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2016年第1期
井雨婷沈苏凤汪傲梅吕久鹏(江苏省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与音乐学院222006)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对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绘本选择不当,质量不高;对绘本的解读层次低,深度挖掘不够;教师的提问不够明确,缺乏启发引导;教师干预与控制过度,忽视幼儿的主体性;强调绘本内容的理解,忽视幼儿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188
绘本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绘本作为教学载体,旨在引导幼儿理解绘本故事内容、体会绘本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旨、欣赏绘本画面的艺术魅力,而开展的相关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1]绘本阅读对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展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很多教师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发挥绘本阅读的价值,更侧重“文字”概念的理解,而忽视了图像表现的艺术特质可能带给幼儿美的熏陶。
一、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绘本选择不当,质量不高
教师对于绘本的选择,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就近获取或者参考推荐书目,教师很少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去选择绘本。
教师对绘本的选择并不多加思考,而是“就近拿来”,教育意义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只有当进行公开课的时候,才会深入的考虑主题立意、适合年龄、活动方式等内容。
许多教师知道要为幼儿选择的体现真、善、美的绘本,却忽视了绘本中的图画是否适合幼儿。
导致很多幼儿园的绘本教学一味追求绘本阅读的数量,而忽略了绘本本身的质量。
如果选择的绘本质量不高,不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这就无法体现出绘本教学的价值。
(二)对绘本的解读层次低,深度挖掘不够
由于绘本还属于较新鲜的阅读材料,没有成熟的培训机制对教师进行指导,再加上每本绘本都是独特的“艺术品”,多样的风格与主题,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操作。
[2]对于绘本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引导,把绘本深层次的内涵挖掘出来,并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对幼儿加以熏陶,这样才能实现对于幼儿的审美教育和心灵的熏陶。
现实中很多绘本阅读教学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对绘本的解读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对于绘本的深度挖掘不够,很难让幼儿感受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不利于绘本价值的
体现。
(三)教师干预与控制过度,忽视幼儿的主
体性
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经常看到这样的情
景:教师一边翻着绘本,一边提问、讲读,帮助
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以自己的讲解代替了
幼儿的自由阅读,以自己的教学思路代替幼儿
的阅读思路,通过教师对绘本中文字的朗读和
对图片的描述,告诉幼儿这个绘本讲述了什么
故事,幼儿自己没有思考,只是根据教师的讲
述构建故事的框架,使得阅读过程变成幼儿被
动接受的过程。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普遍缺乏幼
儿自主阅读的环节,活动中教师往往在唱“独
角戏”,没能及时呼应幼儿的需求,关注幼儿的
情绪情感,致使“幼儿的主体地位”流于形式。
[3]
这种绘本教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影响了
实际效果。
二、改进对策
对于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存的问题,提出了
以下对策。
(一)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合理地
选择绘本
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相
对应的绘本。
绘本选择首先要求教师考虑幼儿
的年龄特点,要适合幼儿的审美心理,符合幼
儿的阅读经验。
绘本内容要有幼儿喜欢的角色
对象,情节有趣,绘本图画的风格符合儿童的
审美视觉,富有表现力,使之能引起幼儿的阅
读兴趣。
例如,绘本《好饿的小蛇》故事情节简
单,画面生动、形象、有趣,内容重复单一,适合
小班幼儿,孩子容易接受和理解这一类的图
画。
绘本内容还要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有联系。
这不仅可以让幼儿对画面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还能激发幼儿阅读的好奇心,从而促使幼儿产
生阅读的兴趣。
(二)注重挖掘绘本的内涵,实现绘本的
价值
要实现绘本的价值,这需要教师深入挖掘
绘本故事的内涵,并加以引导,与幼儿互动,使
幼儿感知绘本的内涵。
如在《逃家小兔》绘本教
学中,引导孩子观察图画,启发幼儿想想妈妈
为什么用红萝卜来钓小兔子呢?使孩子从中明
白只有妈妈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
引导孩子
想:妈妈为了找到小兔子,面对那么危险的山,
做了哪些准备?引导孩子读懂绘本中表达的是
妈妈的爱,从中体会妈妈对自己的爱。
解读绘
本时,要挖掘每个绘本故事的核心价值,分析
绘本教学中最主要的价值目标,选择好角度和
切入点,把握好绘本的主线内容。
然后围绕这
个中心目标再进行环节的预设,让幼儿去体会
和掌握绘本的细节。
只有吃透教材,在活动实
施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回应,让绘本教
学充满智慧和灵动的美。
(三)巧妙设计提问,注重绘本提问的层次
问题的巧妙设计,是幼儿深入理解绘本内
容的保证。
教师的有效提问,帮助幼儿了解绘
本故事的发展过程和顺序,又能保证对细节的
准确把握。
提问要有层次性。
由浅入深的问题设置,
步步推进,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避免了简单
问题的堆砌,也不会压制幼儿的主体性。
在绘
本阅读教学中,通过提问,引导孩子在看图中
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
教师可以采用猜想式提问。
优秀的绘本作
品都配合漂亮的图画,通常幼儿都会被故事中
的图画所吸引,教师可以借机请幼儿猜想故事
中重要的物品等,幼儿的思维会马上被调动起
来,幼儿会通过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
验,通过分析、综合、寻求最佳答案。
[4]幼儿大
胆猜想,积极动脑,能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
理解,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而在阅读前让
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
欲望。
教师还可以运用设疑式的提问,使幼儿
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保持积极探索的阅读兴
趣,并对幼儿提出的问题或疑惑给与解答,激
发幼儿的求知欲,推动幼儿积极思考。
在阅读
活动中,给幼儿设置一些悬念,以此激发幼儿
阅读的兴趣。
总之,教师要挖掘绘本的内在价值,精心
设计活动过程,合理设计提问并引发幼儿主动
感受、体会、表达,使幼儿感受阅读的快乐,培
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真正体现绘本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晓红.以绘本为载体,促进幼儿发展
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0(31).
[2]张杨.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6).
[3]苏书巧.初探幼儿园开展绘本教学的有
效策略[J].早期教育,2012(10).
[4]刘建枫.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组
织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1(09).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
业训练计划2014年立项项目(项目编号:
201411585010Y)。
(责编赵建荣)
幼儿教育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