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妆与礼仪——教案

化妆与礼仪——教案

《化妆与礼仪》第一章彩妆第一节化妆基础知识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化妆的感性认识教学重点:化妆的基本原则与要点教学难点:不同皮肤类型的识别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讲授法教学内容:1、化妆定义、作用、基本原则、操作要点2、皮肤的不同类型一、化妆定义、作用、基本原则等1、什么叫化妆:是人们利用工具与色彩描画面容,从面貌外型上改变形象的一种手法。

从广义上来说,化妆指对人的整体造型,包括面部化妆,发型、服饰等改变;从狭义上来说,化妆只是针对人的面部修饰,就是对面部轮廓、五官、皮肤作“形”和“色”的处理2、化妆的作用化妆为人们追求理想的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追求的美,应该是健康的美,科学的美。

化妆的作用表现为:美化容貌:人们化妆的目的是为了美化自己的容貌。

增强自信:化妆在为人们增添美感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自信。

造成人的视错觉,而达到弥补不足的目的。

3、化妆的基本原则扬长避短:先找优点,把优点扩大,缺点淡修饰,让人不易察觉,扬长避短。

真实自然:不虚不夸,流露自然真实的一面。

突出个性:有自己的个人风格,不要千面化,塑造独特形象的风格。

整体协调:色调、外型、款式搭配协调和谐,给人视觉柔和,清楚整齐的形象。

4、化妆的要点➢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女士生活化妆不宜浓妆艳抹,不宜粗脂俗粉,不宜追赶时尚妆容,符合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

5 、化妆的礼仪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的修饰打扮、仪表风度、举止言谈都能构成每个人独特的外部形象,同时也反映自身的修养与内涵。

化妆是一种修饰美化艺术,不同的场合应施以不同的妆扮,才能使人们藏缺扬优,起到美化形象的作用。

女士化妆礼仪采用专用原则、修饰避人原则,不以残妆示人的原则。

二、皮肤的分类特点1、干性皮肤:肤色较白皙细腻,毛孔细小而不明显,分泌量少而无光泽,皮肤比较干燥,容易生细小皱纹。

毛细血管表浅,易破裂,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

干性皮肤可分为缺水性和缺油性两种。

前者多见于35岁以上及中老年人,后者多见于年轻人。

2、油性皮肤:肤色较深暗,毛孔粗大,皮脂分泌量多,皮肤油腻光亮,不容易起皱纹,对外界刺激不敏感。

由于皮脂分泌过多,容易生粉刺及暗疮,常见于青春发育期的年轻人。

3、中性皮肤:是健康理想的皮肤,毛孔较小,皮肤红润细腻,富有弹性,对外界刺激不敏感。

皮脂分泌量适中,皮肤既不干也不油,多见于青春发育期间的少女。

4、混合性皮肤:兼有油性与干性皮肤的特征。

在面部T字区(前额、鼻、口周、下巴)呈油性状态,眼部及两颊呈干性或中性状态;此类皮肤多见于25-35岁年龄的人。

5、衰老性皮肤:皮肤干燥、光泽暗淡,皮肤水分与皮脂分泌量缺少。

皮肤的弹性与韧性减弱,出现松驰现象,面部皱纹、晒斑、老人斑等明显。

此类皮肤见于老年人。

6、敏感性皮肤:它不是一种皮肤类型,而是一种皮肤状况。

有些皮肤不论是油性皮肤、干性皮肤或混合性皮肤都有可能容易过敏。

皮肤较薄,对外界刺激很敏感。

当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出现局部红肿,刺痒等症状。

第二节化妆前后护理及脸型识别教学目的:护肤与彩妆密不可分,培养学生整体造型的观念教学重点:掌握不同脸型的粗略化妆技巧教学难点:理解并识记化妆前后的皮肤护理要点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实操练习教学内容:1、化妆前后皮肤护理2、每周皮肤护理3、面部组成与不同脸型的粗略化妆技巧一、化妆前后护理1、化妆前的皮肤护理➢清洁面部:使用适合自己的洁面产品对面部进行清洗。

