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源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目标任务原则
1.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3.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4.健康教育的原则:
面向全体与面向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系统有序的原则
联系实际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
主动性原则
全员性原则
5.咨询的原则
理解支持原则。
咨询者要带着对来访者的理解、支持和关切去讲话,让对方感受到真情。
倾听原则。
咨询者不仅用耳朵去听,还要用“心”去听,听出来访者所讲述的问题的实质和根源,听出他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以便为其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抚慰与启发原则。
咨询者要用充满热情的话语消除或减弱来访者的不安心理,鼓励来访者吐露真情,启发他们准确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思想。
非指导性原则。
咨询者应该保持客观的、中立的立场,帮助来访者分析其行为表现,分析每一种问题解决方法的利弊,由来访者自己对自己的问题做出最终的选择。
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原则。
咨询者主动开展各种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辅导活动,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挫折耐受力。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防患于未然。
保密性原则。
咨询者应对来访者的有关资料给予保密,尊重其个人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