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篇一: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治疗支气管哮喘常用药物简介 2013年01月17日 09:32 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①控制药物:是指需要长期每天使用的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维持哮喘临床控制,其中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全身用激素、抗白三烯类药物、长效 2‐受体激动药(l aba)、茶碱类等,代表性药物为激素,是控制气道炎症的最有效药物,吸入糖皮质激素是长期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
②缓解药物:是指按需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其中包括速效吸入2‐受体激动药、全身用激素、吸入性抗胆碱药、短效茶碱类及短效口服 2‐受体激动药等。
(1)激素:是最有效的控制气道炎症的药物。
给药途径包括吸入、口服和静脉应用等。
吸入给药:吸入为首选途径,是长期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
吸入激素的局部抗炎作用强;通过吸入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较小,全身性不良反应也较少。
吸入激素可以有效地减轻哮喘症状、提高生命质量、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控制气道炎症,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和减轻发作时的严重程度,降低病死率。
临床上常用的吸入激素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松等。
口服给药:适用于轻中度哮喘发作、慢性持续哮喘大剂量吸入激素联合治疗无效的患者和作为静脉应用激素治疗后的序贯治疗。
一般使用半衰期较短的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龙或甲泼尼龙等),可采用每天清晨顿服给药的方式。
推荐剂量为:泼尼松龙30~50mg/d,应用5~10天。
具体使用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当症状缓解或其肺功能已经达到个人最佳值,可以考虑停药或减量。
静脉给药:严重急性哮喘发作时,应静脉及时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400~1000mg/d)或甲泼尼龙(80~160mg/d)。
无激素依赖倾向者可在短期(3~5天)内停药;有激素依赖倾向者应延长给药时间,哮喘症状控制后改为口服给药,逐步减少激素用量。
(2) 2‐受体激动药:通过对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等细胞膜表面的 2‐受体的作用而舒张气道平滑肌等作用来缓解哮喘症状。
此类药物可分为短效 2‐受体激动药(维持4~6小时)和长效 2‐受体激动药(维持12小时)。
短效 2‐受体激动药(简称saba):常用的药物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
①吸入给药:可供吸入的短效 2‐受体激动药包括气雾剂、干粉剂和溶液等。
这类药物松弛气道平滑肌作用强,通常在数分钟内起效,疗效可维持数小时,是缓解轻至中度急性哮喘症状的首选药物,也可用于运动性哮喘。
如每次吸入100~200 g沙丁胺醇或250~500 g特布他林,必要时每20分钟重复1次。
这类药物应按需间歇使用,不宜长期、单一使用,也不宜过量应用,否则可引起骨骼肌震颤、低钾血症、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②口服给药: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丙卡特罗等,通常在服药后15~30分钟起效,疗效维持4~6小时。
如沙丁胺醇2~4mg,特布他林1.25~2.5mg,每天3次;丙卡特罗25~50 g,每天2次。
使用虽然比较方便,但心悸、骨骼肌震颤等不良反应比吸入给药时明显。
长效 2‐受体激动药:该类药物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可维持12小时以上。
在我国临床应用的有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
沙美特罗吸入后30分钟起效,平喘作用维持12小时以上。
应用剂量50 g,每天2次吸入。
福莫特罗吸入后3~5分钟起效,作用维持12小时以上,剂量为4.5~9.0 g,每天2次吸入。
福莫特罗因起效较快,可按需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
目前推荐吸入激素和长效 2‐受体激动药联合应用治疗哮喘。
如较常用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是将吸入激素和长效 2‐受体激动药联合制药,这两种药物具有协同的抗炎和平喘作用,可获得相当于(或优于)应用加倍剂量吸入激素时的疗效,并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较大剂量吸入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适合于中至重度持续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
一般不推荐长期单独使用长效 2‐受体激动药,应该在指导下与吸入激素联合使用。
(3)抗白三烯类药物:是除吸入激素外唯一可单独应用的长期控制药,可作为轻度哮喘的替代治疗药物和中重度哮喘的联合治疗用药。
该类药物可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的恶化,但不能取代激素。
作为联合治疗中的一种药物,可减少中至重度哮喘患者每天吸入激素的剂量。
通常口服给药,主要有:扎鲁司特20mg,每天2次;孟鲁司特10mg,每天1次;异丁司特10mg,每天2次。
(4)茶碱类: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
作为症状缓解药,尽管在治疗重症哮喘时仍然静脉使用茶碱,但短效茶碱类治疗哮喘发作还存在争议,因为它在用于舒张支气管治疗时,与足量使用速效 2‐受体激动药比较无任何优势。
口服给药:包括氨茶碱和控(缓)释型茶碱。
用于轻至中度哮喘发作和维持治疗。
一般剂量为每天6~10mg/kg。
口服控(缓)释型茶碱后昼夜血药浓度平稳,平喘作用维持长,一般剂量为100mg,每天2次,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症状的控制。
联合激素具有协同作用,但与 2‐受体激动药联合应用时容易出现心率增快和心律失常,应慎用或适当减少剂量。
静脉给药:氨茶碱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注射〔速度不超过0.25mg/(kg min)〕或静脉滴注,适用于哮喘急性发作且近24小时内未用过茶碱类药物的患者。
负荷剂量为4~6mg/kg,维持剂量为0.6~0.8mg/(kg h)。
多索茶碱的作用与氨茶碱相同,但不良反应较轻,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静脉应用可将本品200~3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天1次。
应注意茶碱类药物个体差异较大,临床应用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选择最佳剂量和用药方法。
