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我国服装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学生姓名:学号:年级专业:201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老师:二级学院:商学院提交日期:2014年5月目录摘要 (1)1前言 (1)2我国服装存在的现状 (1)2.1我国服装业背景 (1)2.2消费者心理日趋成熟,市场需求细分 (2)2.3服装的区域性需求差异 (2)2.4 服装需求形成不同层次 (2)2.5品牌化成为服装消费主要趋势 (2)2.6加入WTO对我国服装业的影响 (3)3我国服装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3)3.1自己品牌被国外同化 (3)3.2成本优势越来越弱 (4)3.3我国服装贸易的问题——绿色壁垒 (4)4我国服装出口对外贸易策略 (5)4.1创建自己品牌 (5)4.1.1准确的定位,突显自己的个性 (5)4.1.2把握流行,创新设计 (5)4.2成本增加的应对策略 (6)4.2.1发挥企业个体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 (6)4.2.2提高设计水平,增加附加值 (6)4.2.3加强市场营销能力 (6)4.3重视环保,应对绿色壁垒 (7)5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中国服装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周梦婷指导老师:张妙晨(湖南信息学院商学院201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长沙 410151)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着装的要求越来越高。
服装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与社会发展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多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各地区气候、文化、地域的差异。
加入WTO也对我国服装出口贸易也有着重大影响,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关键字:服装;出口;对策;问题;WTO1前言经济全球化、WTO(世界贸易组织)和后配额时代、OEM(原始设备生产商)、产业集聚、国际知名品牌、设计师和企业、竞争力、渠道和网络、价格战等等成为进入新世纪中国服装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海关总署提供的数据显示,201 4年1~11月,我国服装出口行业运行总体平稳,服装累计出口额1703.9亿美元,同比增长5.9%,增速较2013年同期下滑6.1个百分比。
11月单月出口额1 48亿美元,同比下降1.32%。
2009年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对欧盟出口呈现增长乏力态势;反之,我国服装品服装对日本出口呈现缓慢增长趋势。
2我国服装存在的现状2.1我国服装业背景从改革开放至今发展最快的行业是服装业,从1996年开始,服装工业产值从年均14.5%的水平递增,据中国服装协会2005年统计,国内服装企业已有4.4万家,从事此行业的人员也有400多万,服装行业年生产能力达到465万件,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但1997年由于受东南亚金融风暴以及国内需求不足的影响,导致1997年和1998年的服装行业的服装产量基本持平,到1999年经济有所缓解,服装产量才增长3.09%。
2003年初由于国内外对服装产品的强烈需求,服装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但2003年下半年因国内外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增多,服装产量有所减缓。
2007年服装出口数量增幅分别较2006年同期回落了约9.74%,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较2007年下降10.7%。
由于国际消费市场需求低迷,2008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受阻,上半年的个别月份甚至出现负增长。
全行业约2/3的企业一度出现亏损或处于亏损边缘,资金紧张、产品积压等问题较为严重。
2009年1-6月纺织品服装出口仍呈现下降趋势,同比下降10.88%。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全世界服装产业都在同一条行业链上竞争。
我国服装行业目前已经呈现出整合、调整和提升的趋势,进入更加复杂的经营管理竞争格局,已经进入产业、品牌、社会文化以及商业规则和社会责任的系统符合经营的深度竞争时代。
2.2消费者心理日趋成熟,市场需求细分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和品位开始成熟。
消费水平和档次不断提高,对服装的选择已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出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服装需求由以中低档为主转向中档为主,中高档服装需求快速增长,服装品牌越来越重要,国内与国际市场一体化趋势加快。
对服装的款式、材质、产地等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要求,国内开始满足不了国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去韩国、美国、英国进行采购。
2.3服装的区域性需求差异在气候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等条件下服装选择也存在明显差异。
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一些地区昼夜温差大,所以不同地区对服装的要求性能不同。
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情况、地域组合以及相关自然条件,不仅直接制约到资源产品的开发方向、品种、质量、生产规模、保证程度,以及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
收入水平较低,消费能力有限的地方品牌意识不如发达城市,更加注重服装的实用性和耐用性,对价格比较敏感。
生活方式直接影响服装销售,生活方式中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性格特征、价值观等都会影响到服装销售。
2.4 服装需求形成不同层次近年来,不同阶层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服装市场也形成了明显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高档、名牌服装消费层,为高收入阶层,穿着讲究场合,追求品牌;第二个层次是中档服装的消费群,比较注重服装的质量、款式、品位和个性,并且要求价格适中;第三个层次是低档服装的消费群,注重实用和价格低廉。
2.5品牌化成为服装消费主要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对消费者的影w zai响越来越大。
