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说明文写作指导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说明文写作指导课件

提示:1)、确定说明对象后,先考虑写哪些内容,然后选 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2)、写作中,注意准确适用方位词,这样能使介绍 更加清楚。
教材文题展现
2、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 路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出不 穷。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 能和使用方法。不少于600字。
提示:1)、可以设想一个特定的读者,比如一位长者,他 对你所介绍的产品或技术不太了解,尽量用他能够理解的 话进行说明。
• 1.为生动而生动,引用的传说、趣闻等与 说明事物的特征关系不大;
• 2.为了生动形象而忽略了说明的准确性; • 3.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结合得不好,造成
全篇风格不协调。
炒腰花——我是这样做的(制作工序)
杨一凡
• 从初出襁褓,到长大成人,自幼便尝惯了妈妈做的饭菜,尤其 是一手绝活——炒腰花,最让我难以忘怀,久而久之,似乎自己 也颇精于此道了。于是便突发奇想,想要与妈妈的手艺一较高低。
写作实践中采用哪一种顺序,并非一尘不变, 而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比如:
对于同一建筑物,由于关注的角度不同,要 介绍的内容不同,采用的说明顺序也不同。
通常情况下,一篇说明文往往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 其他顺序。如《中国石拱桥》整体上采用的是从概括 到具体地逻辑顺序,而在举桥梁例子的时候 采用了
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
• 本段文字在介绍雪的作用时,用了 一些描写,如“为人类献上一个银妆粉 砌的美丽世界”、“给麦苗盖上一层厚 厚的‘雪被’”等,既强调了雪的益处 之大,又显得生动形象,能给人留下鲜 明的印象。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 如《香烟的自白》:

我的名字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我就是香烟。别
看我身矮个头小,我的“威力”可不小。不信?且让我
鉴别下面两篇例文
例文(一)和例文(二)写作手法有什么 不同?
【例文鉴别】(一) 家里的窗是铝合金的那种——它是带颜
色的,透明、空灵的湖蓝。这色彩只有在傍 晚,天将暗未暗时才看得清。蓝色的窗映出 蓝色的世界,一切在弥漫着的蓝色里存在着, 梦幻一般。若是再晚些时候,窗子就成了宝 石蓝的,厚重而安详。这时独倚窗前,顺着 对面窗户透出的灯光望去,惊奇那也站着一 位倚窗者……这又会是种什么样的心情?
调味盒摆到身边,整个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略加思索,使开始了妙腰 花的第二步——下锅。
• 与第一步的“持久战”比起来。第二步简直就是 “闪电战”。先把锅烧得辣辣的,再倒入清油,油要稍 多一点,待到油有了八成熟,油里的气泡都散尽时便可 以了。
• 于是便到了最精彩的时候了,就连油烟味里也充满 了战斗气息。
2)、为了使行为活泼,也可以采用问答的形式来组 织全文,但注意 要写成说明文,不要写成叙述类文章。
教材文题展现
3、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 得周围的环境有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 “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 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1)、确定说明对象,如空气、水质、纸杯、交通状 况等,写出它的变化。 2)、查出相关资料,说明变化的原因。 3)、注意安排说明顺序。
目标导航
• 1、把握常见的说明顺序。 • 2、结合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学习说明文顺
序的应用规律。 • 3、写说明文时做到顺序得当、说明思路清
晰。
教材文题展现
1、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晓天地吧?比如你
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 角落等。以“我的小天地”为话题,写一个片段 ,向别人介绍它。200字左右。

先往油里扔几颗花椒,紧接着便是大半勺豆瓣儿
酱入锅,用锅铲一压匀,锅里便闹翻了天,噼里啪啦
的响。但却顾不得这么多,抓过调味盒,味精、盐、
胡椒粉一阵倾泻,泡姜、泡青椒悉数上阵。先炒上几
下,再下腰花,腰花一下锅,就更快了,刷刷刷,横
竖三锅铲,关火,起锅,大功告成。

