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高 炉 炉 顶 煤 气 余 压 回 收 透 平 发 电 装 置 (Top Gas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 简称 TRT)是利用高炉炉顶煤气中的压力能经透平膨胀做功来驱动发电
3
HJ/T xx-2004
机发电 可回收高炉鼓风机所需能量的 30%左右 实际上回收了原来在减压阀 门中泄失的能量 3.7 焦比
炉外精炼比是指经过炉外精炼 二次冶金 工艺处理的合格钢产量占合格钢 总产量的百分比 3.21 电炉钢冶炼电耗
电炉钢冶炼电耗是指每炼一吨电炉钢在实际冶炼过程中所消耗的电量 4 要求 4.1 指标分级
本标准共给出了钢铁行业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的三级技术指标 一级: 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 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 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4.2 各级指标的具体数值见表 1 和表 2
2.0
4.0
5. SO2 排放量 kg/t 钢
1.0
a. 烧结机头
2.0
2.5
6. SO2 kg/t 产品
0.7
产 7. 烟尘 kg/t 产品
2.0
生 b. 高炉出铁场
指 8. 烟尘 kg/t 铁
2.0
标 c. 炼钢
1.5
3.0
3.0
4.0
2.5
3.0
9. 转炉废水量 m3/t 钢
17
20
25
10. 连铸废水量 m3/t 钢
合格钢材生产量占钢材总检验量的百分比 是反映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技术操 作和管理工作质量的指标 3.19 钢材质量等级品率
钢材质量等级品率是反映我国钢铁行业产品质量水平及变化情况的指标 它 是钢材优等品产量 一等品产量 合格品产量分别乘以其各自加权系数 1.5 1.0 0.5 再相加求和后 与报告期总产量的百分比 3.20 炉外精炼比
连铸比是指连铸合格坯产量占钢总产量的百分比 3.11 连铸坯热送热装
连铸坯热送热装是指铸坯在 400 以上热状态下装入加热炉 可以获得显著 节能 减少金属烧损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而铸坯温度在 650 1000 时装 入加热炉 节能效果最好 3.12 高温蓄热燃烧
蓄热式高温燃烧技术是将燃烧器与蓄热体相结合 利用工业炉产生的废气 通过蓄热体将燃料 助燃空气预热到较高温度后再进行燃烧的技术 可以大幅提 高工业炉窑的热效率 降低燃耗 3.13 综合能耗与可比能耗
5. 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6. 相关方环境管理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 法规 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 标准 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
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联合企业和短流程电炉钢厂的清洁生产审核 清洁生产绩
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献和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条文 国家冶金工业局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300
380
420
200
150
120
炉龄 25000
炉龄 20000
炉龄 10000
100
95
热装温度 600 热装比 50%
中小型材 线材 中板 中宽带及窄带钢的 加热炉(每小时加热能力 100 吨左右)
90 热装温度 400
热装比 50%
二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1. 可比能耗 kg 标煤/t 钢 2. 炼钢金属料消耗 kg/t 钢 3. 炼钢金属收得率 % 4. 生产取水量 m3 水/t 钢
18
20
25
6
HJ/T xx-2004
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11. 电炉烟尘 kg/t 钢 d. 热轧
12. 板/带/管材废水量 m3/t 材
13. 棒/线/型材废水量 m3/t 材
e. 冷轧 14. 废水量 m3/t 材
四 产品指标
1. 钢材综合成材率 % 2. 钢材质量合格率 % 3. 钢材质量等级品率 % 五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1. 生产水复用率 % 2. 高炉煤气回收利用率 % 3. 转炉煤气回收量 kgce/t 钢 4. 含铁尘泥回收利用率 % 5. 冶炼渣利用率 %
吨钢综合能耗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每吨钢消耗的各种能源自耗总量 能源消 耗总量必须是将各种能源按规定的计算方法 分别折算为同一标准单位后的总 和 企业自耗能源包括统计报告期内生产直接消耗的各种能源及其辅助生产系统 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 即企业自耗全部能源量
吨钢可比能耗的含义是指钢铁企业以钢为代表产品 前后工序能力配套生产 所需要的能源消耗 是指企业每生产一吨钢 从炼焦 烧结 炼铁 炼钢直到成 品钢材配套生产所必需的耗能量及企业燃料加工与运输 机车运输及能源亏损所 分摊到每吨钢的耗能量之和 不包括钢铁企业的矿山 选矿 铁合金 耐火材料 碳素制品 焦化回收产品精制及其它产品生产 辅助生产及非生产的能耗 3.14 炼钢金属料消耗
