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真题汇编完整版(含初试复试和(精)

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真题汇编完整版(含初试复试和(精)

法理学时间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13保研综合1、法律论证;2、法的适用;3、法律规范的效力简述法制与法治的区别13保研专业1、法的价值;2、任意性规则;3、法的体系;4、纠纷解决机制;5、类比推理6、法律责任;1、简述法的原则在法律实施方面的功能2、简述程序正义的作用3、简述法律调整对象的特征4、简述论理解释1、试述现代法与道德的关系2、试述法律责任的归结原则3、当代中国法律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12初试1、绝对事件2、实质推理3、法学世界观4、法规清理1、简述案例在我国司法适用中的作用1、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结构和基本特征12复试1、法的价值2、调整性法律关系3、法的渊源1、简述现代法对国家权力的促进作用2、简述司法公正的标准1、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特点2、评析社会契约论4、类推推理5、法的适用3、简述论理解释的主要方法4、简述我国立法体制的特点12保研专业1、法律实效;2、法的历史类型;3、论理解释;4、任意性规则。

(1)、简述当代中国法的主要渊源。

(2)、法律原则的功能。

(3)、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原则。

(4)、社会自治对法治的意义(1)、论述法律职业群体对法制建设的积极意义。

(2)、法律实证主义学派对法与正义关系的观点。

11初试1、个别性调整;2、人权的普遍性;3、立法主体;4、判例法;5、法律体系;6、目的解释。

1、简述法的原则在法的创制方面的功能;2、简述法律解释与法律修改的区别;3、简述法规清理的特点及意义;4、简述法律推理的特征。

1、论我国立法的民主原则与科学原则的相互关系;2、论法治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论我国法律监督的作用与完善。

11复试1、立法技术2、法的价值3、授权性规范4、规范性解释1、简述西方法治思想的源流与发展2、简述法的适用的原则1、论述社会主义法治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促进作用2、举例说明形式推理与实质推理的联系与区别10初试集体人权1、简述法的社会职能和政治职能的关系 2、简述法的作用1、评述法家“势威之可以禁暴,而厚德之不足以止乱扩充解释法制调整性法律关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保护性规则的局限性3、简述法的价值冲突4、简述民主立法的原则及其表现形式也”的思想。

2、论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和意义。

3、论述法律责任的归结原则。

09初试1、法的历史类型2、法律适用3、任意性规则4、立法体制法律原则在法的实施中的作用09复试1、法律技术2、内在道德3、确定性规则1、简述我国的法律监督2、简述法系与法的历史类型3、简述霍布斯的法与道德的理论1、论法治原则2、论正义第一原则和正义第二原则08初试法的体系法的规范性解释调整性法律关系相对确定性规则1.法制2. 立法程序3. 限制解释4. 保护性法律关法治与法制的区别简述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系08复试1、古代法2、法律概念3、法律思想体系4 、法律渊源5、立法技术6、法律监督1论潘恩的法制思想 2、法律解释的必要性3实质推理的适用 4、法的创制程序1、论法律调整的对象2、论庞德关于法与利益关系的思想07初试1、系统解释2、法系3、规范性法律文件4、法的制定法律意识和法的关系07复试1、法律意识2、法的形成3、成文法4、类推适用5、平权性法律关系6、社会连带关系1、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不同特点2、法律规范特征3、法律责任不同于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4、哈特如何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1、试论德沃金的公民权利及其意义2、试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06初试法的价值法的适用法与国家权力的联系法律原则学理解释05初试1、法的历史类型2、立法技术3、法规清理4、法律事实简述法律调整的过程04初试1.法律监督2.法律解释3.立法程序4.保护性法律关系简述社会主义法和民主政治的关系03初试1. 立法程序2. 法典编纂3. 法律推理1. 简述确定法的效力等级通常应遵循那些原则(10分)2. 简要回答违法的构成要件(11分)法制史时间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13保研综合1、廷尉;2、九章律;3、重罪十条简述《宋刑统》与《唐律》在体例上的差异13保研专业1、六脏;2、十恶;3、朝审1、简述清末司法机构的调整2、简述《唐律疏议》的结构和内容论唐初立法指导思想12初试1、大辟2、汉代“约法三章”3、刑部4、《中华民国约法》1、简述唐律中的五刑1、试述《大清现行刑律》的结构及内容特点12复试3、宋朝的死刑种类4、明代中央司法机关的主要职能5、简述西周的六礼试述清末修律的内容12保研专业(1)、教会法;(2)、八议;(3)、宋刑统;(4)、国法大全。

(1)、简述十二表法的内容。

(2)、1805年法国民法典的特征。

(3)、简述唐五刑的内容。

(4)、简述清试论述六法全书的主要内容。

代中央司法机关。

(5)、简述《钦定宪法大纲》。

11初试1、三不去;2、《清会典》;3、六法全书;4、《中国土地法大纲》简述西汉法律的主要形式11复试1、九章律2、晋律3、九卿会审4、都察院1、简述春秋时期的成文法公布活动2、简述唐律中的五刑1、试述明清时期的秋审2、试述法国1805年民法典的特点3、简述明清时期的会审4、春秋决狱10初试五听化外人编敕《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简述“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主要内容09初试1、明德慎罚简述《十九信条》的主要内容2、大清律例3、准五服以治罪4、咨议局09复试1、笞刑2、中华民国宪法(1946)3、秋冬行刑1、折杖法2、明德慎罚之法律思想1、中国古代死刑之流变分析08初试铸刑鼎三法司朝审改法为律1.大理寺2. 官当3.礼法之争4. 六法全书战国时期<法经>的内容及历史地位简述西汉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07初试1、九刑2、廷尉3、朝审4、唐六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07复试1、谋叛2、秋审处3、发谴1、简述法经的结构、内容。