菜端上桌子,该是“丑媳妇见公婆”的时候了。
• 数十年发展史,我爷爷也退休了,我爸爸——石英 表又立奇功。接着,家里人员可就爆满了,有夜视灯的, 可报时的,有秒表的等等,父辈们花样叠出,为电子表 的发展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不久,家里发生了大变革, 各种新发明装在了我们身上,于是,我们能预报天气, 能随时听收音机,看电视,照相,通话,计算等等,还 装上了能记事解题的电脑。这一下,表不光用于计时了, 还为人们做着更多的事,提供更多的方便。
说明文
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目的都 在于让人获得知识。
如何才能把知识讲得清楚明白呢?
除了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 讲究说明方法外,还要合理安排 说明顺序。合理的说明顺序,有 利于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 特征,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或事 理的规律。
想一想:说明的顺序有哪些?
• 时间顺序 • 空间顺序 • 逻辑顺序
陈超
• “蓝宝石,超薄型……”又在播机械表的广告了,可是在我印 象中好像电视上还没有过我们电子表的独白,真不公平,我们电 子表的出现为人类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与机械表相比有不用上 条、走时更精确、功能多样化等优点,却没有给我们表现的机会。
• 不信,听我慢慢道来。1955年,第一代电子表就问世了, 就是我曾祖父,它只保留了机械表的摆轮游线系统,而 改变了能量来源,不再上发条,而用电来带动,这就为 人们省去了上发条的麻烦,同时,准确度大大提高了。 俗话说的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出现了我爷爷—— 音叉电子表,于是我们从根本上与机械表分了家,用音 叉振荡系统代替了摆轮系统,更为电子表的准确计时立 下一大功。
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
• 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 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

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
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
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
《闲情偶记》中所说:“同一物也,同一事
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 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时间顺序
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过程、制作工序等。
比如:法布尔的《蝉》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 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中的过程,就采用了时 间顺序。
空间顺序
一般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 边等,长用于介绍建筑物或物品。
比如:《梦回繁华》对《清明上河图》就采 用了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的顺序,具体地 说,有先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多具体、从 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 比如:《苏州园林》,先总说苏州园林的 特点,然后从四个角度加以分说;又如《 恐龙无处不在》,用在南极返现恐龙化石 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就采用 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
写好一篇说明文应当解决好下面几个方面的问 题:
• 1.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2.要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 3.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4.语言要准确、简洁、通俗。
• 燕 子 (例文)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
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千米,堪 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 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 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 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
告诉你。

问我从哪儿来的?我的祖籍在葡萄牙,15世纪时我
的祖先就降生了。

最初,我只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后来人们把我经过
干燥处理送到了工厂,先被穿上了白大褂,又被整齐地
放进烟盒里,然后被运往四面八方,还被人们当作礼物
赠送,被人“亲吻”不已。
这段话运用了设问、拟人、比喻等修辞 手法,介绍得妙趣横生。
应注意哪些问题 :
• 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 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是,窗 的设计就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 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
• 然而现在,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 乎全部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 筑中日益衰退。
说说不同之处
说明文:以解说或介绍事物
的形状、性质、构造、功用、特点、 演变等为主要内容。主要是通过对 客观事物或事理的介绍说明,达到 以知识教人的目的。说明文更强调 科学性、客观性,一般不表示作者 的感情倾向。
先瞧上几眼,与妈妈炒的不相上下,便毫不客气的大
嚼一口,嗯,炒得还真嫩,至于味道嘛……咦,怎么
会这么咸呢?百思不得其解,这里妈妈恰好回来了,
尝了一口,大笑着说:“傻儿子,勇气可嘉,经验不
足,豆瓣儿酱本来就咸,盐就不能多放了,甚至于不
放都可以!”哦,我恍然大悟,盐,千万不能多放,大
伙儿可要记住哟!
2.电子表趣谈 (写物品)
• 机会终于来了,妈妈因事外出,厨房里却正好留下了炒腰花的各 种材料。炒腰花的情形,我已经“明察暗访”过数次,自然早已 是轻车熟路了。
• 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一踏进厨房,便开始了炒腰花两个步骤 的第一步——准备。
• 准备过程中最困难的莫过于腰花的制作。首先把猪腰子从侧面 剖开,于是便可以看到两部分,外层红色易切的是可食部分,内 层白色柔韧的是不可食部分。慢慢地将这些丑恶的白色“斩草除 根”,就算完成了第一道工序。接下来,将腰子洗净,摆上菜板, 开始切花。从腰子的外表面向内切,下手要不轻不重,刚好切到 腰子的一半便得停刀,直到把腰子切成一张“网”。
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
分之一,这些对飞行是特别
重要的。燕子的身躯特别灵
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
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揭示燕 子有高 超的飞 行本领 的原因。 运用了 列数字 的说明 方法
想一想
这篇 例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写作支招 怎么样才能做到生动形象地说明?
1.穿插传说、趣闻。 • 例如曹冲的《神奇的极光》引用东西方关
的本领:在飞行中吞食猎获物,在飞行
中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
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棱着翅膀,
像直升飞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
相关主题