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校区图书馆利用情况调查报告1.引言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资源中心,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文化导向、文化宣传、文化教育等重要功能。
高校图书馆因其特殊地位和存在意义以及功能而成为大学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指标之一。
1.1调查背景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是由原武汉工业大学图书馆、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图书馆和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图书馆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是国家CALIS成员馆、CASHL成员馆、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湖北省“优秀级图书馆”,设立有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
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179人。
其中:博硕研究生20人,本科94人,大专45人,其他20人;高级职称45人,中级职称72人,其他62人。
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3.86万平方米,阅览座位3305个图书馆系统建立了印本文献、电子文献和网络文献“三位一体”的文献资源保障格局,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工程等一级重点学科、专业为主体的馆藏学科体系。
在全国文献资源调查中,图书馆收藏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非金属采矿与选矿、汽车工程、船舶工程、航运工程、管理工程等15个学科的文献被评为研究级藏书。
图书馆系统现有印本文献370余万册、电子图书160余万册、各类中外文数据库160余个,数据库包含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3万余种。
经过“十•五”和“211工程”数字图书馆项目的建设,图书馆系统在网络硬件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图书馆系统拥有服务器和网络设备80余台,存储容量达到50余TB,各类联网计算机800余台,建立了多校区总馆与各分馆组成的图书馆系统的千兆级光纤互联,实现了图书馆与网络中心互为容灾备份。
图书馆采用INTERLIB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搭建我校图书馆系统统一的内部业务系统平台,实现了图书馆、学院分馆日常办公、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全面自动化和网络化,从而真正实现了全校文献资源的共知和共享。
图书馆在服务空间、时间和功能上不断拓展、延伸和完善。
实行藏、借、阅、参、网一体化的服务管理模式,周开放时间达到92小时以上。
除提供书刊借阅服务以外,还提供参考咨询、网络数据库检索、文献传递、课题检索、科技查新、定题服务、虚拟咨询等深层次和个性化服务。
数字图书馆能全年365×24小时为读者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
图书馆十分注重学术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
设有湖北高校图工委主办的《高校图书情报论坛》杂志编辑部,负责该刊和《理工图苑》馆刊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
图书馆系统每两年组织一次的武汉理工大学图书情报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会议论文集,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同时,图书馆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职工业务培训力度,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图书馆始终秉承“育人为本,读者至上”的办馆宗旨和“一切为了读者,一切方便读者”的服务理念,以“加强图书馆系统建设,促进服务质量提高”为发展思路,以“哪里有读者,哪里就有图书馆的服务”为服务目标,发扬团结、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和多元化的服务,不断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1.2调查意义本调查旨在通过了解余区在读大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情况,根据所得数据分析图书馆的图书分类及布局情况存在的可加以改进的地方。
针对学生人群借阅图书的统计数目有针对性的增加某种书籍等,在现有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
2.图书馆利用情况调查2.1调查内容面向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及全体本科在读生,调查同学对余区图书馆的了解及使用情况,分析图书馆利用情况。
首先以实地考查形式,分析掌握图书馆图书分类及布局、各阅览室具体藏书种类,并向图书馆管理人员咨询近几年图书馆以及各阅览室整体人流量;前期准备结束后,设计调查问卷并面向全体余区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主要包括同学们对图书馆内部阅览室的知晓情况,借阅图书的频率、数量、种类,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对图书馆建设的建议等。
2.2采访余区图书馆工作人员分析2.2.1采访问题(特别感谢图书馆管理人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提供电子版2010年官方图书馆人流量完整数据)图1 采访图书馆工作人员问题2.2.2调查结果统计(由于图书馆统计原因,只有2010年部分数据)2.2.3调查结果分析(1)图书馆阅览量(人次)呈周期性变化整体而言,报刊阅览室阅览量在三个阅览室中居于首位,阅览量在4000人次/月;中文社会科学阅览室和中文科技阅览室阅览量较少,中文科技阅览室最少,但相距不大,阅览量在2000人次/月。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学期开始和学期末是图书借阅的高峰期。
