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柬埔寨-跨文化交际-王瑾(正面)
柬埔寨-跨文化交际-王瑾(正面)
问题
每学期结束,班主任都会统计这一学期的出勤情况。除了一两位学生,其他学生在出勤这一考评中都难以拿到优秀。迟到,旷课,请假等现象每天屡见不鲜。因为学生要参加的课外活动太多,例如婚礼,丧葬,功德会等等。受柬埔寨文化的影响,学生在这些活动方面表现出的热情很高。而且很大一部分学生还承担着家务、农务,所以在农忙或者家里生意繁忙的时候就经常缺课。这不仅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展开,影响教师的情绪,而且会对其他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曾经四年级有一个学生结婚,邀请了很多六年级的学生,虽然教师原则上不允许请假,但是一般主人是直接来学校送请柬的。教师不得不做出让步。受邀的学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婚礼,但是对于剩下没有被邀请的学生,教师就难以有效地组织他们进行教学了。而且柬埔寨的婚礼一般要持续要第二天凌晨,第二天学生上课都是无精打采的,严重影响听课效果。
解决方法
十一个月来,在解决出勤的问题上,我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虽说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对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影响。我列举几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方法1:灌输集体意识。我常给学生讲,我认同并尊重你们的文化,但是不能让这种文化习俗过多地影响你们的学习。我们是一个集体,就好像一个机器,缺少了一部分,另一部分的运转也就不灵活了。如果每天都有请假旷课的,那么就会阻碍课堂中一些活动的进行。导致大家都没有很好地吸收到该学习的知识。试想,如果老师缺课旷工,你们愿意吗?
*备注:案例类型可分为:教学、生活、跨文化交际、心理、安全等方面。
反思
文化差异在第二语言教学和课堂管理中实在给教师带来很大的阻碍,如何找到有效的突破口在认同和接受他国文化的同时又能有效地组织教学真的很难。教师要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让他们把学习汉语的热情融为其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只停留在课堂和学校,而不是把学汉语看成是影响他们参加社交活动的累赘和负担。这才是有效解决课堂缺勤状况的关键。
方法2:找适当的时间,专门给学生们讲故事。主要涉及中国人珍惜时间,勤学苦练最后功成名就的故事以此来激励他们。
方法3:适当的惩罚,积极的鼓励。对于学期末统计结果中旷课十次以上,请假二十次以上的同学给予惩罚。主要惩罚手段是背书或抄书。因为学生们的语篇能力较差,我通常让他们抄写五到十篇优秀作文。对于全勤的同学给予奖励,并且公布在学校的成绩通告栏上。
志愿者Hale Waihona Puke 例分析样例姓名王瑾
性别
女
出生日期
1987.04.23
民族
汉
学历
本科
专业
国际交流与涉外事务管理
政治面貌
团员
派出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毕业院校
西北师范大学
任期
10年8月26日—11年7月25日
赴任国家
柬埔寨
赴任学校
柬埔寨桔井省川龙中华学校
*案例类型
跨文化交际
背景
在任教学校,我担任过五年级下半学期及六年级上半学期的班主任,承担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华文及作文课。学校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所以对于这一班孩子,在这一年的相处时间中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方面,我都比较了解。全班共36名同学,除了个别同学有跳级经历外,其他都是按照常规学习过汉语五年多时间。他们能够流利地和老师用汉语交流,但是在语音和语法方面,有一些“化石化”的偏误很难纠正。学生们由于求职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对于华文的学习要求及学习热情还是很高的,但是由于本身一些客观环境的制约(例如:教材单一,读物缺乏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难以普及)造成了学生们的理解力欠缺。最令老师头痛的就是学生每天的出勤情况,当然,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归因于当地的文化以及传统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