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看中日经济战后果1:贸易
对中国:日本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
2011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为3,450亿美元,占中国贸易总额的9%。
这超过中国与另四个“金砖国家”外加英国的贸易额总和。
对日本: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中国占日本2011年进出口总额的21%。
排在第二和第三的美国和韩国分别占12%和6%。
2:投资
·中国2011年来自日本的外商直接投资为63亿美元,自1996年以来累计获得690亿美元的投资。
日本政府的数据则更高,2011年是120亿美元,1996年以来累计投资830亿美元。
日本吸引的中国投资很少。
据日本政府数据,截至2011年底,来自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5.6亿美元。
3:旅游
·2011年中国是日本排名第一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到中国的日本旅客超过365万人次,较10年前增长50%,但低于2007年397万人次的峰值。
2009年高峰时期,到日本的中国旅客为140万人次,其中包括游客和商务旅客。
日企在华:产能、销售、声誉受重挫
钓鱼岛的风暴开始波及中日贸易。
8月份日本品牌汽车在中国市场销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而德国、美国、韩国、法国品牌汽车销量则分别增长25%、19%、12%和4%。
9月11日,由于当地民众举行反对日本政府“购岛”的活动,山东威海的日资商场永旺佳世客购物广场不得不关门歇业。
9月12日该商场重新开门迎客,但一楼的综合超市内,几千平米的购物区里只有寥寥十多名顾客。
No.01 Array汽车业——产品战略失策日系车企份额持续下滑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华国产车市场中,日系车的份额呈现持续下降状态,由2010年的23.5%降
至2011年的22.7%,今年上半年再降至22.3%。
除日产市场份额持续上升之外,铃木、马自达和
三菱销量均呈下滑趋势。
业内人士称,如果钓鱼岛的危机持续,日系车将面临更大程度的下降,
这些下降的部分将被别的品牌代替。
No.02
电子业——离不开中国市场日本电子巨头再遭重创
京广沪三地日系彩电8月各品牌销售额均出现大幅下跌,其中,东芝降低40.31%;三洋下降44.32%;
松下降低23.41%;夏普下降21.06%。
统计数据显示,夏普彩电的份额由8.8%下跌到4.7%;索尼
的份额由5.9%下跌至4.4%;松下的份额已跌至0.4%,而东芝、三洋等日系品牌的占有率都跌至
1%以下。
No.03
旅游业——旅游日本华人占四成每年消费140亿元
今年1月份,中国两岸三地的访日人数高达25.4万人,占全体访日外国游客的43.7%。
中国赴日
游客平均每人消费16万日元(约合14000元人民币),已位居日本“重要旅游推广国家”之首。
中
国大陆前往日本的游客2010年时是140万人,2011年是100万人,这意味着每年140亿元(人
民币)消费花在日本。
No.04
稀土——9成以上稀土从中国进口日本担心中国再次限制出口
日本是中国最稳定、最大的稀土出口市场。
今年上半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稀土金属总量为3007吨,
所占比例为49.3%。
日本目前在澳大利亚、印度、越南等国确保了总和约1.65万吨的稀土金属矿
山资源,但所获取的稀土资源大多数为铈、钕等“轻稀土”,应用于电动汽车、节能家电引擎等“重
稀土”,日本对中国的依赖度仍为90%以上。
目前,在中国的日系车有六大品牌,包括日产、丰田和本田三大企业,以及铃木、马自达和三菱。
今年8月,除本田外,日系主流车企销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日产汽车公司首席运营官志贺俊之近日表示,各日系制造商在中国的8月新车销量受损,因为“难以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特别是户外宣传活动的取消,影响了促销”。
截至9月20日,中国反日示威活动已使日系车企损失了估计为2.5亿美元产值。
No.01 Array车市迎来金九银十日系车唯一负增长
车市迎来“金九银十”,2012年8月份中汽协统计显示,8月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1.30%。
欧、美
