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市政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1K414000城市给水排水工程1K414010给水排水厂站工程结构与特点1K414011厂站工程结构与施工方法(掌握)一、给水排水厂站工程结构特点(二)构筑物结构形式与特点1.水处理(调蓄)构筑物和泵房多数采用地下或半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是构件断面较薄,属于薄板或薄壳型结构,配筋率较高,具有较高抗渗性和良好的整体性要求。

2.工艺辅助构筑物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是构件断面较薄,结构尺寸要求精确;少数采用钢结构预制,现场安装,如出水堰等。

3.辅助性建筑物视具体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砌结构,符合房建工程结构要求。

4.配套的市政公用工程结构符合相关专业结构与性能要求。

5.工艺管线中给排水管道越来越多采用水流性能好、抗腐蚀性高、抗地层变位性好的PE管、球墨铸铁管等新型管材。

例题:现浇施工水处理构筑物的构造特点有(ACD)A.断面较薄;B.配筋率较低;C.抗渗要求高;D.整体性要求高;E.满水试验为主要功能性试验答案:特点是构件断面较薄,属于薄板或薄壳型结构,配筋率较高,具有较高抗渗性和良好的整体性要求。

二、构筑物与施工方法(一)全现浇混凝土施工1.水处理(调蓄)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池体大多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

浇筑混凝土时应依据结构形式分段、分层连续进行。

2.水处理构筑物中圆柱形混凝土池体结构,当池壁高度大(12~18m)时宜采用整体现浇施工,支模方法有:满堂支模法及滑升模板法。

滑升模板法宜在池壁高度≥15m时采用。

(二)单元组合现浇混凝土施工1.沉砂池、生物反应池、清水池等大型池体的断面形式可分为圆形水池和矩形水池,宜采用单元组合式现浇混凝土结构,池体由相类似底板及池壁板块单元组合而成。

3.大型矩形水池为避免裂缝渗漏,设计通常采用单元组合结构将水池分块(单元)浇筑。

各块(单元)间留设后浇缝带,池体钢筋按设计要求一次绑扎好,缝带处不切断,待块(单元)养护28d后,再采用比块(单元)强度高一个等级的混凝土或掺加UEA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灌筑后浇缝带使其连成整体。

(设置位置:受力较小部位,宽度:70~100cm;间距:10~20m,特点:短边贯通。

养护:28d)(三)预制拼装施工’1.水处理构筑物中沉砂池、沉淀池、调节池等混凝土圆形水池宜采用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以便获得较好的抗裂性和不透水性。

2.预制拼装施工的圆形水池可采用绕丝法、电热张拉法或径向张拉法进行壁板环向预应力施工。

(五)预制沉井施工2.预制沉井法施工通常采取排水下沉干式沉井方法和不排水下沉湿式沉井方法。

前者适用于渗水量不大、稳定的黏性土;后者适用于比较深的沉井或有严重流沙的情况。

排水下沉分为人工挖土下沉、机械挖土下沉、水力机械下沉。

不排水下沉分为水下抓土下沉、水下水力吸泥下沉、空气吸泥下沉。

IK414012给水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熟悉)一、给水处理(一)处理方法与工艺2.处理目的是去除或降低原水中悬浮物质、胶体、有害细菌生物以及水中含有的其他有害杂质。

3.常用的给水处理方法(见表1K414012—1)常用的给水处理方法表lK414012-1(二)工艺流程与适用条件(见表lK414012—2)常用处理工艺流程及适用条件表lK414012—2例题:对浊度小于3mg/L的河水。

一般给水处理厂广泛采用的常规处理流程是()。

A.原水一过滤一消毒B.原水一接触过滤一消毒C.原水一混凝、沉淀或澄清一过滤一消毒D.原水一预沉淀一混凝、沉淀一过滤一消毒答案:C例题:以地下水为水源的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经常由于水中铁量超标而设置除铁单元。

通常的除铁处理工艺流程中不包括()。

A、曝气装置B、氧化反应池C、砂滤池D、沉淀池答案:C(三)预处理和深度处理1.按照对污染物的去除途径不同,预处理方法可分为氧化法和吸附法,其中氧化法又可分为化学氧化法和生物氧化法。

2.深度处理是指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后,再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的污染物或消毒副产物的前身物加以去除,从而提高和保证饮用水质。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深度处理技术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臭氧活性炭法、生物活性炭法、光催化氧化法、吹脱法等。

二、污水处理(一)处理方法与工艺2.处理方法可根据水质类型分为物理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处置及化学处理法,还可根据处理程度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及三级处理等工艺流程。

(1)物理处理方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和去除污水中污染物质的方法。

常用方法有筛滤截留、重力分离、离心分离等,相应处理设备主要有格栅、沉砂池、沉淀池及离心机等。

(2)生物处理法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还有氧化塘及污水土地处理法。

(3)化学处理法,用于城市污水处理混凝法类同于城市给水处理。

(二)工艺流程1.一级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K414012—1所示。

主要针对水中悬浮物质,常采用物理的方法。

2.二级处理以氧化沟为例。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微生物处理法。

(1)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当前污水处理领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处理技术之一。

