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如何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如何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实践基础、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
一、时代背景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正是以我们党必须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必须妥善处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必须紧紧抓住“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的战略机遇。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的十几年间,我们党所处的国际环境已经发生并还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这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又一显著特征。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并越来越在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同时,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又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国家试图凭借经济实力的优势主导经济全球化。

作为一个领导着十三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有新的应对、新的思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谋求尽可能长久的国际和平环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二、科学内涵
理论的内涵就是理论的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体现在江泽民同志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一系列重要著作和讲话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用十六个部分对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作了全面论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

这些内容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由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的。

在这些内容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句话是核心内容。

其他内容是这个核心内容的展开和延伸。

三、实践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的科学提炼和升华。

它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主体的新变化、新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

她深深扎根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

四、精神实质
精神实质就是理论的主旨和要义。

一种理论的精神实质既要反映这种理论
的本质属性,又要反映这种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基本特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包括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四种观点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除包括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核心和本质外,还应包括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历史地位
一般的说,弄清楚一个革命的思想、学说、理论的历史地位重要,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深刻理解它,始终的坚持它,自觉的实践它。

特殊的说,正确理解十六大做出的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重大决策,关键在于弄清它的历史地位。

因此,在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研究中,历史地位的问题是首要的第一位问题。

所谓历史地位含义有二:一是它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实质是它和老祖宗的关系问题;二是它在党的全部思想和工作中的地位,实质是它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问题。

十六大报告在阐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指出了两个关键性的论断。

其一,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懂得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其二,指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