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验室认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精)
实验室认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精)
9
2、APLAC介绍
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于1992年 在加拿大成立,APLAC的秘书处设在澳大利亚的 NATA。 1997年11月7个认可组织共同签署了检测及校准 实验室MRA,到2003年MRA的领域扩大到了检查 机构,在2007年4月医学实验室(ISO 15189)作为 检测实验室MRA的一部分被纳入MRA,同年12月 RMP也纳入了MRA的范畴。到目前为止共有28个 认可组织签署了APLAC/MRA。
实验室认可的现状、特点和管理要求
二00九年十月十四日
1
CNAS简述 ILAC、APLAC及国际互认情况介绍 实验室认可开展情况 实验室认可的特点和管理要求
2
一、CNAS简述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是国家认监委依法批准授权的唯一中国国家 认可机构,统一负责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 检查机构等相关的机构进行认可。
17
四、实验室认可的特点和管理要求
1、申请认可的实验室数量越来越多 (1)法规的要求(国内外); 国内与实验室认可有关的法律法规(部分) (2)政府部门的需求和要求; (3)市场要求、客户的要求; (4)贸易的需求; (5)社会公正活动; (6)实验室参与竞争; (7)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等。
18
2、认可活动的类型逐步扩大; 实验室、检查机构、医学实验室、能力验证 提供者的认可等; 3、认可工作越来越复杂; (1)机构改革:多地点、大中心; (2)多体系的结合评审;二合一、三合一评审; 4、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某些行业实验室申请数量 增大。如:节能实验室; 5、企业的、新成立的实验室申请认可的逐渐增多;
19
6、认可能力的变动加快:
(1)检测标准的制修订加快,标准变更量大;
(2)人员的流动多; (3)业务扩展快,项目的扩充、实验室地点
的增加;
7、立足于我国初级阶段国情特点:诚信体系、监管
10
APLAC的最终目的是通过MRA来实现各经济 体互相承认对方实验室的检测报告,从而推动自
由贸易和减少重复检测的目标。这些目标与
WTO-TBT(贸易技术壁垒)的目标一致。TBT
协议鼓励WTO成员相互承认各国的合格评定结果
(检测、检查、认证),但前提是各国的评审程 序一致。
11
3、国际互认情况CNAS
5
5)为合格评定机构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为社会各界 提供获得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的信息; 6) 参加与合格评定及认可相关的国际活动,与有关 认可及相关机构和国际合作组织签署双边或多边 认可合作协议; 7) 处理与认可有关的申诉和投诉工作; 8) 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工作;
资质认定 CCC实验室专项监督 CB专项监督
已加入了国际范围和亚太区域全部现有认 可互认体系,签约认可机构涉及40多个国家或 经济体,占有全球经济总量绝大部分。 我国认可的相关合格评定证书、报告可以 使用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的国 际互认标志,具有广泛的认可互认证明效力, 为中国检测和检查结果取得国际承认搭建了能 力信任的平台。
12
9) 开展与认可相关的其他活动。
6
二、ILAC、APLAC及国际互认情况介绍
1、ILAC介绍 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的前身是1 977年产生的国际实验室认可大会。其宗旨是通 过提高对获认可实验室出具的检测和校准结果的接 受程度,以便在促进国际贸易方面建立国际合作。 1996年ILAC成为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其目标 是在能够履行这项宗旨的认可机构间建立一个相互 承认协议网络。ILAC互认协议的产生是22年努力 工作的结晶。ILAC目前有100多名成员,分为正式 成员、协作成员、区域合作组织和相关组织等。
13
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我国的认证认可制度 的逐步完善及前期的国际化发展,使得我国的认 证认可工作更多地得到了有关国家,特别是国际 组织的承认。国家认监委与全球良好农业规范 (GLOBALGAP)签署了基准性比较备忘录,实 现了GAP认证结果的国际互认。目前国家认监委 正积极落实《中俄实验室认可互认工作计划》, 推动两国间实验室能力和结果的互认。
14
三、实验室认可工作开展情况
认可的实验室等机构统计信息Fra bibliotek截至2009年8月31日 )
项 目 数 量
506 3210 16 40 27 3 3802
15
校准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能力验证提供者 医学实验室 生物安全实验室 标准物质生产者 合计
CNAS认可的检测/校准实验室进度图
16
CNAS认可的检测/校准实验室地域分布图
7
ILAC目标为: 1) 研究实验室认可的程序和规范; 2)推动实验室认可的发展,促进国际贸易;
3)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实验室认可体系;
4)促进世界范围的实验室互认,避免不必要
的重复评审。
8
ILAC多边承认协议(MRA)作用: ILAC通过建立相互同行评审制度,形成国际 多边互认机制,并通过多边协议促进对认可的实 验室结果的利用,从而减少技术壁垒。截止2006 年,包括我国在内的54个实验室认可机构成为国 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的正式成员,并签署了多 边互认协议,为逐步结束国际贸易中重复检测的 历史,实现产品“一次检测、全球承认”的目标 奠定了基础。
3
1、CNAS的组织机构
4
2、CNAS的任务
1)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国际和国家标准、规范 等,建立并运行合格评定机构国家认可体系,制 定并发布认可工作的规则、准则、指南等规范性 文件; 2)对境内外提出申请的合格评定机构开展能力评价, 作出认可决定,并对获得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进 行认可监督管理; 3)对认可委员会徽标和认可标识的使用进行指导和 监督管理; 4)组织开展与认可相关的人员培训工作,对评审人 员进行资格评定和聘用管理;
国际互认对于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提升我国 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2007年,我国与 新西兰政府签署了中-新电子电器产品合格评定互 认协定。口到新西兰的电子电器产品,可以凭3C 证书直接到新西兰通关,不再需要新方的合格评 定结果。使列入双方确认目录内的电子电器产品 避免了重复检测、重复认证的麻烦。类似的互认 机制包括新加坡、东盟等多个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