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借”和“贷”所表示增减含义
账户类型
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备抵账户 成本类账户 费用类账户 负债类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备抵账户 收入类账户
+ + + + -
+ + + +
(二)资产和成本类账户的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成本类账户的借 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 在借方,有时可能无余额。 其余额计算公式为: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资产类备抵账户的结构与所调整账户的结构 正好相反。 资产和成本类账户结构用T型账户表示见课 本P72 图4-1
(3)当分录中需要列示明细科目时,应按科目级 次高低从左向右列示,二级科目前加破折号, 三级科目放在一对小圆括号中,即“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三级科目)” (4)借方或贷方会计科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二级科目同属于一个一级科目时,所属一级科 目只在第一个二级科目前列出,其余省略,每 个二级科目各占一行,其前均应保留破折号, 且保持左对齐。需注意的是,如果这些二级科 目分别列示于借方和贷方,应在借方和贷方分 别列出一个该一级科目;处于同一个方向的每 两个二级科目之间均不能列示其他一级科目。 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如图4-10所示。见P80
(二)会计分录
• 会计分录的含义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 务列示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科目)及 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例4-1】至【例4-4】所列示的四项经济业务 的会计分录分别如下: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借:应付票据 贷:应付账款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借: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1 000 1 000 20000 20000 50000 50000 30000 30000
(5)某项经济业务在账户记录中,颠倒了记 账方向,借贷仍然平衡; (6)某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发生多记 和少记并相互抵销,借贷仍然平衡。 由于账户记录可能存在这些不能由试算 平衡表来发现的错误,所以需要对一切会计 记录进行日常或定期的复核,以保证账面记 录的正确性。
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的运用如【例4-6】 所示。 【例4—6】20×1年1月初,甲公司各账户的 余额如表4-4所示。 表4-4 期初余额表 20×1年1月1日
(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 户的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期末余 额一般在贷方,有些账户可能无余额, 其余额计算公式为: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备抵账户的结构与所调 整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用T型账户表 示见课本P73 图4-2
借方 实收资本
贷方
借方
银行存款 贷方
期初余额:* (3)50000
期初余额:* (3)50000
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
【例4-4】甲公司以银行存款30000元,偿 还到期的长期借款。 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公司的银行存款 减少30000元,长期借款同时减少30000元, 它涉及“银行存款”这个资产类账户和“长 期借款”这个负债类账户。资产的减少用 “贷”表示,负债的减少用“借”表示,因 此应在“长期借款”账户的借方记入30000元, 在“银行存款”贷方记入30000元。 该项经济业务在T型账户中的登记如图所示。
(二)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1、能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金运动的 来龙去脉。 2、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
(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 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借贷记账法是目前国 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 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 法记账。
【例4-5】甲公司购入材料一批,价款 60000元,其中40 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 20000元尚未支付,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因素。 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60 000 贷:银行存款 40000 应付账款 20000 复合会计分录实际上是由若干简单会计 分录复合而成的,但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 清晰,一般不应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 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总会涉及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一方(或几方)记入借方, 另一方(或几方)必须记入贷方,记入借方的金 额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如果涉及多个账户, 记入借方账户金额的合计数等于记入贷方账 户金额的合计数。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见课本P75 表4-2
(二)试算平衡的分类
1.发生额试算平衡 发生额试算平衡是指全部账户本期借方 发生额合计与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保持平衡,即: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 生额合计
发生额试算平衡的直接依据是借贷记账 法的记账规则。
2.余额试算平衡
余额试算平衡是指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 余额合计与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保 持平衡,即: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 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 余额试算平衡的直接依据是财务状况等 式。
(三)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的。 试算平衡表通常是在期未结出各账户的本期 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后编制的,试算平衡 表中一般应设置“期初余额”、“本期发生 额”和“期末余额”三大栏目,其下分设 “借方”和“贷方”两个小栏。各大栏中的 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应该平衡相等,否则, 便存在记账错误。为了简化表格,试算平衡 表也可只根据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编制, 不填列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和期未余额。
2.会计分录的分类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 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 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 录,如【例4-1】至【例4-4】中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 应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多借一贷 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如【例4-5】中的会计 分录。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 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一)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 贷方。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 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 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 于账户的性质与所记录经济内容的性质。通常而言, 资产、成本和费用类账户的增加用“借”表示,减少 用“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的增 加用“贷”表示,减少用“借”表示。备抵账户的结 构与所调整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
借方 应付账款
贷方
借方
应付票据 贷方
期初余额:*
期初余额:* (2)20000 (2)20000
已到期的应付票据转为应付账款
【例4-3】甲公司收到投资者投人资本金 5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公司银行存款增 加50000元,所有者对该公司的投资同时增加 50000元,它涉及“银行存款”这个资产类账 户和“实收资本”这个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资产的增加用“借”表示,所有者权益的增 加用“贷”表示,因此应在“银行存款”账 户借方记入50000元,在“实收资本”账户贷 方记入50000元。 该项经济业务在T型账户中的登记如图所示。
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第一节 会计记账方法的种类
一、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 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 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 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 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试算平衡表的一般格式如下表所示
期初余额 账户名称 借方 贷方 本期发生额 借方 贷方 期末余额 借方 贷方
合计
试算平衡只是通过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来检 查账户记录是否确的一种方法。如果借贷双方 发生额或余额相等,可以表明账户记录基本正 确,但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因 此,试算不平衡,表示记账一定有错误,但试 算平衡时,不能表明记账一定正确。
借方
银行存款
贷方
借方
长期借款 贷方
期初余额:*
期初余额:* (4)30000 (4)30000
以银行存款偿还到期的长期借款
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 与会计分录
(一)账户的对应关系 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采用借贷记账法对 每笔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时,相关账户之间 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存在对应关 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四)损益类账户的结构
• 损益类账户主要包括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 账户。 1.收入类账户的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收人类账户的借方登 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本期收入净额 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用以计算当 期损益,结转后无余额。 收入类账户结构用T型账户表示见课本 P74 图4-3
2.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费用类账户的借方登 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本期费用净额 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用以计算当 期损益,结转后无余额。 费用类账户结构用T型账户表示见课本 P74 图4-4所示。
3.会计分录书写格式
(1) 先借后贷,分行列示,“借”和“贷”字 后均加冒号,其后紧跟会计科目,各科目的金 额列在其后适当位置。“贷”字与借方科目的 首个文字对齐,贷方金额与借方金额适当错开。 如【例4-1】中的会计分录。 (2)在复合会计分录中,“借”和“贷”通常 只列示在第一个借方科目和第一个贷方科目前, 其他科目前不再列示“借”或“贷”。所有借 方、贷方一级科目的首个文字各自保持对齐; 所有借方、贷方金额的个位数各自保持右对齐。 如【例4-5】中的会计分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