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原理技术基本知识介绍
14
光盘存储器原理—激光刻蚀与读出
15
偏振光显微镜
16
激光全息防伪人民币(建国50周年纪念币)
17
激光控制核聚变
18
天文台(激光导航星)
来自纳层 的反射光 (高度约 100km) 最大高度 约35km
来自空气 分子的 Rayleigh光
19
激光测距与激光雷达
20
激光切割
21
长度测量
22
光子的动量
h m 2 2 h mc2 c c
h h 2p h h P mcn0 n0 n0 n0 k c l 2p l 2p
光的能量就是所有光子能量的总和。当光与物质(原子、分 子)交换能量时,光子只能整个地被原子吸收或发射。
基本知识介绍
普通光源是光的自发辐射。
特点:多波长、任意方向、 不相干。
普通光源向四面八方辐射, 光线分散到4p球面度的立体 角内.
1
激光
激光: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激光是光的受激辐射。
激光的特点:单色性好,方 向性好;相干性好;亮度高.
T
c l0 在真空中 各种介质中传播时,保持其原有频率不变,而速度各不相同 l c υ υ l (l 0 )
27
单色平面波
(1) 平面波
波阵面或等相位面:光波相位相同的空间各点所连成的面
平面波:波阵面是平面 实际生活中无穷远处传来的光,透镜前焦点上光源通过透 镜形成的光束可以看成平面波 (2) 单色平面波:具有单一频率的平面波 准单色波:实际上不存在完全单色的光波,总有一定的 频率宽度,如 称为准单色波。
31
梅曼在7月7日正式演示了世 界第一台红宝石固态激光器;
他在Nature(8月16日)发表了 一个简短的通知。
Maiman
9
激光技术发展简史之一
Maiman的第一台激光器
10
中国第一术发展简史之二
各种激光器的开发:
工作物质:固体,气体,染料,化学,离子,原 子,半导体,X射线 输出功率:大功率,低功率
28
单色平面波
理想的单色平面波
单色平面波的表示---行波方程
z 2p t 2p z U U 0 cos t U 0 cos l c T
单色平面波的复数表示
U U 0 exp i t kz U exp(it )
25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波是横波,有偏振方向,激光本质上讲是偏振光---偏振 方向有时随时间变化
y Ey E (1)线偏振光 Ex x (2)自然光 传播方向 z
26
光速、频率和波长三者的关系
(1)波长:振动状态在经历一个周期的时间内向前传播的距离。
(2)光速 c 2.998 108 m / s 3108 m / s (3)频率:光矢量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1 (4)三者的关系
生物和医学应用
23
激光技术涉及的学科
物理(光学) 精密加工(光学谐振腔的制作) 光学加工(光学镀膜、光学装调) 电子技术(激光电源、控制电路) 应用技术基础(数学方法、误差理论)
24
光学基本概念
波动性:传播过程 具有频率、波长、偏振 粒子性: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具有能量、动量、运动质量
光波是电磁波 振动的电场; 振动的磁场 l 光与大多数探测器作用时,主要是电矢量起作用,故把电 矢量称作光矢量
工作方式:短脉冲,脉冲,超短脉冲,连续 输出稳定性:稳频率,稳功率,稳方向
12
我国激光器研究情况
激光器的第一台 红宝石激光器(我国第一台) He-Ne激光器 掺钕玻璃激光器 GaAs同质结半导体激光器 CO2分子激光器 研制成功时间 1961年11月 1963年7月 1963年6月 1963年12月 1965年9月 研 制 人 邓锡铭、 王之江 邓锡铭等 干福熹 王守武 王润文等
13
激光技术发展简史之三
激光应用技术
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光通讯,光存储,光放大,光计算, 光隔离器 检测技术方面的应用:测长,测距,测速,测角,测三维 形状 激光加工:焊接,打孔,切割,热处理,快速成型 医学应用:外科手术,激光幅照(皮肤科、妇产科),眼 科手术,激光血照仪,视光学测量 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激光核聚变,重力场测量,激光光 谱,激光对生物组织的作用,激光制冷,激光诱导化学过 程等等
29
球面波
波阵面为一系列同心圆的波是球面波
球面简谐波方程:
U0 r U cos t r c
球面波的复数表示法:
U 0 i t kr U e r
30
光子
在真空中一个光子的能量
h
式中h是普朗克常数,h=6.63×10-34J•s。
光子的具有运动质量
Prokhorov
Townes
7
激光技术发展简史之一
1958年Townes和 Schawlow抛弃了尺度必 须和波长可比拟的封闭 式谐振腔的老思路,提 出利用尺度远大于波长 的开放式光谐振腔实现 Laser的新想。 Schawlow
8
激光技术发展简史之一
美国休斯公司实验室一位从事 红宝石荧光研究的年轻人梅曼 在1960.5.16利用红宝石棒首 次观察到激光;
Einstein
5
激光技术发展简史之一
理论基础: R.C.Tolman指出: 具有粒子数反转的介 质具有光学增益(产 生激光的基本条件之 一)(1924)。
Tolman
6
激光技术发展简史之一
实验基础:
Prokhorov和 H.Townes分别 独立报导了第一 个微波受激辐射 放大器(Maser) (1953)
~ 复振幅 U : 代表振幅在空间的分布,辐角(-kz)代表位相在 ~ 空间的分布 U U 0 exp ikz
光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光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 光波能量。光强与光矢量大小的平方成正比,即 I U 2
2 U0 1 2 2 1 T 2 I T U dt 1 U 0 cos2 (t kz)dt T 2 T T 2 T 1
基本沿某一条直线传播,通 常发散角限制在10-6球面度 量级的立体角内.
2
激光
辐射跃迁: 受激吸收; 自发辐射; 受激辐射
3
激光
粒子数反转
激光原理就是要研究光 的受激辐射是如何在激 光器内产生并占主导地 位而抑制自发辐射!
4
激光技术发展简史之一
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的光子学说 (1905); 波粒二象性(1909) 辐射理论(1917):提出 了受激辐射的概念,预 测到光可以产生受激辐 射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