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羽毛球运动员人才资源分布特点王烈

我国羽毛球运动员人才资源分布特点王烈

科技信息后备人才是一个运动项目保持长盛不衰的基础。

正确把握全国羽毛球后备队伍的格局变化,人才分布的年龄特点和后备队伍的训练水平,就总体上把握全国羽毛球发展走向,正确决策,以保持我国羽毛球运动在世界羽坛的持续领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就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而言,人才资源优势的竞争已不亚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综合实力的竞争,体育强国之所以长盛不衰,共同的一点是极为重视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羽毛球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承载了国人的众多期望。

近年来关于羽毛球的科研成果也越来越多,然而在运动员人才资源的研究方面还较为贫乏,研究羽毛球运动员人才资源分布,能够为羽毛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理论支持。

鉴于此,本文从地域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促进羽毛球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各省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为选择优秀人才提供依据。

1、研究方法与对象1.1研究对象以国家体育总局2005年、2006年、2008年公布的注册的羽毛球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大量国内相关文献及论著,阅读与羽毛球有关的学科知识,充分了解国内羽毛球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同时,国家网羽管理中心公布的注册羽毛球运动员资料,为本文的研究、分析和论证提供了依据。

1.2.2访谈法:针对研究的问题走访了山东体育局领导,有关校领导,教练员。

主要涉及的内容是有关我国羽毛球运动发展状况、羽毛球运动员分布状况以及影响我国羽毛球运动员分布的一些因素进行探讨和交换意见。

1.2.3数理统计法:对2006年全国羽毛球注册运动员数量、年龄、首次注册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1.2.4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类比、综合等分析法,对资料信息和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2.1我国羽毛球运动员地域分布特点作为每个项目都很重要、核心的部分,运动员们的分布及数量都会对这个项目的发展起着很重的作用。

当然纵观全局不难发现不同地区运动员的人数的发展情况都是不同的,都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

从表1~3可见,广东、上海、湖南、辽宁这四个地区在22个地区注册人数中位居前四位。

可以将这22个地区分为3个层次。

首先是1~100的有广州、青岛等7个地区,其中山西最少仅7人,而且都是在2008年注册,之前没有注册的运动员。

然后是101~200的有北京、福建等10个地区,北京以164人位居第八名。

最后是201~300的前四名的广东、上海、湖南、辽宁,其中广东以292人排在第一名的位置上,而紧跟其后的则是位居第二名283的上海。

对2006年的全运会羽毛球比赛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江苏、广东、湖南分获男子团体前3名。

同样来自这3个省份女队也包揽了女子团体前3名,1至3名分別为湖南、广东、江苏。

在5个单项的比赛中,来自这3个省份的运动员包揽了男子单打(湖南)、女子单打(湖南)、女子双打(广东)和混合双打(江苏)的冠军。

所以说羽毛球运动员人才资源的丰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省市的运动成绩。

但是仅有男子双打金牌被上海运动员获得。

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这3个省有很强的整体实力。

在数据中可以看到上海、福建的人才资源都比较丰富,但是在06年全运会中,上海只收获了一枚双打奖牌,而福建队的成绩也在逐渐的滑落,在7个项目中没有收获一枚奖牌。

从中也可以看出,虽然人才资源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队伍成绩的好坏,但是往往没有一定的高水平运动员的带领及良好的训练方法也不能使这个队伍取得很好的成绩,就比如像福建队那样。

从男运动员人数看,注册人数1~50的有广州、贵州等8个地区,而贵州最少仅5人;51~100的有广西、江西等7个地区;101~151的有北京、福建等6个地区;其中上海以151位居第一名。

从女运动员来看,注册人数1~50的有广州、贵州等9个地区,其中贵州最少仅4人;51~100的有湖南等9个地区;101~150的有广东、辽宁、上海3个地区,其中广东以144人位居第一位。

不难看出广东、辽宁、上海在男女人数上基本相同,没有很大的差异,这为各省市男女项目的协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北京、湖南、山西在男女的人数上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我国羽毛球运动员人才资源分布特点华东理工大学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烈上海市第54中学薛文红[摘要]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羽毛球运动员人才资源分布、年龄分布、首次注册年龄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男子运动员的年龄结构明显表现出不均衡的特点,而女子运动员年龄结构相对平稳;各省市首次注册运动员人数存在差异。

