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化学课后题答案第二章1

大学化学课后题答案第二章1


6.说明下列各对原子中哪一种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高,为什么? S 与 P Al 与 Mg Sr 与 Rb Cr 与 Zn Cs 与 Au Rn 与 At
答:由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具有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增大;同一主族自上 而下减少。
下列原子第一电离能的大小比较为: P>S;Mg>Al;Sr>Rb;Zn>Cr;Cs<Au;Rn>At
9.根据杂化轨道理论预测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并判断偶极矩是否为 0。 答:CO2:sp杂化,直线型,偶极矩为零;
HgCl2:sp杂化,直线型,偶极矩为零; BF3:sp2杂化,平面三角形,偶极矩为零 CH4:sp3等性杂化,正四面体,偶极矩为零; CHCl3:sp3不等性杂化,三角锥,偶极矩不为零; NH3:sp3不等性杂化,三角锥,偶极矩不为零; PH3:sp3不等性杂化,三角锥,偶极矩不为零; H2O:sp3不等性杂化,V形,偶极矩不为零。
三角双锥 三角双锥
sp3d
BCl3
(3+3)/2=3 3 0
平面三角形 三角形 sp2
H2S
(6+2)/2=4 2 2
四面体 V形
sp3不等性
ClF3
(7+3)/2=5 3 2
三角双锥 T形答:NaF>HF>HCl>HBr>HI>I2
14.举例说明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在什么情况下是一致的?在什么情况下是不一致的? 答:双原子分子中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一致,多原子分子整个分子的极性由键的极性和分子 空间构型共同决定。前者如H2,非极性,HCl极性;后者如CO2,C-O键极性,分子非极性; SO2分子中S—O键极性,分子极性。
3.填充表格。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电子排布式 周期


