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化学》PPT课件
[Co(NH3)6]Cl3。
完整版课件ppt
4
② 配位化学的奠基时期
配位化学的奠基人——维尔纳
1983年供职于苏黎世大学的Werner A 提 出天才的见解,被后人称之为维尔纳学说.
● 大多数化学元素表现出两种类型 的化合价,即主价和副价 ● 元素形成配合物时倾向于主价和 副价都能得到满足 ● 元素的副价指向空间确定的方向
20世纪40年代前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机化学家在围绕耕耘周期 表中某些元素化合物的合成中得到发展,在工业上,美国实行原子核裂变 曼哈顿(Manhattan)工程基础上所发展的铀和超铀元素溶液配合物的研究。 以及在学科上,195l年Panson和Miler对二茂铁的合成打破了传统无机和有 机化合物的界限。从而开始了无机化学的复兴。
关于最早的配合物研究是在1798年法国塔索尔特(Tassaert)
观察到亚钴盐在氯化铵和氨水溶液中转变为CoCl3·6NH3的实 验。塔索尔特是个分析化学家。他研究在盐酸介质中如何用
NaOH使Co2+沉淀为Co(OH)2,再由Co(OH)2灼烧成CoO以测 定钴的含量。在用氨水代替NaOH时发现了桔黄色的晶体
CuSO4 + 4 NH3 === [Cu(NH3)4]SO4
Ni + 4 CO === [Ni(CO)4]
3NaF + AlF3 === Na3[AlF6]
完整版课件ppt
7
4-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2 组成
配位单元:由一个简单阳离子或原子和一定数目的中性分子或阴 离子以配位键结合,按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形成一 个复杂的离子或分子.形成的离子称为配离子,形成的 分子称为配分子.
但是,使用配合物作为染料,在我国从周朝就开始了, 比普鲁土蓝的发现早二千多年。《诗经》中有“缟衣茹 藘(绛红色佩巾的代称)”,“茹藘在阪”这样的记载。 “茹藘”就是茜草,当时用茜草的根和粘土或白矾制成 牢度很好的红色染料,后来称为茜素染料。
完整版课件ppt
2
实际就是存在于茜草根中的二(羟基)葸醌和粘土(或 白矾)中的铝和钙离子生成的红色配合物,这是最早 的媒染染料。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深红色绢和
第四章 配位化学
4-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4-2 配合物的异构现象与立体结构 4-3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4-4 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Βιβλιοθήκη 完整版课件ppt1
①、配位化学的萌芽时期
国外文献上最早记载的配合物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染 料即普鲁士蓝。1704年普鲁士染料厂的一位工人把兽皮 或牛血和碳酸钠在铁锅中一起煮沸,得到一种蓝色的染 料,后来经详细研究即为Fe4[(Fe (CN)6]3。
配碱 Cu(3 N )4(HOH 2 )
完整版课件ppt
8
4-1
1.2.1 内界与外界
内界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内界
内界
←
← ← ←
← ← ← ←
[Ag(NH3)2]Cl
子 体 目界 中 配 配外
心
体
离
数
Ni(CO)4 [CoCl3(NH3)3]
子体 目 中配 配
子 中
心 体心配
原 数离体
配离子 形成体 — 中心离子或原子 (配分子) 配体 — 中性分子或阴离子
长寿绣袍的底色,经鉴定是用这种染料染色的。
完整版课件ppt
3
栎树(橡树)、五倍子都含有焦棓酚单宁质,柿子,冬青叶等 含有儿茶酚单宁质;单宁质直接用来染织物时呈淡黄色。但单 宁的羟基和铁盐作用就生成黑色的配合物。古代平民的衣服都 是黑色的,就是将单宁染过的纺织品再用绿矾(FeSO4·7H2O的 俗名)处理成为黑色。因此,《荀子·劝学篇》有“与之俱黑” 的话。早在唐初出版的《新修本草》就记载了苏仿木,即苏木, 是产于云南的小乔木,将它和绿矾一同处理,可供染色,现已 初步鉴定其结构为它和Fe2+生成深青红色的配合物。
我国配位化学的研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几乎属于空白. 80年代后, 我国配位化学研究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特别在下列方面取得了重要进 展:(1)新型配合物、簇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和生物无机配合物,特别是 配位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丰富了配合物的内 涵;(2)开展了热力学、动力学和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特别在溶液中离子 萃取分离和均向催化等应用方面取得了成果;(3)现代溶液结构的谱学研究 及其分析方法以及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基础研究;(4)随着高新技术的 发展,具有光、电、热、磁特性和完整生版课物件功ppt能配合物的研究正在取得进展。6
配 合 物:由配离子与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组成的电中性化合物 以及不带电荷的配分子本身.
配分N 子i(: C4,OC ) o3C (Nl H 3)3
配离B 子 4 F,:Fe(C64N -, C ) o(3 N )5(H2O)3, Cu(3 N )4H 2
配合配 物酸 : HB4 F
配盐 K4Fe(C )6,N Co(3 N )5(H H 2O)C3l
H3N Cl
H3N
Cl NH3
NH3
Co
NH3
NH3 Cl
维尔纳 (Werner, A, 1866—1919)
瑞士无机化学家.因创立配位化学而获得1913 年诺贝尔化学奖
1923年,英国化学家西奇维克Sidgwick) 提出有效原子序数(EAN)法则….
XRD
完整版课件ppt
5
③ 配位化学的蓬勃发展时期
Ziegler和Natta的金属烯烃催化剂,Eigen的快速反应。Lipscomb的硼烷 理 论 , Wnkinson 和 Fischer 发 展 的 有 机 金 属 化 学 , Hoffmann 的 等 瓣 理 论 Taube研究配合物和固氮反应机理,Cram,Lehn和Pedersen在超分子化学 方面的贡献,Marcus的电子传递过程。在这些开创性成就的基础上,配位 化学在其合成、结构、性质和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4-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1 定义
配位化合物(配合物、络合物,complex)
由可给出弧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一定数目 的离子或分子(称为配体)和具有接受孤对电子 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空位的原子或离子(统称中 心原子)按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所形成的化合 物。研究配合物的化学称配位化学,配位化学 (coordination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