(2)氧化沟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动力来自于转刷与水下推进器。

一般不需要设置初沉池,并且经常采用延时曝气3.三级处理是在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之后,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既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可溶性无机物等。

三级处理使用的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混凝沉淀(澄清、气浮)、过滤、活性炭吸附等。

例题:污水一级处理应有的工艺流程()A、格栅B、沉砂池C、沉淀池D、氧化沟E、活性炭吸附答案:ABC解析:氧化沟属于二级处理。

活性炭吸附属于三级处理例题:下列污水处理构筑物中,需要进行严密性试验的是(D)。

A.浓缩池;B.调节池;C.曝气池;D.消化池;答案:消化池会产生有害气体,顶盖板需封闭。

三、再生水回用1K414013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了解)1K414020给水排水厂站工程施工1K414021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掌握)一、施工方案与流程(一)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结构形式、材料与配比、施工工艺及流程、模板及其支架设(支架设计、验算)、钢筋加工安装、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施工等主要内容。

(二)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结构施工流程测量定位一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一垫层施工一防水层施工一底板浇筑一池壁及柱浇筑一顶板浇筑一功能性试验(三)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工艺流程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一中心支柱浇筑一池底防渗层施工一浇筑池底混凝土垫层一池内防水层施工一池壁分块浇筑一底板分块浇筑一底板嵌缝一池壁防水层施工一功能性试验二、施工技术要点(一)模板、支架施工1.模板及其支架应满足浇筑混凝土时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2.各部位的模板安装位置正确、拼缝紧密不漏浆;对拉螺栓、垫块等安装稳固;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不得遗漏,且安装牢固;在安装池壁的最下一层模板时,应在适当位置预留清扫杂物用的窗口。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部清扫干净,经检验合格后,再将窗口封闭。

(清扫方式:水、气)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6.池壁与顶板连续施工时,池壁内模立柱不得同时作为顶板模板立柱。

顶板支架的斜杆或横向连杆不得与池壁模板的杆件相连接。

(二)止水带安装2.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采用叠接。

3.金属止水带应平整、尺寸准确,其表面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净,不得有砂眼、钉孔。

4.金属止水带接头应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mm,咬接或搭接必须采用双面焊接。

6.止水带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其中心线应与变形缝中心线对正,带面不得有裂纹、孔洞等。

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

橡胶止水带金属止水带例题:水池施工中,橡胶止水带接头的接法是()A、热接B、叠接C、搭接D、咬接答案:A解析:水池施工中,橡胶止水带接头的接法应采用热接,不得采用叠接。

(三)钢筋施工2.根据设计保护层厚度、钢筋级别、直径和弯钩要求确定下料长度并编制钢筋下料表。

(四)无粘结预应力施工(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不接触)1.无粘结预应力筋技术要求(1)预应力筋外包层材料,应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严禁使用聚氯乙烯。

(3)必须采用I类锚具。

2.无粘结预应力筋布置安装(1)锚固肋数量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保证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不超过50m,且锚固肋数量为双数。

(4)无粘结预应力筋不应有死弯,有死弯时必须切断。

(5)无粘结预应力筋中严禁有接头。

3.无粘结预应力张拉(1)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小于25m时,宜采用一端张拉;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5m 而小于50m时,宜采用两端张拉;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50m时,宜采用分段张拉和锚固。

4.封锚要求:(3)封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相应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且不得低于C40。

(一般80%)(五)混凝土施工1.对于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内在质量有较高的要求,设计上有抗冻、抗渗、抗裂要求。

3.混凝土浇筑后应加遮盖洒水养护,保持湿润并不应少于14d。

洒水养护至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

(六)模板及支架拆除1.应按模板支架设计方案、程序进行拆除。

2.采用整体模板时,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底模板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达到表1K414021规定强度,方可拆除。

(要注意记忆哪些构件需达到75%设计强度才能拆除模板的构件跨度。

)3.模板及支架拆除时,应划定安全范围,设专人指挥和值守。

1K414022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掌握)一、预制构件吊运安装(一)构件吊装方案预制构件吊装前必须编制吊装方案。

吊装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概况。

2.主要技术措施。

(方法、机具、顺序)3.吊装进度计划。

4.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5.环保、文明施工等保证措施。

(二)预制构件安装1.安装前应经复验合格;有裂缝的构件,应进行鉴定。

预制柱、梁及壁板等构件应标注中心线,并在杯槽、杯口上标出中心线。

预制壁板安装前应将不同类别的壁板按预定位置顺序编号。

壁板两侧面宜凿毛,应将浮渣、松动的混凝土等冲洗干净,并应将杯口内杂物清理干净,界面处理满足安装要求。

2.预制构件应按设计位置起吊,曲梁宜采用三点吊装。

吊绳与预制构件平面的交角不应小于45°;当小于45°时,应进行强度验算。

例题: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水池吊装中,当预制构件平面与吊绳的交角小于()时,应对构件进行强度验算。

A.45°B.50°C.55°D.60°答案:A二、现浇壁板缝混凝土现浇壁板缝混凝土也是防渗漏的关键;必须控制其施工质量,具体操作要点如下:1.壁板接缝的内模宜一次安装到顶;外模应分段随浇随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