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 e a d e r--A O I-调试步骤
与技巧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标准注册与调试步骤
1.标准注册:
A.电容:
电容的检测主要是检查其焊点、是否贴有元件和是否错料
电容命名格式是C-元
件大小-数字,eg:如图的
电容c0603-1
选定位框定位,框住
本体,便于找位
0603的元件偏移范围在之间,
若偏移范围过大,会导致测试
过程中框偏移而影响测试
注册时规定其中一个焊盘朝右
为零度,若当时元件不是按如图
所示的放置,则按此键旋转,使
B.电阻:
电阻的标准分两部分作,第一部分是看焊点(如下图图一),每二部分是看丝印(如下图图二),这样既可以检测焊点又可以检测是否错料(丝印检测)
电容命名格式是R-阻值(即本体
上的丝印),若同一块PCB板有大
小不同、阻值相同的元件,则R-
阻值-元件大小
焊点检测时不用滤色功能和调
整对比度、亮度
在上面的选项都选择完后,点
击此按钮,确定注册
图一
丝印的变化较多,若与本体
一起作标准,则影响焊点的
检测,且误判较多,很难调顺,
单独对丝印作标准,可以减
少由于丝印变化而带来的误
偏移范围一般填
作丝印检测时通过滤色可以消除
松香对丝印的影响,调整对比度和
亮度可使白的部分更白黑的更黑,
图二
C.三极管:
三极管的的标准分三部分作,具体步骤如下:
⑴本体和两个脚一起框,主要用来检测两个脚的焊点,加上本体能更好定位,编程时若三极管来料较多,都可以用一个来替换,可以节约编程时间,且在调试时可以不考虑丝印对它的影响,只要看焊点是否完好,而检测错料可以对丝印单独作标准{见第
三极管的命名格式是Q-数字,允
许偏移范围一般在加上极性检测
后能更好地检测元件是否贴反,定
位框定位能更准确找位
不管元件原来在PCB板的
放置如何,注册标准时一定
要将焊盘朝右,按此按钮可
以实现
⑵单独作另一脚的标准,主要检测其焊点
注意将焊
盘朝右
⑶丝印单独注册,检测元件是否错料
作丝印的标准时一般都会考虑用滤
色功能,如何设置其参数,主要是看选
择哪些参数更能看清丝印, 更有利于
检测,最好使图像呈现白底黑字或黑
底白字(如图所示)
D.二极管:
二极管本身是有极性,作程序时一定要加上极性检测,为保证检测效果同时加上角度验证,具体作法如下:
脚:检测IC 主要是检测是否有空焊、少锡、连锡,是否反向
二极管的命名格式是D-数字,它本身是有极性的,所以要加上极性,同时选上角度验证,这样检测反向效果更好。
注册时将它本身的极性标志放在左边,这样有利于修改角度,查看角度是否有误
焊点检测,在每个IC 脚上画如图所示的框,在注册时选元件有极性,允许偏移范围在之间,根据IC 脚的大小选择其范围(如下图所示)
短路检测,画如左图所示的框,注册时加上短路检测,且要注意将焊盘朝右,偏移范围,防止定位框偏掉
作丝印检测IC 极性,命名格式是M-数字,选择元件有极性,用滤色功能,将丝印的清晰度调至如下图所示 若IC 上有如上图所示的导角,则检测IC 极性时也可以框导角,加上元件有极性和角度验证
注:检测IC 极性时可以用其本身的MARK 点作,若IC 上在对角位置都有MARK 点,则不能用,因为即使贴反在对角位置还是有MARK,所以这种情况下最好是用上述
2.调试步骤:
本系统采用统计方法进行学习,目的是让系统尽量认识OK元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让系统在内部自动建立一个判别方法:该元件应该像什么,会有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幅度是多少等。
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标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a)所有的标准必须至少学习20~30块不同的PCB.,以适应不同的情况。
b)每个标准学习总数必须大于100次,学习次数过少,会导致测试过程不够稳
定。
对标准进行学习的步骤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调试的时间和系统的稳定、误判率等。
通常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学习和调试:
