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通过激素的调节
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巩固练习
1、下列各组腺体分泌的物质,均能够直接排放到 血浆中的是( B ) A.唾液腺,垂体,肠腺 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 C.睾丸,汗腺,皮脂腺 D.卵巢,胃腺,肝脏 2、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①③ ① 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 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 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 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沃泰默的实验 :
•稀盐酸 •稀盐酸
注入 注入
狗上段小肠肠腔 狗的血液中
结果
胰腺分泌胰液
结果
胰腺不分泌胰液
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 注入 已切除神经的狗 结果 胰腺分泌胰液 •稀盐酸 上段小肠肠腔 沃泰默的解释:
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假设: 这种实验现象是化学调节的 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 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 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要证明斯他林和贝 利斯的观点,该如 何设计实验?
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
B细胞
胰岛素
作 用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还能够 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 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 血糖水平降低。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促进糖原分解,并促 作用 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 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 平升高。
+
血糖升高
胰岛A 细胞
胰岛B 细胞
4、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 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B )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5、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对这一调节 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与人 们的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 过剩,体力活动过少,从而造成肥胖(脂肪堆积)等是糖尿病的诱 因之一。 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以控制饮食、运动治疗为前提。糖尿病病人应 控制进食糖类食物,减少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量,适量增 加高纤维食物。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 和慢跑等。对于较重的糖尿病人,除了控制饮食外,还需要按照医 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血糖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得到补充: 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和吸收、 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总结
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正常情况下)
氧化分解 合成 转 化 CO2+H2O+能量
食物中的糖类 消化吸收
血糖
肝糖原
分解 转化
0.8~1.2g/L
肝糖原、肌糖原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脂肪等非糖物质
第三步,如果甲缸每天饲喂饲料,丙缸每天饲喂用具有 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相拌的饲料,则乙缸怎样饲喂 ? 每天饲喂用经过处理过的甲状腺激素相拌的饲料 ;最后经过 一定时间的饲喂,观察现象,得出结果和结论。 (2)结果分析 ①若乙、丙缸的蝌蚪发育同步,迅速变态为小青蛙, 而甲缸还是蝌蚪状态,说 明 甲状腺激素经过50℃的温水处理后,对其生物活性没有影响 ; ②若甲、乙缸的蝌蚪发育同步,而丙缸发育变态迅速, 甲状腺激素经过50℃的温水处理后,完全丧失了生物活性 说明了 ; ③若乙缸的蝌蚪发育比甲缸快,比丙缸慢,则说明 了 甲状腺激素经过50℃的温水处理后,使生物活性有所降低 。 (3)该实验设置甲、丙两组实验的目的是 起对照作用 。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科学家发现:狗进食后,胃便开足马力, 把食物磨碎。当食物进入小肠时,胰腺马上 会分泌出胰液并立刻送到小肠,和磨碎的食 物混合起来,进行消化活动。
那么,食物到达小
肠的消息,胰腺是怎样
得到的呢?
19世纪的学术界 普遍认为,胃酸刺激 小肠的神经,神经将 兴奋传给胰腺,使胰 腺分泌胰液。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
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
磨碎
制成提取液
注射
狗静脉
实验结果: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胰液的分泌是促胰液素 调节的结果。
巴甫洛夫的感慨
“我们失去了一个发
现真理的机会!”
思考与讨论 1.哪些因素使斯他林和贝利斯抓住了成 功的机会?激素的发现过程带给你什么 启示? 2.斯他林和贝利斯获得的科学发现包括 哪些内容?
二、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三、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
3、 反馈调节
练习
1、下列有关血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血糖的来源增加,去路减少,则引起血糖升高 B.血糖的来源减少,去路增加,则引起血糖降低 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 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升高血糖 2、切除胰脏的狗排出的尿液常常会吸引许多蚂蚁, 这是因为( ) D • A.尿里含有氨基酸 B.肌糖原分解,使尿糖升高 • C.狗尿中含有糖原 D.胰岛素缺乏,使狗出现糖尿 • • • • • •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 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应用
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 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 血糖水平将会上升,多余的血糖将会从 尿中排出,出现糖尿病。 症状为:三多一少 (喝得多、尿的多、吃的多 体重减少)
生活应用
糖尿病(血糖160~180mg/dl)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 来越高。想一想,这与人们的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变 化有没有关系?为什么?怎样防治糖尿病?
内分泌腺
管
管
激素
分泌促甲状 腺激素释放 下丘脑 激素等
分泌甲状 腺激素等
垂体
甲状腺
分泌生长激 素、促甲状 腺激素等
胸腺 肾上腺
分泌胸腺 激素等
分泌肾上 腺素等 分泌雌性激 素等
胰腺 卵巢
其中的胰岛分 泌胰岛素和胰 高血糖素等
分泌雄性激 素等
睾丸
三、激素调节的实例
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问题探究1:
知识回顾:
1、什么是激素调节?
2、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哪些? 它们分别释放什么激素?
3、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4、饭后血糖调节的过程?
5、运动后血糖又是如何调节的?
6、什么是反馈调节,试举一例。
三、激素调节的实例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问题情境:
当你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你的机 体为了抵御寒冷作了哪些反应?这些反应 是通过怎样的调节机制实现的?
• 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 ~14×10-5mg/mL
激素分泌量很少——微量
资料分析
资料2:
•正常人每100毫升血液中生 长激素的含量还不到1微克。 如果该激素分泌稍微多一点, 可使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成 为巨人症的受害者。 •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
生理作用显著——高效
3、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下列可能发生的 是( A ) A.胰岛A细胞分泌加强 B.胰岛B细胞分泌加强 C.胰岛素分泌增加 D.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4、给小白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后,小白 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恢复常态,可适 量注射( D )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生理盐水 D.葡萄糖液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 甲状腺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6、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 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 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 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分析
资料3:
•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 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通过体液运输
资料分析
资料4:
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 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分泌细胞 能被特定激素作用 毛细血管 激素分子 的器官、细胞就是该 激素的靶器官、靶细 靶细胞 胞。
作用于特定细胞、器官 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发现了促胰液素 发现了激素调节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 学物质进行调节的方式,这就是激素 调节(hormonal regulation)。
人体内的腺体
外分泌腺 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皮脂腺、 汗腺、乳腺 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 血管(血液)里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胸腺、 导 血 性腺(卵巢、睾丸)
下 丘 脑
甲 分 状 级 腺 调 激 节 素 示 分 意 泌 图 的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 体
促甲状腺激素
甲 状 腺
甲状腺激素 细胞代谢
反 馈
四、ndall 从3t 新鲜的动物甲状腺
中才提取出0.23g的甲状腺激素
• 30万头羊脑只能提取生长激素1g
餐后血糖含量的变化
血 浆 葡 萄 糖
dl)
300 250
*
* *
*
(mg/ 200
*
c
b a
150 1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時間
问题:在口服20g葡萄糖之后,正常人和糖尿病人血 浆中的胰岛素的含量如何变化?哪种情况属于正常 人,哪种情况属于糖尿病人? 为什么?
小结
一、激素的发现和激素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