 另一方 面 在严重 问题 。 由于 党内外 民主和群众监 督机制的削弱以及腐朽思想对干部队伍的腐 4 、 执政 者思想观念 的转变促 使领导 阶层特 权盛行 , 是腐败 蔓延的 蚀, “ 特权阶层 ”开始形成 。权贵集团利用特权享受特殊的工资 、 供给 、 养料
党的肌体 更加健康 , 为了让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和谐稳定 , 为 了让 度, 虽然有 一定 的积极意 义 , 但他 根本 目的在于利 用这一 制度排斥异 广 大人 民群众 的利益不 受损 害。 ” 在新 的历史 时期, 切实 解决好 拒 己, 扩大 自己的势力 。同时这种 频繁更替干 部的制度 , 导致人人 自危, 腐 防变问题 , 是我们党不能 回避并且 迫切 需要解答 的历史课题 。苏 联 干部缺乏实际经验, 同样使得一些为保证自己官位的人开始投机取巧, 共产 党, 这个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领导创立社会主义 国家的政党 , 在其拥 使得贪污 受贿 的现象频频 出现 。 有9 0 余 年历史、 执政 7 4 年后垮台的深层次原因 , 尤其值得我们党认 真 总结 并引以为戒 。
3 、 高度 集权及 官僚 主义
苏联共产 党的教训l 是深刻 的, 作为当 前的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 , 从 列 宁逝世后 , 苏联 的政治体制 没有 像列宁 晚年 所嘱托的那样 向民 苏共解 散中, 我们党应该 高度重视腐 败问题 , 吸取而共解散 的教训I , 加
主化方 向转变 。相反 , 是将 原来就 高度 集权的政 治体制推 向极 端 。干 强我 国的反腐倡廉建设 , 未雨绸缪 , 不要 等到 “ 亡羊补牢 ”为时过晚 。 部实质上 实行委任 制。各级苏维埃代 表会议选举流 于形式 , 不举 行认 因此 , 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如下 。 真的讨论 、 不 、 坚持 正确 的领 导, 有 步骤有序地进行改革
有步骤 有序地进行 改革 ; 坚持 以人 为本 , 维护人 民群众 的根本 利益 ; 坚持不懈地进行 思想政治教 育, 筑牢反 腐防线 ; 坚持 民主 集中制 , 建立健
全监督体 制; 坚持 深化改革, 消除滋生腐败 的土壤 。
【 关键词 】 苏共垮 台; 苏联解体 ; 成 因; 反腐建设 ; 启示
、
苏共执政时期的腐败表现
1 、 特 权 阶层 的 存 在
苏联 共产党 曾经是 一个廉 洁、 清 明的执 政党 。在执 政前 , 其 严 明 下 更容易导致权 力的腐化 。即使 是面向下级 的监督 , 其效果也并不理 的组织纪律使其 具有健康 向上的良好势头 , 被厂大人 民寄予厚望 。到 想, 脱离实际 、 做表 面文章 、 形式 主义 等问题一直是监 督下级存在 的问 了斯大林执 政时期 , 而共逐渐形成了一套复杂的特权制度 , 并用法律形 题 。 另外 , 媒体监督是一种 比较有力的监督载体 , 但是因为媒体受限制,
住房 、 教 育, 有 的甚 至把自己的权力传 给下~代 。他们把自己 同群众孤 立起来 , 成为一个越来越脱 离群众的特殊阶层 。 2 、 权力商品化与贪污受贿现 象
在斯大林时期 , 共 就出现了复杂的特权制度 ,“ 早在 2 0 世纪 3 0 年代所有这些 已经形成完整 的制度 。根据这个制度 的等级——政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