➢使用化妆水:平衡面部的酸碱度,补充皮肤水分和营养。

➢润肤:使用润肤的产品,使面部彻底滋润。

➢妆前隔离:涂抹妆前底乳或隔离乳/霜,起了一层保护的作用。

2 、化妆后的皮肤护理➢眼部卸妆:使用专业的眼部卸妆产品对眼影、眼线、睫毛膏、眉毛等卸除。

面部卸妆:使用卸妆油对全脸的化妆进行溶解、卸除。

➢深层清洁:深层洁面用品把脸上的残余化妆彻底洗干净。

➢化妆水:平衡皮肤,收缩毛孔,补充水分与营养。

➢眼霜与润肤:使面部全面得到滋润与保持健康。

3、每周的皮肤护理➢去除角质:用角质凝胶或角质霜之类的去角质产品对面部进行深层清洁。

➢面部按摩:使用按摩膏均匀涂抹进行按摩,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敷面膜:补充水分,吸收营养,使皮肤得到健康保护与改善。

二、脸型识别(一)面部组成眉毛: 1.眉头 2.眉腰 3.眉峰 4.眉梢眼睛: 5.上睫毛线 6.内眼角 7.下眼睑8.下睫毛线 9.内眼角 10.上眼睑 11.眼鼻部: 12.鼻根 13.鼻梁 14.鼻翼 15.鼻头嘴唇: 16.嘴角 17.上唇 18.下唇 19.唇峰(二)认识脸型圆脸: 适合挑眉,带峰,面部两侧加暗色收紧,腮红为斜形,竖着打,不适合横向晕染,适长发方脸: 适合挑眉,不带峰带弧度的,卷发,面颊两侧加暗影,腮红为斜形,卷发长脸: 平眉,不适合挑眉,腮红横向,不适合斜形 (过瘦长脸可用粉, 桔红等膨胀色)三角脸: 适合1/4平眉眉可长些挑些, 上两侧提亮,下两侧收紧,发型短倒三角脸: 适合1/4挑眉,两边暗色,下巴提亮申子脸: 适合1/4平眉,稍化离心眉,颧骨最高位加暗色, 腮红在颧骨前稍斜一点国字型脸: 额头偏窄,眉峰在1/3以外一点(<1/4)标准脸型鹅蛋脸面部的长与宽的比例为 4 :3 ,前额宽于下颚,突起的颧骨柔顺地向椭圆的下巴尖细下去。

第三节美的标准教学目的:理解什么是美,培养学生对美的认同教学重点:三庭五眼教学难点:三点一线的准确查找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实操练习教学内容:1、理解什么是三庭五眼2、理解什么是三点一线3、找出亚洲人的肤色类型1、五官的标准比例“三庭五眼”距离相等三庭:面部纵向地分为三庭,如各庭之间长度不等,需要利用化妆手段来修饰。

上庭: 从发际线至眉线;中庭: 从眉线至鼻底线;下庭: 从鼻底线至颏底线;五眼:在面部横向分为“五眼”,以一只眼睛的长度为衡量单位,利用“五眼”的方法我们可以测量出两眼间的距离是否协调。

2、三点一线在修饰眉毛或画眼线时,三点一线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由眉头、内眼角、鼻翼三点构成一条垂直线。

眉的长度与眉峰鼻翼至外眼角固定斜线的延伸处内即是标准的眉型长度。

确定眉峰的位置时,沿眼球外侧的垂直线向上与眉的交点处为标准的眉峰位置。

嘴的长度:当目光平视时,嘴的长度应在嘴角与瞳孔形成的垂直线内。

在面部修饰中,嘴唇的大小很重要,要依据个人脸型。

大脸型不适合画小嘴型,而小脸型也不适合画出大嘴型。

要使面部和谐,可以用这条垂直线找出合适的嘴唇长度。

3、肤色的类型肤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妆容的整体效果,化妆时应根据天然肤色来确定我们的肤色基调,从而选择适当的颜色。

东方人的肤色色调主要有两大类:黄色调:黄色调又分偏浅和偏深色调。

偏浅色调的肤色比较苍白,以黄色为主;偏深色调的肤色偏深偏暗。

红色调:红色调也分为偏浅和偏深色调。

偏浅色调是淡粉红色肤色,红色以面颊最为显著;而偏深色调则是较深粉红的肤色,两颊的肤色同样较深。

第四节色彩基础知识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教学重点:色彩的关系教学难点:色彩的生成与分类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教学内容:1、色彩的分类2、色彩的生成3、色彩的关系化妆中缤纷的色彩常常让人欢喜让人忧,和谐的搭配和变化令人风姿绰约,但也是大家无从下手的难点。