1)全部学习通常学习大约20~30块不同的PCB
点击操作界面上的(模式设置)按钮,进入模式设置对话框(图A),选择全部学习,测试正确自动定位,相应在操作界面的左下方会显示如图C所示的画面
开始学习时加上自
动定位,有利于元
件框准确找位,学
习几块PCB板(5-
10块)后可以取消
模式设置后,
在操作界面的
左下方都会相
应的显示所选图A 图B 图C
设置完学习模式后,点(测试)按钮,全部学习过程中会弹出学习对话框,如下图:
显示当前此
元件学习次
数
模式设置按钮,在学习过程中若
想退出学习,则按此按钮,进入
模式设置对话框,选择全部不学
习、全部不暂停,接着点击操作
界面上停止按钮,退出
观察待测图和标准
图是否相同,若相
同则点合格,反之
2)限量学习+错误暂停一个比较稳定的标准通常需要学习100次或100次以
上;因为一种元件在一块PCB上的用量不同,用量少的元件,学习20块PCB 后得到的学习次数少,而用量多的元件学习次数已经足够,用限量学习方法可以弥补此项不足。
同时加上错误暂停又可使学习次数已够但标准还不够稳定的元件再进行学习。
首先进行模式设置(方法同第一步),如图A所示,学习过程中弹出如图B所示的对话框。
当误判较多的情况下
可以适当的将误差倍
数放大(不能超过)
若待测元件
OK,可以点学
习
图A 图B
3)错误暂停学习并修改误差倍数(如上图B所示)。
将所有学习功能关闭,使
用测试模式,对于出现的个别误判情况进行暂停,进行学习或可以对误差倍数进行适当放大或缩小。
4)对个别元件或标准学习或暂停可以对个别元件或误判多的标准单独设置学习
或暂停,用来特别调试。
用此方法时要注意“模式设置”中的“全部不学习”没有选择。
对个别元件进行学习的设置方法:在缩略图上双击鼠标找到该元件的位置,此时屏幕中心即为该元件,在此元件上点右键,选择“学习”。
对标准进行学习的设置方法:打开程序编辑/编辑标准图库,在标准图库对话框中找到要学习的标准,点击(表示选择该标准),在点击该对话框中的“学习”按钮。
3.角度旋转:注册标准时强调焊盘朝右,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统一角度。
在本程序中有四种角度:0度、90度、180度、270度,注册标准时将焊盘朝右定为0度,若实测元件与标准元件放置角度不同,则需要旋转,且以逆时针旋转。
若元件本身无极性,则0度与180度一样。
以玻璃二极管为例,说明角度如何旋转。
二极管的标准如下图:
二极管极性标
志,注册时将它
置于左侧,即以
若实侧元件如下图放置:
极性标志朝上,此时需旋转角度,点击右键选角度旋
转(或用快捷键ALT+A),弹出如下对话框:
因为规定非极性端为0度,
且按逆时针旋转,所以要得到如左图所示的位置,则
角度设置完成后,元件上程序框的角度就会作相应的变化,如下图:
此元件有极性,所以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只有一
个,且所指方向为非极性端(注册标准时设置为0
度的那一端)时表示角度旋转正确(270度)。
注
册时不是以非极性标志端为0度,则旋转角度就
不是270度,此三角形所指示端也就不是这端,
若另一个编程人员习惯将非极性端设为0度,则
会认为当前的角度错误,所以我们规定二极管注
册时一定要以非极性标志端为0度
若元件本身无极性(比如电阻、电容),也规定焊盘朝右为0度,即将本体横着放置,电阻一般是以丝印正着放置为准。
则旋转0度与180度一样,90度与
两个三角形如图
放置表示0度
270度一样。
如下图:
标准图实测元件
注:①若元件本身有极性,则在注册标准时一定要选择“元件有极性”,当元件的极性标志不明显时(比如上述的玻璃二极管),一定要加上“角度验证”。
角度验证:判别一些极性标志不是很明显的小零件的极性的常用方法,保险起见我们通常对这类零件注册标准时加上角度验证。
注意加角度验证的标准要先选中定位框框住元件本体定位,角度验证只对定位框内的元件体起作用这样检测极性效果更好。
②一旦注册标准时选择了极性检测,则元件上的程序框中只有一个小三角形(如上图的二极管),若没有选择极性检测,则程序框上显示两个三角形(如上图的电阻)
③作IC 脚焊点检测时,也会选择“元件有极性”,同样存在角度旋转的问题,旋转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定义焊盘朝右为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