5
HJ/T xx-2004
表 1 钢铁联合企业清洁生产标准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 生产工艺装备与技术指标
1. 干熄焦 CDQ 2. 焦炉煤气净化 3. 烧结铺底料及厚料层操作 4. 烧结余热回收
5. 高炉炉顶余压发电 TRT 6. 入炉焦比 kg/t 铁 7. 高炉喷煤量 kg/t 铁 8. 转炉溅渣护炉 9. 连铸比 % 10. 连铸坯热送热装
680 1080
6.0
720 1090
10.0
780 1100
16.0
三 污染物指标
1. 废水排放量 m3/t 钢
绩 2. COD 排放量 kg/t 钢 效 指 3. 石油类排放量 kg/t 钢 标 4. 烟/粉尘排放量 kg/t 钢
2.0 0.2 0.025 1.0
4.0
6.0
0.5
0.9
0.2
0.45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 xx-2004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
征求意见稿 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2004–xx–xx 发布
2004–xx–xx 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
HJ/T xx-2004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要求 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6 标准的实施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产业 钢铁行业是指以黑色金属 (铁 铬 锰 3 种金属元素)作为主要开采 冶炼及压延加工对象的工业产业 主 要包括以金属矿石为原料采用高炉 转炉法炼钢的长流程钢铁联合企业和以废钢 铁为原料采用电炉炼钢的短流程企业加工生产各种钢材产品的全过程
本标准不含钢铁行业冶金矿山采矿和选矿 耐火材料 炭素制品和冶金机械 生产 3.3 干熄焦
钢铁企业生产全过程中 生产每吨钢需要的取水量 包括企业自建或合建的 取水设施 地区或城镇供水工程 发电厂尾水以及企业外购水量 不包括企业自 取的海水 苦咸水和企业排出厂区的废水回用水 3.17 钢材综合成材率
合格钢材产量占钢坯/锭总消耗量的百分比 是反映生产过程中原料利用程 度的指标 3.18 钢材质量合格率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2
HJ/T xx-2004
3 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 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 采用先进的工艺 技术与设备 改善管理 综合利用等措施 从源头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 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以减轻或消除 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钢铁行业
表1 续
一级 12
40 25
45
96 99.5 110
95
23 100
二级 14
50 35
50
92 99 100
93
21 95
三级 16
60 45
60
90 98 90
90
18 90
7
HJ/T xx-2004
表1 续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六 环境管理要求 1. 环境法律法规标准 2. 组织机构 3. 环境审核 4. 废物处理
目次
HJ/T xx-2004
前言
为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清洁生 产 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保护人民健康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并为钢铁 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 特制订本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以下 简称 本标准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可用于钢铁联合企业和电炉钢厂 短流程 的清洁生 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 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 告制度
焦比是指高炉冶炼每一吨合格生铁所消耗的干焦炭量[kg/t 铁] 3.8 高炉喷煤量
高炉喷煤量是指高炉冶炼一吨合格生铁所消耗的煤粉量[kg/t 铁] 3.9 转炉溅渣护炉
转炉溅渣护炉是指在转炉出钢后留滞部分终渣于炉膛内 并在吹炼初期或在 出钢完毕后 溅渣开始前向炉内加入炉渣调整料 调整炉渣成分及粘度至适宜范 围 用高压氮气将渣液吹溅涂敷在炉衬表面形成溅渣层 起到保护炉衬 延长炉 龄的作用 由此可降低耐火材料消耗 提高生产率 3.10 连铸比
烧结铺底料的采用及料层厚度的提高 可以改善料层透气性和烧结料的自蓄 热条件 提高热能利用率 降低固体燃料的消耗 可以提高烧结矿产量和质量 同时降低烧结机尾部及其以后的整粒筛分等过程的废气含尘浓度 减轻烧结机 引风机及风管的磨损等 3.5 烧结余热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