(5)吸入性抗胆碱药:吸入性抗胆碱药如异丙托溴铵、溴化泰乌托品等。
其舒张支气管的作用比 2‐受体激动药弱,起效也较慢,但长期应用不易产生耐药。
有气雾剂、雾化溶液和吸入胶囊等剂型。
吸入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常用剂量为20~40 g,每天3~4次;经雾化泵吸入异丙托溴铵溶液的常用剂量为50~125 g,每天3~4次。
溴化泰乌托品为长效抗胆碱药,仅需10mg每天1次给药,但缺点是价格较高。
该类药物与 2‐受体激动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互补作用。
对妊娠妇女和患有青光眼或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应慎用。
【篇二: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一)治疗原则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治疗的目的为控制症状,防止病情恶化,尽可能保持肺功能正常,维持正常活动能力 (包括运动),避免治疗副作用,防止不可逆气流阻塞,避免死亡。
哮喘治疗原则为长期、规范、持续、个体化。
强调分期治疗,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解挛治疗联合抗炎;缓解期长期抗炎治疗,控制发作、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
二)治疗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主要分为两类,即缓解哮喘发作药物和控制哮喘发作药物。
1、缓解哮喘发作药物用药方法可采用吸入,也可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
2)茶碱类3)抗胆碱药2.控制哮喘发作药物此类药物主要治疗哮喘的气道炎症,亦称抗炎药。
1)糖皮质激素口服剂:有强的松、强的松龙。
用于吸入糖皮质激素无效或需要短期加强的患者,起始30一60mg/d,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10mg/d。
然后停用,或改用吸入剂。
静脉用药:重度或严重哮喘发作时应及早应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注射后4~6小时起作用,常用量100~400mg/d,或甲基强的松龙,80~160mg/d,起效时间更短 (2~4小时)。
地塞米松因在体内半衰期较长、不良反应较多,一般10~30rng/d。
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然后改口服和吸入制剂维持。
2)白三烯(lt)调节剂通过调节lt的生物活性而发挥抗炎作用。
同时也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常用半胱氨酰lt受体拮抗剂,如扎鲁司特(zafirlukast)20mg、每日2次,或孟鲁司特 (monteiukast)l0mg、每天1次。
不良反应通常较轻微,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少数有皮疹、血管性水肿、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3)色苷酸钠及尼多酸钠是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物。
可部分抑制ige介导的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对其他炎症细胞释放介质亦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能预防变应原引起速发和迟发反应,以及运动和过度通气引起的气道收缩。
色苷酸钠雾化吸人3.5~7mg或干粉吸入20mg,每日3~4次。
本品体内无积蓄作用,少数病例可有咽喉不适、胸闷、偶见皮疹,孕妇慎用。
4)其他药物三)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急性发作的治疗目的是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防止并发症。
哮喘急性发作的两个关键环节是气道炎症加重(气道壁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等)和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因此治疗关键对策应为抗炎(激素)联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1.脱离变应原部分患者能找到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或其他非特异刺激因素,应立即使患者脱离变应原。
这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2.根据病情的分度进行综合性治疗3.强调吸入治疗新的治疗观念强调吸入治疗,并联合静脉和口服药物。
吸入治疗具有作用直接迅速,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好,所用药物剂量小,避免或减少全身用药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等优点。
吸入给药的副作用有口、口咽念珠菌病、声音嘶哑,都较轻微、容易处理和避免。
该观念已逐步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和推崇。
在最新版gina(2006年)中已明确指出: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时,支气管舒张剂联合使用高剂量吸入激素比单用支气管舒张剂能更有效控制急性症状,对于所有疗效参数,包括住院天数,使用高剂量吸入激素比加用全身激素更好(evidence b);吸入激素可以减少哮喘反复发作,疗效与口服激素相当。
强的松龙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比单用强的松龙更有效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率。
使用高剂量吸入激素(2.4mg布地奈德,一天分四次吸入)可以有效减少哮喘反复发作率,疗效与每天口服40mg强的松龙相似(evidence a)。
吸入治疗的方法有压力定量气雾剂(pmdi) 吸入、定量气雾剂+储雾罐(spacer) 吸入、干粉吸入剂(dpi)吸入、雾化溶液吸入剂持续雾化吸入等。
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以快速起效吗?答案是肯定的。
糖皮质激素一般通过其介导的经典途径发挥抗炎作用,而经典作用途径为“基因组机制”,需要数小时和数日后经过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后才能发挥效应,因此所需的时间较长。
最新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在作用早期还可通过非经典途径达到快速起效的作用。
其作用途径是,首先糖皮质激素与细胞膜的激素受体(mgr)结合,进而抑制g蛋白合成,减少gi/o诱导的细胞内camp形成和钙离子内流,从而促进气道血管收缩,使细胞分泌和细胞介质释放减少,最终可能抑制由细胞激动后发生的一系列炎症反应。
该作用产生的时间只需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多年临床应用经验和大量临床试验证实联合雾化吸入足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以快速有效控制急性喘息、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