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俄国的改革》部编人教版ppt1
《俄国的改革》部编人教版ppt1
俄国工业远远落后西欧国家
俄国
英国
德国
铁路 1500俄里 15000俄 10000俄里
农奴制导致对外战争失利
材料四:克里米亚里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列宁
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俄国画家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 俄国工业什么特点? 工业发展落后,缺乏蒸汽动力
改革的原因:
1、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 资本主义发展
8.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
族的强烈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
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
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
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D.贵族力最弱小无力对抗
《俄国的改革》部编人教版ppt1
•
6.而批评要做 的 , 就 是 把真 正 的 创 造 性成 果 点 亮 , 让不 同 形 式 、 不同 风 格 、 不 同创 造 性 诉 求 的佳 作 , 在 反 复的 研 读 与 辨 析中 沉 淀 价 值 。
•
7.诗歌批评庸 俗 化 趋 势 亟须 扭 转 。 文 学批 评 的 职 业 公信 力 需 要 树 立, 批 评 家 需 要贡 献 学 术 良 知。 果 真 如 此 ,对 诗 歌 和 读 者, 都 将 是 福 音 。
——亚历山大二世
1、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 历史转折点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 削得一干二净。
2、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列宁
探究: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异同 • 相同点: • ①都是为了巩固沙皇的专制统治,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 • ②结果:都推动俄国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 不同点:内容不同 • 改革的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农奴主)阶级性质,
1861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影响不同:前者强化农奴制,使俄国走上扩张侵略道路,开启了俄国 近代化的进程;后者虽然很不彻底,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俄国的改革》部编人教版ppt1
1.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
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
17世纪的世界: 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但处于康乾盛世时期, 国力强盛 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率先走上资本主义道 路,确立君主立宪制
17世纪的俄国:
农奴制盛行,封闭落 后,工商业发展缓慢
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 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 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 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 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 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 层,实际上是农奴。早在11~12 世纪,在基辅罗斯时代,王公、 大贵族拥有大量世袭领地,强迫 穷人服劳役。14~15世纪,莫斯 科公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发展 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民陷于被奴 役的地位。
我不能亲手建成和看到一个强大的俄国,但我的
继承者一定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直到目标的
实现
——彼得一世
两种相互矛盾的性格在彼得大帝身上兼而有之:急躁和冷静;挥金如土 和锱铢必较;残忍成性与慈悲为怀;既好吹毛求疵,又能事事迁就;既 粗暴生硬,同时又温存体贴;既小心谨慎,又莽撞轻率。
——一位俄国历史学家
一、彼得一世改革
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他是俄罗斯近代化的先驱,在 任期间,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做出 了历史性的贡献。1861年下诏废除 了农奴制,为俄罗斯19世纪后半期 的中兴奠定了基础。他还主持了多 项政治改革,制定了把俄罗斯君主 制改造为君主立宪制的计划。
1858至1864年之间,通过与中 国清朝签订《瑷珲条约》、《中俄 北京条约》及《中俄勘分西北界约 记》,使中国失去了150万平方公里 的领土,同时,他还将远东总督府设 在了符拉迪沃斯托克,使中国完全丧 失了日本海的出海口。
8.“如果没有相当多的赔偿或者自愿的让步,地主就不可能从农民那里
取得法律上规定让他们得到的权利。如果使用地主的土地而不因此履行相
应的义务,则是违反任何一种正义性的。”这充分说明1861年改革( )
A.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C.限制了地主的某些权力
D.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9.19世纪60年代,当中国人开始艰难地进行近代化探索的时候,北方沙
A.资金缺乏
B.封建农奴制
C.土地自由买卖
D.劳动力不足
5.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
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阶级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为此他采
取的改革措施是( )
A.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