系品牌销售大增,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表现都很给力,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对比鲜明的
是,日系车销售乘用车共22.69万辆,销量同比下降2%,仅获得18.62%的市场份额,成为唯一负增长
的车系。
据媒体报道,截至9月20日,中国反日示威活动已使日系车企损失了估计为2.5亿美元产值。
No.02
日系品牌车企叫停活动部分经销商已停业
部分距离日本大使馆较近的日系品牌经销商已经关门停业几天了,还有个别店处于“半营业”状态,大门
紧闭但店内有人接待。
北京多家日系品牌经销商处,展厅内看车的客户很少。
一汽马自达等企业透露,
目前经销商的集客量和订单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
No.03
日产汽车宣布将暂停部分在华汽车生产
日产汽车周三称,旗下在华合资公司已决定从周四起至10月7日暂停部分生产工作,原因是反日情绪导
致日系汽车需求下滑。
日产汽车和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东风汽车公司本周四
起将暂停乘用车的生产,此举旨在调整产量。
No.04
传丰田10月在华停产丰田否认完全停产
丰田汽车目前在中国拥有三家整车合资公司,分别是与中国一汽集团成立的天津一汽丰田和四川一汽丰
田;以及与广汽集团合资成立的广汽丰田。
其中,天津一汽丰田拥有两家工厂,合计产能为42万辆;在
长春新工厂落成之后,四川一汽丰田拥有三家工厂,合计产能为14万辆。
而丰田汽车与广汽集团的合资
公司广汽丰田的年产能为36万辆。
丰田中国的总产达到92万辆。
日本丰田一位高层周三称,未来数周
可能降低在中国的产量。
由于,未能得知确切的停产天数,目前尚无法估算产能将减少多少。
人民日报:中国若扣动经济扳机日本将倒退20年
——人民日报刊文称,日本经济对中国的经济手段缺乏免疫力。
钓鱼岛事件已然对中日经贸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日本旅游业首当其冲,日系产品在华推广和销售也受到冲击。
中国一旦被迫扣动经济扳机,日本的制造业、金融业及特定对华出口产品、投资企业、进口
战略物资等,都有可能成为目标。
日本则面临着10年,甚至20年的倒退。
时殷弘:中国对日进行经济制裁的余地很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称,世界上所有大国当中,中国是最有耐心的、最少使用经济制裁的,中国对日进行经济制裁的余地很大。
亚洲中日两大经济体,中国GDP 第二,过去20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日本已经20多年的衰退,中日经济往来关系中,日本对中国的依赖,已经大于中国对日本的依赖。
日本研究专家:慎重对日打经济牌
金融时报:若打经济战 必将两败俱伤
——日本研究专家冯昭奎称,对日本采取经济上的反制措施,理论上日本受到的影响大于中国。
但是所谓的承受能力却不是光用数字就能够衡量的。
中日双方的进出口产品层次不同,技术含量不同。
日本处于产业链的高端,中国从日本主要进口关键的核心零部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如果进口受影响,产业链将面临断裂,对中国将产生损害。
——从经济领域看,作为全球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和日本的经济贸易往来较为频繁,经济依存度高。
友好合作、互惠互利、共同繁荣带来两国政府乃至本国企业多赢局面,但是一旦因为某种原因发生经贸对峙、互打经济牌,暂且不说谁输谁赢,正所谓“伤敌一千、
自损八百”,到最后必然没有真正的胜利者。
吴晓波:一百年来的三次日货抵制运动Array第一次发生在1915年,日本逼迫袁世凯签《二十一条》;第二次发生在1931年,日本入侵东三省;第三次发生在1990年代中期,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商战,中国企业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
最近的钓鱼岛事件中,一些城市再次爆发了激烈的反日货行动,然而,除了砸车泄愤之外,我们找不到成规模的产业抵制。
搜狐财经:抵制日货,不如学习日本
面对日本在钓鱼岛上的挑衅,中国以抗议和抵制日货的行动表达了愤慨。
然而,抗议中的过激行为,在触犯法律同时,也让外界以为中国过于暴戾。
历史上中国曾经多次发起抵制日货运动,但抵制的同时没有学习日本强大的秘密——较先进的制度、司法体系。
这让中国付出了惨重的代
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