[关键词]羽毛球队员资源分布年龄分布特点表12005-2008年全国注册运动员统计表年份人数地区200520062008合计总合计北京男女47193114322111054164福建男女25192927543610882190广东男女384037447360148144292广西男女2526252828217875153广州男女21202620474087贵州男女54549海南男女882351151227湖北男女25342536243074100174湖南男女402563543521138100238江苏男女34273626393410987196江西男女2518211214106040100(续)表22005-2008年全国注册运动员统计表年份人数地区200520062008合计总合计辽宁男女343634373441102114216南京男女18241620344478培训中心男女10101412242246青岛男女16132317393069厦门男女20242321434588山东男女1617251829297064134山西男女61617上海男女545258423938151132283四川男女2214251714156146107浙江男女2117251731247758135重庆男女2121212016135854112年份人数地区2008河北省男女84总政宣传部男女2225(续)表32005-2008年全国注册运动员统计表注:2007年资料缺少,未做统计——345科技信息等级人数地区二级一级国家级国际级合计总计北京男女81605219322河北男女25925934山西男女10101辽宁男女2133116511上海男女2511013710江苏男女2316423201302151浙江男女1018333511172744安徽男女21213福建男女692252131326江西男女94011110616山东男女65602114620河南男女01011等级人数地区二级一级国家级国际级合计总计湖北男女244131019716湖南男女3140591001375087广东男女24106223321547广西男女181731211839海南男女21213四川男女10152102121830贵州男女11711718云南男女31314重庆男女2220426全国男女2201644328312235297219516地区人数全国59辽宁4上海3浙江4福建6江西1山东2湖北9湖南9广东6广西6海南5四川1贵州3图1分省区市在队优秀运动员技术等级人数统计图图2分省区市、分年龄组在队优秀运动员人数统计从全国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看,三线运动员占到了78%,一线与二线的数量加起来也不及三线一半之多,可想而知虽然全国的羽毛球运动员很多,但是大部分的水平都不能参加级别较高的大型比赛,这样不仅是浪费了那么多的人力资源,而且并不能实际的拿出成绩,不仅对地方队伍整体水平没有提高,反而会影响到全国水平的下降及后备人才的发展等问题。

造成我国竞技体操运动员地域分布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首先,与当地人群特征有关,由于受社会政治、文化以及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心理以及人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民族性、区域性;其次,“一个国家在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方面能投入多大财力,取决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一个地区的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同样取决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充足的资金为羽毛球运动员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引进,比赛训练费用以及其他基础性费用提供可靠的保证。

2.3我国羽毛球运动员年龄分布特点图3分年龄组在队优秀运动员人数统计图后备人才是一个运动项目保持长盛不衰的基础。

正确把握全国羽毛球后备队伍的格局变化,人才分布的年龄特点和后备队伍的训练水平,就总体上把握全国羽毛球发展走向,正确决策,以保持我国羽毛球运动在世界羽坛的持续领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图3可见,在队优秀羽毛球运动员20岁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2%,而40岁以上的人数最少,只占所有的1%。

从图3中可以看出江苏、湖北、广东等8个单位的20岁在队运动员人数较多,其中江苏位居第一位。

它们在后备人才的整体实力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江苏的优势是均衡,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人进入前八,值得注意的是,江苏队没有2.2我国羽毛球运动员技术等级分布特点如同上述所分析,地区人才资源的多少虽然对成绩的影响很大,但并不是决定的。

队伍中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也起着主导的作用,羽毛球运动成绩的取得还需要一定数量的优秀运动员,领军人物杰出的表现往往能够提升一个地区的整体实力。

从表4、5中可看出,很多的地区运动员的等级分化不均匀,有的甚至严重的不平衡,有的则几乎没有技术高的运动员。

比如湖南、江苏、广州等地区,虽然队伍的人才资源丰富,但是技术等级在国家级以上的仅有不到5人,大部分的都属于三线的运动员,这样严重的不平衡会影响到比赛的成绩。

同时也对队伍发展起到了不利的影响。

而像北京、上海、湖北等单位的运动员人才等级分布的较均衡。

结合表6就更能说明这个问题,湖北单位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水平分布很均匀,二级6人,一级5人,国家级4人,国际级1人,在表6中的数据看到湖北得分运动员高达9人位居第一名,而江西的得分运动员只有1人,位居最后一名,可以看到江西二级运动员14人,国家级2人,国际级1人,分布的并不均衡,有一定的领军人物,这样会大大的提升队伍的实力,同时也能更快的带动技术水平较差的运动员更好的发展,所以说领军人物杰出的表现往往能够提升一个地区的整体实力。

表4分省区市运动员技术等级发展人数统计表(续)表5分省区市运动员技术等级发展人数统计表表6分省区市、分项目得分运动员人数统计表(下转第347页)——346科技信息取得一个冠军,说明它们没有解决好突尖的问题。

这个现象恰巧与它们的成年队类似,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后备力量的建设对一个队伍的深远影响。

而像山东、四川、上海这几个城市,20~30岁的运动员占整个队伍的比例比较大。

在很多的比赛中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地区比如广州队的丙组,山东的混双组等,它们的特点是在某一年龄段或某一组别非常强大,在自己擅长的年龄段或组别中,它们往往有集团的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