部分被采访对象表示,学期伊始,有很多学习计划准备实施,所以经常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勉励自己。
学期末则是因为正值考试月,部分同学在复习时借阅数学类教参资料,方便复习。
同时图书馆允许假期借阅图书并自动续借这一方便快捷的安排,促使大部分同学趁此机会借阅计算机类书籍、文学类书籍,以便假期为自己充电。
(2)图书馆新进文献更新频率及数量存在提升空间经统计,如图三,流通类和报刊新进最多,月均更新量超过2000;中文科技类新进较少,月均在700左右;中文社会科学类次之,月均300;外文类图书新进最少,每月新进仅100。
调查采访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认为图书馆的书籍更新速度太慢,很多市面上的新书都难以在图书馆寻找到尤其是英语类书籍,大多是两年以前的书籍,不能满足同学们现在的要求。
近期图书馆新增新书书架,方便同学借阅,很多知晓这一举措的同学也都表示这个举动很贴心。
由此观之,图书馆应加大外文类图书的新进量,避免供不应求的事情发生,让同学们能更好的借阅到所需书籍。
(3)需扩大报刊阅览室的规模经分析可知,阅览量排前三的阅览室分别是:报刊阅览室,中文社会科学阅览室,中文科技阅览室。
由图三可以清晰的知道,报刊阅览室月新进量最多,需求量完全跟得上,但中文科技类和中文社会科学类月新进量太少,需求量较报刊而言,有待增大两者规模。
同时,很多同学反映阅览室的座位不够,并且占座现象严重,不能够很好的利用资源。
尤其是考试月或考试周来临,很多座位都被书包或书籍占着,却没有人进行统一监管,建议图书馆阅览室采取航海楼八楼的管理制度,进行定时清座,保证阅览室的利用率。
2.3图书馆利用情况调查问卷分析2.3.1图书馆利用情况调查问卷图4 余区图书馆利用情况调查问卷图5 大一统计数据图6大二统计数据图7 大三数据统计图8 大四统计数据图9 总体数据统计图10 月均借阅次数图11 人均每次借阅数量2.3.3图书馆调查情况数据分析该次调查对象为余区在读本科生,随机抽样调查。
共分发调查问卷103份,有效调查问卷100份。
阅览室图12 同学对图书馆阅览室的了解情况就总体情况而言,图书借阅馆和电子阅览室是所有大学生都比较熟知的,也是利用情况最好的.有一半左右的大学生能很好的去利用中文期刊阅览室,而对于另外三个地点则只有为数不到30%的人去过.大一的学生对图书馆各个地方的利用率是相对较高的,尤其是大一同学不能够带电脑,所以电子阅览室的使用率是非常高的,同时由于新鲜感的存在,大部分大一新生都会在图书馆进行借阅图书,并且每次借阅的图书都不少于三本,涉及的种类也是最多的,各个方面都有涵盖。
而到了大二,电子阅览室的利用从90%左右直降到5%不到,而那三个冷门地点也是几乎不去,借阅图书也趋于理性化,大多借阅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而不再是漫无目的的借阅。
到了大三,对电子阅览室的利用又有了很大的回升(到达70%左右),部分受访者表示这是因为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可以很方便的进入学校电子图书馆的数据库查阅各类电子文献,对于设计文献完成老师布置的大作业很有帮助,并且大三需要学习较多的计算机软件,也促使无电脑的同学使用电子阅览室的电脑。
同时,对社会科学阅览室的利用也是各年级中最高的。
而到了大四,对图书馆的利用又再次回到了大一的水平,大部分同学是借阅考研书籍。
(2)图书馆吸引力较大,综合服务强在这个方面,各个年级对图书馆的评价都基本类似,70%的学生认为图书馆拥有大量图书和报刊可供借阅, 而且安静,学习氛围好,都很愿意在这自习.对于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和上网查阅的方便性,只有30%不到的人持肯定态度。
受访者普遍反映希望图书馆各类期刊阅览室都能够安装空调,而不是仅有的几个阅览室,这样才能够提高利用率,吸引更多的同学借阅书籍。
(3)借阅书籍的阅读量文学类书籍是所大学生的共好,也是受欢迎的,大一到大都比较平衡,维持在左右,到大四只有45%.报刊类则是最冷门的,大一大二基本维持在10%,到了大三有所提高(到20%),而到大四则基本无人过问。
教辅类书籍在大三是比较受欢迎的,借阅程度达到50%,在其他年级比较少见。
专业书籍的利用则是随年递增的,到了大四竟有80%之多,其它类则都是比较冷清的。
(4)大学生寻找图书的方式趋于多样化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利用电脑查询和自己寻找书籍的同学占大多数,而向图书馆有关工作人员询问和无目的寻找仅占很小一部分。
由于我校图书馆藏书量和图书分类的情况,所以不能很好的确定藏书地点,工作人员也不能准确的知道每本书的位置。
因此,借助电子查询机和根据图书馆说明图找书的同学居多。
(5)电脑查询机使用频率有待提高,使用方法亟需普及电脑查询机使用总体比例约为45.00%。
由此可以看出,电脑查询机在同学查找书籍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数量的较少和大多数同学不能很好地掌握查询方法,所以作用不是很明显。
所以,建议一:在向大一新生介绍图书馆时,也详细的介绍一下电脑查询机的使用方法;建议二:图书馆增加电脑查询机数量;建议三:在图书馆主页增设电脑查询机的使用说明。
(6)图书馆部分书籍损毁严重,应增加保护措施从调查问卷第八题和第九题的统计数据可知,四个年级都有半数左右的同学认为部分图书存在着书籍缺页、损毁等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为了提高书籍的循环利用率,以及让同学们更好地利用图书,我们建议图书馆工作人员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据悉,各学院也均有青协志愿者为图书馆提供书籍维护服务,此举也能够大大提高图书的质量,为图书馆书籍的循环使用增加年限。
同时,也应在图书馆贴上提示标语,提醒同学们爱护图书馆书籍。
(7)图书馆新书上架速度较高,但仍有待提高。
从图书馆工作人员为我们提供的2010年新进文献量统计表可知,图书馆新书上架率较高。
但从调查问卷第九题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高达71.00%的学生希望图书馆能够提高新书上架速度。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书籍的需求,我们建议图书馆能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新书更新速度,及时关注新书出版情况,为广大同学提供更多的需求书籍。
(8)部分大学生希望图书馆阅览室空间利用率提高由统计表格可知,有接近半数的被调查学生建议图书馆能够增加阅览座位,以方便更多的同学阅览期刊杂志,从而使图书馆的阅览室的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