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防范

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防范

现感染……
照片
管理工作不重视,这样的事还会出现!
无菌手术室与污染手术室混用,管理混乱
手术器械存在混用情况,没有做到一人一用一灭

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短,不能保证灭菌时间,采用
浸泡法消毒,导致手术器械污染
操作过程中污染 使用的医疗器材被污染
照片
事件6: 22:00一患儿以发烧收入传染病病房, 入院后两名护士给予入院介绍,并告知紫外 线灯的开关不能随意打开。早晨6点护士巡 视病房,发现紫外线灯开着,赶紧关了,并 问了一句:什么时间打开了?事后,患儿和 陪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多次到医 院要求赔偿。
何谓护理不良事件?
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 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 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
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香港医管局)
0 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 Ⅰ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Ⅱ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 行临 床观察及轻微处理。 Ⅲ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 一 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 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Ⅴ级:永久性功能丧失。 Ⅵ级:死亡。
美国相关调查表明:
在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统计中,医生占38%、 药师占11%、护士占38%,同时,在其他人员的差错
、 事故中,2%源于护士。
举例:护理与病人安全的研究
美国医院联合评审委员会对1995年1月至 2005年12月严重不良事件的调查:
3548例严重医疗不良事件:
序号
1
事件
病人自杀
例数
事件2:患者,女,92岁,脑梗死后遗症,
下午14:30,发生坠床,后脑勺可见2*3cm 的血肿,外科会诊后查CT未见异常,继续 观察病情,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原因分析:对于无家属陪护患者,跌倒坠
床高危患者护工护士警惕性不够,事故发 生时护工不在岗。护士巡视不及时。
事件3:患儿刘飞,患儿刘云,同时输液,
更换盐水时误将刘云的5%GS加沐舒坦 25mg 换至刘飞,观察至输液结束后2小时 未有不良反应。
原因分析:护士工作中疏忽大意,儿科输
液老病人家属要求盐水自己更换,护士三 查七对不严格,刘飞要换水误将刘云的给 家属,坚决杜绝家属换盐水现象。
事件4:类似前例,患者季炎,患者季妹盐
水换错
事件5:患者呼吸道感染留观输液,诉有药
环境。
护理安全的内涵
包含两层含义:
一、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来 自于药剂、器械、病菌对人体的伤害身体安全; 二、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以操作规程为典
范 ,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从而避免来自于患者
的医疗纠纷法律安全。
——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关系密切
有研究表明,临床护理工作与病人 安全相关性指标,如:病人抢救成功率、 病人的并发症(卧床病人的压疮)、给药错 误;等等有密切关系。(Jack Needleman,2003;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防范
2014-02-15
本院不良事件通报
事件1,患者手术后,下午16::00交班时间,
接班护士巡视病房发现患者保留导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少, 再查发现小便浸湿床单,导尿管接口已脱 落,及时的给予更换引流袋,更换患者衣 裤,床单。
原因分析:1、手术病人交接制度执行不严
格,未仔细查看各导管引流通畅情况,未 妥善固定,与病人、家属健康宣教不严格。 2、下午巡视病房未落到实处。 3、主班观察病人不细心,责任心不够,仅 记录小便量少,未究其原因。
2005年1月卫生部下发《医院管理评价指
南》,持续深入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 首项任务就是要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 安全,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保证医 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患者安全10大目标
(2008年WHO世界患者安全联盟提出)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



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目标三、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 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目标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 错误。 目标五、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 本要求。
案例2: 2000年3月2日20点,一位患脑神经系统疾 患的17岁女性患者在京都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 酒精中毒死亡。原因如下:2月28日18点,一 位20多岁的护士发现该患者使用的蒸馏水(用 于人工呼吸机加湿器)已用完,便予以更换。 可她错将酒精当作蒸馏水放于患者床下,各班 护士每隔2h为患者用注射器抽吸数十毫升加入 加湿器,就这样直到患者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 且病情急剧恶化时,一位护士于3月4日23点才 解明原因。此时,时间已过了53h,错误操作 也经过了数名护士之手,加入的酒精约 600~700ml,由于未能及时采取酒精中毒治疗 措施,患者不幸死亡。(工作态度不严谨)
--都与护士相关
目标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