如何创造自己的品牌,是各类服装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21世纪,品牌的主打人群或方向越来越明显,高档的或低档的、运动的或休闲的、少女系列或成熟范,每种品牌对自己旗下的衣服都有明确的定位,也方便的人们的选择。
比如耐克、H&M、ZARA、欧时力等等。
2.6加入WTO对我国服装业的影响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尽管我国的纺织服装业是非常外向型的产业,但我国外贸依存度很高,而且近年来一直是世界纺织服装贸易中纺织品服装的最大出口国,但加入WTO 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影响却远不象人们想象得那么大。
因为在加入WTO 之前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纺织品贸易已经有纺织品服装协议即ATC(在其之前是多种纤维协定即MFA)来协调。
按照此协议,各国应逐步取消现阶段的纺织品服装数量限制(自WTO生效10年始,全部纺织品纳入自由贸易体制,协议中的进口限制全部取消。
例如美国已经取消了中国丝织品进口的配额限制),并最终实现WTO 内纺织品贸易进入自由竞争状态,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不再受配额的限制。
加入WTO 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影响,谈论最多的莫过于“配额限制”的取消了。
但实际上配额限制仅仅是2000余种非关税壁垒中数量限制的一种,其取消对于我国这样的纺织服装品出口大国来说固然有利,但这绝不意味著诸如美国这样的纺织品主要进口国会放开国内的纺织品市场。
虽然配额取消了,但还有许多符合WTO规定的非关税壁垒存在,以保护国际贸易“有秩序”地发展,比如贸易技术壁垒、环境壁垒、劳工标准、地区主义等。
即使没有配额限制,其他非关税壁垒依然可以有效地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以保护本国的纺织服装业。
3我国服装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3.1自己品牌被国外同化从我国服装品牌的现状而言,其形势并不乐观。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服装注册商标有十多万个,但却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国际品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国,但以自主品牌出口的服装不足1%。
而且目前出现了我国自己的品牌被国外品牌同化的现象,并且很严重。
根据数据统计:目前在我国,53.3%的消费者倾向于国外的服装品牌,仅仅有16.7%的消费者倾向于国内的服装品牌。
在目前的服装行业,国外的品牌的势力明显超过国内品牌,其原因是:国内的服装品牌意识不够强,而且国外的服装品牌的经营方式和市场运营都胜过国内一筹。
品牌的洋化现象对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还是有所妨碍的,其不利方面主要表现为:(1)不利于我国服装业的长远发展市场上出现过多的洋化品牌,会使具有本土特色的服装品牌名称渐渐淡出了消费者的视线,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本土服装品牌的发展。
(2)不利于树立我们民族的服饰品牌和塑造品牌文化目前我国服装市场面临着真洋品牌大量涌入,并且国内的假洋品牌四处泛滥,国产的特色品牌面临日益没落的严峻形势。
3.2成本优势越来越弱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成为近两年服装对外贸易的“心病”。
其中,原材料成本上升、用工成本的上升无疑给中国服装企业施加了压力。
节能和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的费用增加,也使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此外,告别“低用工成本”时代的服装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工人的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使得我国服装产业传统的劳动力竞争优势进一步弱化,行业利润空间日益变少。
3.3我国服装贸易的问题——绿色壁垒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为保护本国或本地区环境和经济利益而附加的贸易条件和限制措施。
它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境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
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环境贸易制裁、推行严格的检测标准及其他标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选择、强制性绿色标志、要求ISO 14000认证、繁琐的进口检验程序和检验制度,以及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等。
由于绿色壁垒的不断扩展,对我国的服装贸易有很大的影响,在服装领域的技术壁垒主要有两类:一是从产品设计到最后的报废回收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所设置的壁垒,主要是要求企业建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及对产品实施“环境标志和声明”;二是指产品本身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影响所设的壁垒,要求产品本身不能对消费者的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伤害或影响。
我们称这种服装产品叫生态服装。
所谓生态服装是应该保护身体健康,并具有无毒、无伤害、安全的优点,在使用和穿着时,给人以舒适、松弛、消除疲劳、心情舒畅的感觉。
但是我国的服装产品的原材料大多数是棉、麻纤维等,而在这些原材料种植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害虫、植物病毒和杂草的侵蚀,会使用农药等化学产品,导致农药残留在原材料上,虽然服装上的含量很小,但是长期与皮肤接触对身体也是会有伤害的。
并且在储藏的时候也会添加防腐剂等,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因此绿色壁垒对我国服装贸易影响很大。
有关我国出口的服装商品因不符合进口国环保要求而遭退货的报道屡见报端。
国内一家报纸就有一篇题为《不知欧盟环保要求深圳企业频遭“绿色壁垒”》的报道。
文中介绍“深圳某服装企业原准备出口一批服装到欧洲,但服装做好后才知道买家要求金属钮扣镉、镍的含量不能超过0.05%。
其实,这一标准几个月前欧盟各国海关已经开始正式实施,但他们对此一无所知”。
4我国服装出口对外贸易策略4.1创建自己品牌国内的品牌被国外同化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正确的、及时的策略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