2、《明大诰》结构、特征。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背景1、论述清末领事裁判权的特征06初试保辜六杀内乱法部简述<钦定宪法大纲>的结构和主要内容06复试1、大司寇2、春秋决狱3、谋大逆4、《中国土地法大纲》1、《宋刑统》的结构及其主要特点2、《大清新刑律》与《大清现行刑律》比较05初试1、五听2、录囚3、大清新刑律4、领事裁判权简述“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的含义。

05复试1、禹刑2、决事1、评述西周“以德配天,比 3、审刑院4、钦定大清商律明德慎刑”的法律思想及其影响。

2、论述唐朝的主要立法成就04初试 1.圜土2.出入人罪3.通政使司4.刑名幕友简述从法经《具律》到隋唐律《名例律》的发展演变过程04复试1、圜土2、三省六部制3、翻异别勘1、汉魏时期法律儒家化的主要途径和影响2、评清末的预备立宪活动03初试 1. 爰书2. 六脏3. 京察1. 简述《法经》的主要篇目和内容(10分)2. 简述《大清新刑律》确立的刑罚体系(11分)03复试1、廷行事2、部曲1、论西周礼、刑关系及其对中国3、摊丁入地4、《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30分)2、从“奸党罪”看明清法律的强化皇权倾向02复试1、髡2、《宋刑统》3、斩立决4、资政院1、从“亲亲得相守匿”原则,看汉代法律的儒家化2、“领事裁判权”与清末法制的半殖民地化02初试一,填空题1*41,西周“九刑”,一指墨、劓、非、宫、大辟及流、————、鞭、赎等九种刑罚。

2,“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出自———。

3,元初把境内居民分为高下四等,依次为:蒙古族人,色目人,汉人和———。

4,清代仿效《明会典》编定《清会典》,计有康熙、雍正、乾隆、———、光绪五部会典。

二,单项选择2*51,“十恶”首次规定于()。

A,《晋律》 B,《开皇律》 C,《唐律》 D,《北齐律》2,“八议”首次规定于()。

A,《晋律》 B,《曹魏律》C,《北齐律》D,《唐律》3,“名例律”首次规定于()。

A,《晋律》 B,《北魏律》C,《北齐律》D,《唐律》4,元代中央司法机关中,取代大理寺主持审判的机构是()。

A,大宗正府 B,宣政院 C,御史台 D,刑部5,清末官制改革将大理寺改为()。

A,大理院 B,刑部 C,法部 D,最高法院三,判断题1*51,西周中央司法审判机关称为司寇(或大司寇)--------2,汉武帝时凡官吏私自到诸侯国任官的,依《左官律》给予刑事处罚。

------3,在朝堂之上杖责大臣的“廷杖”制度盛行于清朝。

--------4,朱元璋修定的《明大诰》共四编。

------5,《大清现行刑律》分总则和分则两编,后附《暂行章程》五条。

------答案:一,扑,《唐律疏议》,南人,嘉庆二,B,B,C,A,A三,/,/,X,/,X四,名词解释3*21,《宋刑统》2,九卿“圆审”01初试一,解释下列名词(3*3)1,禁榷2,凌迟3,厂卫二,填空(1分*6题)1,西周时期把过失犯罪称为_____,故意犯罪称为_____.2,《晋律》又称_____或______.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审判采用_____级_____审的体制。

三,单项选择(1分*3题)1,汉《九章律》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____等三篇。

A,盗贼 B,户 C,杂律 D,吏律2,廷杖制度盛行于____时期。

A,唐朝 B,宋朝 C,秦朝 D,明朝3,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____时期。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时期四,简述《唐律》中“十恶”制度的主要内容。

(7分)01复试一、解释下列名词1、法经2、公室告 3 、三司推事4、充军5、三三制三、论述下列各题1、论述“孝道”等伦理观念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的地位2、论述明清时期的律与例3、论民国时期的宪政活动与主要宪法文件宪法时间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13保研综合1、不成文宪法;2、质询权;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言论自由;简述宪法与宪政的关系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12初试1、议会制2、劳动权3、宪法修正案4、民族自治地方1、简述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关系1、论述公民平等权保护中的合理性差别要素12复试1、质询权2、特别行政区3、行政复议1、简述人大代表候选人的提名规则2、简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容1、论我国行政法的体系2、我国宪法关于社会保障的规定和意义4、执行罚3、简述行政许可设定权的分配4、简述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区别12保研专业(1)、违宪审查;(2)、间接选举;(3)、行政共同诉讼;(4)、行政规章。

(1)、宪法解释体制。

(2)、中央军委主席负责制与国务院总理负责制的差异。

(3)、行政强制设定权。

(4)、行政处罚的种类.(1)、行政许可中的信赖保护原则。

(2)、我国宪法中基本人权条款的内容与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