其实,当你掌握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搭配规律,各种颜色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后,色彩就会轻松地成为你手中点化美丽的魔棒。

一、色彩的分类丰富多彩的颜色通常可分为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两大类。

彩色系是指白色、黑色和深浅不同的灰色,有彩色系则是色环谱上的各种颜色。

无彩色系:从左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白色、灰色和黑色组成了素雏的无彩色系,随着白色向黑色的渐变,色彩也逐渐由明亮变得深暗。

有彩色系色环谱为我们呈现了绚烂的彩色世界,是学习色彩的极好工具。

借助它,你可以清晰地找到各个色彩的位置,以及色与色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有彩色系可按色彩的构成和色彩间的关系来分别分类。

二、色彩的生成原色:红、黄、蓝为三原色。

原色是指颜色在混合的过程中,一般不能用其他任何颜色混合调制出来的最基本的颜色。

因此又称“第一次色”。

间色:由两种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又称“第二次色”。

红色和黄色可调配成橙色,黄色与蓝色可调配成绿色,蓝色和红色可调配成紫色。

所以橙、绿、紫这三种颜色就是三间色。

在调色时,原色量的不同又可以产生丰富的间色变化。

复色:又称“第三次色”,是由间色与间色或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如橙绿色(呈黄灰色)、橙紫色(呈红灰色)、绿紫色。

(呈蓝灰色)。

大多数复色都呈灰色性。

复色千变万化,丰富异常,也更具有表现力,是化妆用色的基础色。

三、色彩的关系同类色:色环上15°以内的色彩组合搭配,即在同一色相中加入不同的白或黑之后的颜色组合。

如色环图中本身的变化。

类似色:色环上间隔30°左右的色彩组和搭配。

如色环图中的2和24是1的类似色。

邻近色:色环上间隔 50°左右90°以内的色彩组合搭配,亦可界定划到120°内的色彩。

如色环图中的3-8和23-18 是1的邻近色。

对比色:色环上间隔120-180°(不含180°)色彩组合搭配。

如色环图中的9-12 和17-14是1的对比色。

互补色:色环上直径两端相对的两色。

如色环图中的1和13 。

第五节色彩要素教学目的:通过色彩搭配进一步明白色彩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色彩搭配教学难点:色彩的基本要素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实操练习教学内容:1、色彩的要素2、色性3、色彩的搭配一、色彩基本要素色相:色与色之间的差别所在,也是色彩的相貌和特征。

红绿、蓝、紫是六种基本的色相。

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即色彩在明暗、深浅上的不同。

它有两种含义。

同一色相:同色之间的深浅变化。

在同一色相中加入不同程度的白或黑,也会使明度发生相应的变化。

如在黄色中加入白色越多,明度越高,越亮,变成浅黄;黑色越多,明度则越低,越暗,变成深黄。

不同色相:不同颜色的明暗程度也存在不同,如在六种基本色相中,明度由大到小排列为黄、橙、绿、红、蓝、紫。

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又称色彩的饱和度或纯粹度。

它也有两种含义:同一色相:在同一颜色加入不同程度的黑或白都会影响色彩的纯度,且加大越多,纯度会越低。

如在红色中加入白色越多,纯度越低。

不同色相:不同颜色存在看个同的纯度,其中以原色的纯度最高,其次是间色,最后是复色。

二、色性色性:色彩的冷暖属性,是指色彩给予人心理上的冷暖感苋。

颜色的冷暖不是绝对的,而是颜色在相互比较中显现出来的。

但一般来说,冷色系的色彩多带有蓝色,而暖色系的色彩多带有黄色。

三、色彩搭配同类色搭配:单纯、雅致、平静的效果,但有时也会感觉单调、平淡。

如淡紫和紫兰色。

类似色搭配:视觉效果和谐,对比柔和,避免了同类色的单调感。

如亮粉红与紫晶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