17
Cl
[Ne]3s23p5
3
ⅦA
p区
19
K
[Ar]4s1
4
ⅠA
s区
25
Mn
[Ar]3d54s2
4
ⅦB
d区
29
Cu
[Ar]3d104s1
4
ⅠB
ds 区
24
Cr
[Ar}3d54s1
4
ⅥB
d区
4.指出下列各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法违背了什么原理?并改正之。
第二章 化学元素和物质结构
1.4p、5f、6d、7s 轨道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的值各是多少?所包含的等价轨道数、所能容 纳的最大电子数是多少? 答:
轨道
主量子数
角量子数
等价轨道数
能容纳的最大电 子数
4p
4
1
3
6
5f
5
3
7
14
6d
6
2
5
10
7s
7
0
1
2
2.下列哪种原子轨道是不存在的?为什么? (1)n=1,l=0,m=1;(2)n=3,l=2,m=-2;(3)n=3,l=2,m=-3; (4)n=3,l=1,m=1;(5)n=2,l=1,m=-1;(6)n=2,l=3,m=2。 答:由 l=0,1,2,...,(n-1);m=0,±1,±2,…,±l 可知: (1)不存在,m=0;(3)不存在,m=0,±1,±2;(6)不存在,l=0,1。
17.下列哪些化合物中存在氢键?是分子间氢键还是分子内氢键。
OH
分子间氢键:NH3、、
CHO 、CH3OH
CH2
OH
OH
CH
OH
CHO
分子内氢键: CH2
OH 、
18.判断下列各组分子间存在什么形式的分子间作用力。 (1)HF 分子间: 取向力,色散力,诱导力,氢键; (2)H2S分子间: 取向力,色散力,诱导力; (3)苯与CCl4: 色散力; (4)Ar 分子间: 色散力。
10.实验证明BF3分子是平面三角形,而[BF4]-离子是正四面体的空间构型,试用杂化轨道
理论进行解释。 答:BF3:B原子sp2杂化,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 120°,呈平面三角形。
而[BF4]-中B原子为sp3杂化,所以整个离子呈正四面体的构型。
11.SO2和NO2两者都是极性的,而CO2是非极性的,这一事实对于这些氧化物的结构有什 么暗示? 答:SO2为sp2杂化,其中 2 个轨道上为S-O共用电子对,另 1 个轨道上为S提供的孤对电子; NO2为sp2杂化,其中 2 个轨道上为N-O共用电子对,另 1 个轨道上为S提供的孤对电子;因 此,整个分子的偶极矩不为零,SO2和NO2两者都是极性的。 而CO2为sp杂化,两个轨道上都是C-O共用电子对,因此整个分子偶极矩为 0。
(1)B 1s22s12p2
违背能量最低原理,应为
B 1s22s22p1
(2)C 1s22s22px2 (3)Al [Ne]3s3
违背洪德规则,应为 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应为
C 1s22s22px12py1 Al [Ne]3s23p1
5.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如何改正? (1)不正确。电子绕原子核运动没有固定的轨迹,s 电子在原子核周围运动出现的概率密 度面为球形,而 p 电子的等概率密度面为哑铃形。 (2)不正确。主量子数 n=1 时,只有一个 1s 轨道,最多容纳 2 个自旋相反的电子。 (3)不正确。主量子数 n=4 时,其轨道总数为 16,电子层电子最大容量为 32。 (4)不正确。主量子数 n=3 时,有 3s,3p,3d 三种能级不同的轨道,其轨道总数为 9。
15.石墨的结构是一种混合键型的晶体结构,利用石墨作电极或作润滑剂各与它的晶体中哪 一部分结构有关?金刚石为什么没有这种性能? 答:由于石墨晶体中,即有共价键,又有非定域大 л 键,还有分子间力,所以石墨晶体是一 种混合键型的晶体
石墨晶体中碳原子是以一个 2s轨道和两个 2p轨道进行sp2杂化,每个碳原子与其他三碳 原子以σ键相连,键角 120°,形成无数正六角形构成的网状平面层。所以石墨晶体具有层状 结构。每个碳原子中还有一个未杂化的 2p轨道,这些 2p轨道与六角网状平面垂直,并相互 平行。这些相互平行的p轨道可形成л键。由于这种键由很多原子形成,称为大л键。大л键中 的电子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有些类似。因此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 以分子间力联系,这种作用力较弱,层与层之间容易滑动和断裂,因此石墨可用作润滑剂。
12.试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下列各分子的空间构型,并用杂化轨道理论加以说明。 答:
A 原子电子对数 成键电子对 孤对电子
A 的价层电子排布 分子形状 杂化类型
NF3
(5+3)/2=4 3 1
四面体 三角锥形 sp3不等性
NO2
(5+0)/2=3 2 1
三角形 V形
sp2不等性
PCl5
(5+5)/2=5 5 0
7.如何理解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答:从价键理论的要点可知,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配对以后就不再与另一个原子中的未成对 电子配对了,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而根据轨道的最大重叠原理,除了球形的 s 轨道之外, d、p 轨道的最大值总是沿重叠最多的方向取向,因而决定了共价键的方向性。
8.简单说明 σ 键和 л 键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σ 键的原子轨道是沿键轴方向以“头碰头”的形式重叠的。л 键的原子轨道是沿键轴方向 以“肩并肩”的形式重叠的。一般说来 л 键的轨道重叠程度比 σ 键的重叠程度要小,因而能量 要高,不如 σ 键稳定。共价键单键一般为 σ 键,在共价双键和三键中除了一个 σ 键外,其 余的为 л 键。
在金刚石中,碳原子采用sp3杂化,碳原子间以极强的共价键联系,因此有极高的熔点 与很大的硬度。
16.食盐、金刚石、干冰(CO2)以及金属都是固态晶体,但它们的溶解性,熔沸点、硬度 和导电性等物理性质为什么相差甚远? 答:因为食盐属于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晶格结点上排布的是正、负离子,以离子键相结合, 因此一般具有较高的熔点、沸点和硬度;金刚石为共价晶体,晶格结点上排布的是原子,以 共价键相结合,因此一般具有非常高的熔点和硬度;干冰属于分子晶体,晶格结点上排布的 是分子,以分子间力相结合,由于分子间力较化学键的键能小,所以分子晶体一般具有较低 的熔点、沸点和较小的硬度,这类固体一般不导电。金属属于金属晶体,晶格结点上排布的 是金属原子,以金属键相结合,由于有很多自由电子,因此导电、导热性强,具有良好的延 展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