B.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
C.实行“文明开化”政策
D.加入“三国协约”集团
材料一: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1、解释材料一中两个“野
——马克思
蛮”的含义
材料二:
2、材料二图一反映彼得一世哪方面的 改革措施?图二是中国哪次革命的产物? 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以此归纳彼得 一世改革的影响
图一
图二
材料三:课本P7“俄国疆域扩张图”和 P8“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
3、结合材料三,说说彼得一世 改革的影响
改革成果: 成为军事强国,营建圣彼得堡
改革意义: 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
改革局限: 强化农奴制,成为俄国社会发展障碍
材料:“鼓励和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彼得 一世去世时, 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 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中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 基础?由此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你方唱罢我登 场 ,名 目 噱 头 不 少, 却 未 见 得 与文 学 和 读 者 有何 关 系 。
•
5. 一 切 表 现形 式 都 应 该 是创 造 的 成 果 。今 天 的 浪 漫 或许 是 明 天 的 现实 , 当 下 的 现实 也 可 能 是 昨天 的 浪 漫 。 重要 的 是我 们 的 作 品 是否 揭 示 生 命 本质 , 精 神 是 否向 真 向 善 向 上, 以 及 手 上 的“ 主 义 ” 是 否与 我 们 的 诉 求达 成 一 致 。
俄也因为农奴制问题而被迫实施改革,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都重视发展军事工业,都创建了海军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D.都取得了成功,改变了社会性质
《俄国的改革》部编人教版ppt1
《俄国的改革》部编人教版ppt1 《俄国的改革》部编人教版ppt1
•
1.批评对作品 的 意 义 不 言而 喻 。 好 的 批评 如 同 灯 光 ,指 引 着 作 品 从暗 处 走 向 前 台。 近 些 年 的 诗歌 批 评 中 , 不乏 这 样 的 经 典或 中 肯 之 作 。
乐团,其演员 按 艺术 水 平 分 为 “坐 部 伎 ” 与 “立 部 伎 ” 。
问和圣旨的执行者。”这反映出彼得一世( )
A.强迫农民服役
B.强制推行农奴劳动
C.加强中央集权
D.推行西方文明生活
2.“金钱是战争的命脉。”为把握这一命脉,彼得一世( )
A.重视大力发展海军
B.征收新税,重农抑商
C.禁止工场主使用农奴
D.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3.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他用一只专制的手,勇敢地播下启蒙
2、农奴暴动加剧沙皇统 治危机
3、克里米亚战争的战败 使俄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改革目的
摆脱农奴制危机, 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改革特点 自上而下,对农民的掠夺
改革内容 废除农奴制 农奴的人身 农民的土地
改革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改革影响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 措施,我们都一一地做到了。
《俄国的改革》部编人教版ppt1
7.“我不要农民过的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
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下列对“我”的做法评论符合史实的是
①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 ②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
③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④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 )
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野蛮
B.保留了农奴制度
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D.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俄国的改革》部编人教版ppt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19世纪后期俄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 )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初见波罗的海的彼得(油画)
那里, 在寥廓的海波之旁; 他站着, 充满了伟大的思想, 向远方凝视…… ——普希金《青铜骑士》
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一世雕像
古罗马以来,帝王雕像的坐骑大都稳稳站着,三 条腿着地,一条腿提起来。唯独这尊雕像的坐骑 一双前蹄高高扬起,以调整奔跑的姿态,奔向远 方。这座雕像塑造的就是俄罗斯帝国的奠基者彼 得大帝。彼得大帝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 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农奴制得到强化
材料一:1649年沙皇阿列克谢颁布《法律大全》,取消了农 奴的一切出走权,赋予农奴主对逃亡农奴有永久的追捕权。
农奴暴动威胁沙皇统治
材料二: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
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三:
俄国 英国 比例
生铁 26万吨 385万吨 1/15
•
2. 但 与 此 同时 , 诗 歌 批 评庸 俗 化 的 趋 势越 来 越 明 显 ,不 少 诗 歌 批 评为 了 应 酬 需 要, 违 心 而 作 ,学 术 含 量 可 疑, 甚 至堕 落 为 诗 人 小圈 子 里 击 鼓 传花 的 游 戏 道 具。 这 类 批 评 对诗 歌 创 作 来 说类 同 饮 鸩 止 渴, 还 不 如 索 性没 有 的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