制度。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都与护士相关
为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 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 民群众健康,《护士条例》于2008年1月23日 经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由温家宝总 理签署第517号国务院令公布,自2008年5月 12日起施行。
案例3:
2000年4月9日8点45分东海大学医学部 附属医院的一名护士在给一位一岁半的女 患儿推注口服药液时(共7种药物,溶解后 约5ml的量),同样未经鼻饲管注入,而误 注入患儿的静脉滴注通路,致使患儿于次 日19点29分死亡。(工作态度不严谨,给药 途径错误)
案例4: 2000年5月10日,在札幌市中村纪念 医院一位62岁的脑出血女性患者,由于护 士错误输血而死亡。4月24日17点15分,护 士在给该患者输血前没有注意到这个病房 的床位发生了变化,错误将其他患者备用 的“A”型血液输给了本来是“B”型血的该 患者,当这位护士发现错误时,血液已被 输入约50ml,结果该患者因急性肾功能衰 竭16d之后死亡。(执行查对制度不严)
案例5:宿州眼球事件
2005年12月11日,宿州,为10名患者
做白内障手术。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
感染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 手术间进行了一例中耳炎手术,患者
照片
排出大量含绿脓杆菌的脓性分泌物,
之后于上午10点,在这间手术间进行 了眼科手术,一直持续到下午一点多,
十位病人全部做完手术。下午开始出
由此可见,护理安全管理日益受到管理者的 重视。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障病人安全刻 不容缓!
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
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护理安全:是指尽一切力量运用技术、教育、管 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防
范事故,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确保病人
的安全,创造一个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
原因分析:主班护士核对医嘱不严格,糖
尿病警示标志未建立,药房发药错误。
事件8:患者309床,输液未结束护士即给患
者拔针,拔针后才发现还有患者的盐水GS 加强力宁在操作台上而未在输液格子里, 护士未采取任何补救措施而导致护患纠纷。
原因分析:1、输液制度执行不严,未填写
输液执行单。未按规范记录瓶号4-1,4-2之 类。 2、病人表示怀疑时未及时核对医嘱。 3、发生了差错未及时进行补救。
464
2
3 4 5 6 7 8 9 10
手术部位错误
手术或者手术后并发症 给药错误 由于治疗延误导致死亡 病人跌倒致伤 病人约束中发生死亡 病人被强暴 输血问题 失火
455
444 358 269 189 138 121 94 65
11
麻醉问题
58
我司2007年对全国696所医院的调查 发生护理差错的类别: (一) 给药错误(包括种类错误、剂量错误、 途径错误); (二) 操作失误; (三) 发生压疮; (四) 管路脱出; (五) 病人跌倒坠床; (六) 服务态度不好引发纠纷等。
原因分析:除抢救病人外一律不执行口头
医嘱,执行口头医嘱必须复述一遍,确认 无误方可执行。当班护士未复述即执行不 是抢救病人的口头医嘱,导致输错盐水。
事件7:患者119床,有糖尿病史,医嘱予
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护士误将 5%GS250给患者输上,约5分钟后病人表示 怀疑才发现,马上换下,测血糖7.5mmol, 观察至输液结束,无特殊不适。
第十六条 护士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
规定。 第十七条 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 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 要的紧急救护。 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 定的,应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当向 该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 管理的人员报告。
事件9:儿科输液,误将05床的琥珀酸氢化
可的松注射给15床。
原因分析:儿科大批输液时核对不严格,
未做到三查七对,环境嘈杂造成护理人员 集中注意力退化。
事件10;患者,老年病人静脉输液,予足
部静脉穿刺,穿刺毕未松止血带,直至4小 时后遂发现,予相应对症处理,未 发生严 重不良后果。 事件11:患者,静脉肾盂造影,静脉穿刺 后注射泛影葡胺40ml,穿刺后未松止血带, 予注射30ml 发现,局部肿胀明显,肾盂未 显影,穿刺局部黑色显影明显,后予吸收 贴膜敷贴,热敷,两天后完全消退,引起 护患纠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